"\u003Cdiv\u003E\u003Ch1\u003E\u003Cstrong\u003E遠去的青門齋\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h1\u003E\u003Cp class=\"ql-align-center\"\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9.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3a0ad4093ba04cf18c028df4894960c5\" img_width=\"400\" img_height=\"335\" alt=\"上世紀40年代,南院門的“青門齋”,被譽爲“長安畫派之奠基”\"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 class=\"ql-align-center\"\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高啓綸\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20世紀40年代,位於西安市南院門18號的“青門齋”(後更名爲“長安青門美術供應社”),異常活躍和聞名。學者羅宏才稱其是西安具有與北京榮寶齋、上海朵雲軒有着相同意義的機構;“青門齋”更被譽爲“西北藝術文化交流之中心” “長安畫派之奠基” “長安畫派代表人物成長之搖籃”。\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青門者,是地名,唐詩中是指長安城東的三個城門洞,泛指長安。爲何以“青門”命名?有人解釋,該社處在小南門(今勿幕門)附近,因城外種青瓜而得名。事實上,這種青門種瓜的說法十分地牽強附會。命名“青門齋”以及其宗旨,是與彭森、譚西屏的“青門萍社”(1881年二人在長安創立)有關聯。那時,“青門萍社”的十多位文人經常聚集在一起,研討書畫,切磋六法,唱和詩賦。受這種學術風氣的影響,“青門齋”承其遺韻而名。\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一副對聯說緣起\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1937年早春,在辛亥元老、收藏名家張鈁、于右任、高又明、張靖等人的支持下,書畫家田亞民(1911-1964)在南院門創辦了青門齋,經營文房四寶,自畫自售,兼營代銷,收購碑石拓件,裝裱字畫。\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田亞民是張鈁的義子,後與張的二公子廣居結爲金蘭。張鈁在辛亥革命中任秦隴復漢軍東路征討大都督,是陝西大名人。先生愛好書法,收藏古今名人字畫法帖;酷愛墓誌石,自號“友石主人”。他不惜重金收集墓誌,創建“千唐志齋”。因彼時軍務繁忙,便囑咐田亞民拜訪西安名流以圖發展。\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一日,田亞民、張廣居兄弟二人帶着張伯英便函前往東木頭市22號的師佛軒,與高又明、張寒杉(靖)兩位顧問共同商討發展青門齋事宜。我們家中早先藏有一副張寒杉書贈我父親高又明的對聯,上聯是“裁雲補納且說無生論”;下聯是“長吟擊劍如聽策勒歌”。署名寒杉、張靖,陽文印章“寒杉”“咸陽張靖”,先生善用金石文之篆書,十分氣派。寒杉先生滿腹經綸,採用“煙霧萬古樓”文句中的十八字集或妙語,喻裁雲行雨之畫卷,談古論今;擊劍言志、知音唱和,其意境如草原策(敕)勒歌。而對聯中明確記載,“二十六年丁丑春仲書於青門”,正是1937年2月創立“青門齋”之時,寓意深遠。\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首辦展覽 開交流之先河\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青門齋”創立不久,張鈁、于右任、高又明、寇遐、張寒杉、葉訪樵等文化藝術界名宿便舉辦了專題書畫展覽。後來,我們兄弟曾看到父親高又明遺存的當時參展的實物——《貴妃出浴圖》《唐畫佛像諸天左之一》《冷枚畫仕女圖》以及文字說明。“青門齋”長期堅持展覽活動以及長安畫派早期藝術家的孜孜追求,反映出當時學術之風的活躍,允許自由臨摹、拍照和參與評論;也反映出其收藏的意義在於研究和傳播,以培養人才、推動藝術事業的繁榮發展。\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抗戰時期“青門齋”更名\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抗戰時期,淪陷區畫家流亡至西安、漢中一帶,青門齋爲他們提供了生活上的幫助,這裏還成爲大家交流發展的平臺。此間,青門齋的展覽活動異常活躍,幾無閒日。1945年。經徐悲鴻、張大千、齊白石等人的提議將“青門齋”更名爲“長安青門美術供應社”,側重於爲畫家開拓業務。次年舉辦了徐悲鴻、張大千、黎雄才、李劍晨畫展,轟動一時。\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在“長安青門美術供應社”的活動中,值得一提的是長安畫派代表人物趙望雲(1906-1977)和他的三個弟子,先生1942年來西安居於老關廟,1944年遷居於糧道巷10號。此間,因其作品形神兼備而聲名鵲起,先生畫的毛驢造型生動、筆簡墨潤,有“趙望驢”之雅號。1946年,趙望雲出任“長安青門美術供應社”的副社長。\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先生和其弟子等人,全靠他賣畫爲生。每日畫一張圖,每年辦兩次畫展。先生的大弟子黃胄家庭貧寒,曾流浪街頭,卻有繪畫天賦,經田亞民先生引薦,從師趙望雲先生。5年間,黃胄學習十分刻苦,除了握筷子就是執筆。最終成爲畫驢名家,名揚四海;方濟衆,1946年初中畢業後失學。一日,他在北大街看到趙望雲先生的畫展,便一連數日臨摹。後來,他鼓足勇氣敲響了糧道巷10號的大門,趙望雲先生幫助安排他的生活,並收爲入室弟子;1948年,徐庶之流落街頭,“長安青門美術供應社”社長田亞民發現其繪畫天賦,引見給趙望雲,徐庶之成爲先生的弟子。解放後,趙望雲先生在政府任職,其三個弟子都參加了革命工作,均成爲知名畫家。\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社長田亞民\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田亞民(1911-1963)名福仙,字亞民,號青門居士。河南新野縣樊集鄉河村人,“長安青門美術供應社”創始人之一,長期主持該社工作,十數年舉辦展覽二百餘場次,慧眼幫助後學成才。解放前夕,趙望雲先生因參加共產黨地下活動而被抓,田以社長身份四處活動,聯繫國民黨元老疏通關係,最終趙望雲先生得以獲釋,此事成爲一段佳話。\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解放後,田亞民任西北局文化部文化處處長,繼任西北美工室主任、西北美術家協會副主席。1958年下放返鄉。動盪年代,其所收藏的文物字畫險遭厄運。幸有其侄田志成據理力爭,經有關單位批示,十餘箱珍藏才得以完整保存。\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1979年5月10日,由著名畫家吳作人、李可染、關山月、石魯、何海霞、方濟衆等人發起,西安美協分會、西安欣然畫會等聯合主辦了“田亞民先生紀念會”,地點就在西安東大街青年會。會間,展覽了先生畫作及大量藏品。\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顧問高又明、張寒杉\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高又明(1886-1951),擔任青門齋顧問13年。與國學大師、辛亥名流皆有過從。他精鑑賞、善收藏,是已知的陝西最早參與藝術品拍賣的代表人物之一。1928年旅居北京時,參與北平幸福拍賣行在和碩鄭親王府舉行的拍賣會,目睹了王室敗落、拍賣討生活的慘狀,此時一些宮廷文物流入民間。\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值得一提的是,先生遺孀張彩珍女士1960年8月16日向有關機構捐贈珍貴文物16件(經手人劉漢基、段紹嘉,收據爲兩位專家毛筆親書)。2009年,西安碑林博物館舉辦慶祝新中國成立60週年書法展覽,展出館藏多年珍品,其中有《付山草書立幅》,加蓋“陝西省博物館藏品”方印,即爲捐贈的高又明舊藏。\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先生所藏品位高,種類多。經“文革”浩劫,流失毀滅不少,尚有餘存,實屬不易。2017年西泠印社拍賣的高又明舊藏《隋人書增-阿含經卷第十七》,起拍價38萬元,成交價212.75萬元。2018年,西泠春拍人氣爆棚。其中,高又明舊藏,有周伯敏、景梅九、姚文卿、吳宓、曹伯庸等衆多名家題跋的《智果繪供養神佛像及寫經》,30萬元起拍,經過幾十個回合後,終以552萬元成交。此物雖不知如何易主流失,但鑑藏印:“又明收藏金石書畫”赫然在上,保存之功猶榮。\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顧問張寒杉(1880-1969),名靖,陝西咸陽人。1905年留學日本,同盟會會員。先生精研文史,學識淵博,擅書畫詩詞,是著名的金石篆刻家,被譽爲“長安畫派之先驅”“長安宗師”。西安解放,先生十分欣喜,雖年近70,仍樂於擔任西北歷史文物研究會副主任、陝西省文史研究館館長及中國美術家協會西安分會副主席,社會職務繁多。他經常與青年講解詩文,討論書畫。動亂年月先生受衝擊,將所藏書畫、手跡等焚燒燬盡。幸有著作及作品出版傳世,後生學者甚多,故不贅敘。\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slice(6, -6), groupId: '6715969783658971659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