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於彩紅是新旗村的村文書,也是村民選出來的愛心公益超市負責人,村民通過愛生產、愛勞動、愛衛生、愛清潔、愛新風等積極的行爲爲自己爭取積分(1分=1元),每月25日由積分評議小組議定並公示,用這些積分就可以兌換商品。建立鄉村治理積分卡制度,建成積分兌換愛心公益超市,成立積分評比和監督管理兩支隊伍,用行爲換積分,以積分換實物,通過小積分促民風,充分激發羣衆內生動力,趟出了黨組織領導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新路子,構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結合鄉村治理積分卡制度,實施公民道德建設“兩評一創”工程,開展文明家庭、星級文明戶、道德模範、最美鄰居、最美好人評選活動,整治農村婚喪大操大辦、高額彩禮等不良陋習,讓“一約四會”切實發揮作用,羣衆幸福感進一步提升。

"\u003Cp\u003E紅頂白牆的新旗村民居在連綿不絕的青山間顯得格外整潔鮮豔,在這裏,潔淨的院落裏花團錦簇;文化廣場上,青少年們暑期龍騰虎躍地在籃球場上競技;村民可以拿着鄉村治理積分卡在愛心公益超市消費;“家門口”服務站讓村民“足不出村”就能辦理43項政務及老年人服務項目……而這就是未來固原每一個美麗新農村的模樣。\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7月10日,記者參加長三角主流媒體寧夏行活動,來到寧夏*自治區固原市涇源縣興盛鄉新旗村採訪,體驗到六盤山下美麗和諧的*村村民們的幸福生活。\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新旗村制訂了詳細的鄉村管理細則,積極引導村民文明、禮貌、守規守法。村委會實施積分卡制度,對文明、向上的行爲予以積分獎勵,對不文明和違規的行爲進行扣分處罰,獲得獎勵的積分可以在村裏的超市兌換相應的實物。\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於彩紅是新旗村的村文書,也是村民選出來的愛心公益超市負責人,村民通過愛生產、愛勞動、愛衛生、愛清潔、愛新風等積極的行爲爲自己爭取積分(1分=1元),每月25日由積分評議小組議定並公示,用這些積分就可以兌換商品。從電子積分平臺可以看到,自2018年10月超市開門營業以來,全村243戶村民已有211戶參與積分兌換,一年下來,平均每戶可以兌換到約200元的商品,同時這張積分卡也已經實現與新世紀購物中心的聯網,村民也可以拿着卡進縣城消費。\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在該村賦分參考表中,保護自然生態舉報偷牧、保持家居庭院整潔、主動清理河道及公共區域衛生、開展垃圾兌換、主動參與並*高額彩禮等均列入其中,通過積分鼓勵的方式推動鄉村治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村子的衛生室裏,4名醫生和護士正在忙着給孩子們體檢。據介紹,平日裏他們對行動不便的村民會送醫、送藥上門,極大地方便了羣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在“四點半”課堂,記者看到室內擺放着各種孩子們喜愛的圖書、玩具,還有手工製作、拼接卡片,樂器,等等。孩子們有的在下棋,有的在拼圖,有的沉浸在閱讀書香中……一位工作人員陪伴在孩子們身邊,不時地回答着孩子們的問題,間隙給孩子們指導如何做手工。這是村委會爲方便村民外出打工和專心農業生產,開辦的“四點半”課堂。\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據工作人員介紹,平日每週一到週五下午,大約四點半左右,中心小學放學後,會有志願服務者教孩子們下棋、畫畫、做手工,還會輔導孩子們做作業。如今正值暑期,每天都有工作人員過來提供服務。如此一來,既豐富了孩子們的課餘生活,也減輕了家長們照看孩子的負擔,解決了村民的後顧之憂,受到羣衆的普遍歡迎。\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新旗村所在的興盛鄉2019年被評爲全區優秀公務員集體,連續三年被縣委、政府評爲脫貧攻堅先進集體、全縣效能目標考覈優秀。按照“美化亮化綠化硬化”的“四化”要求,實現了美麗新村建設全覆蓋。2019年,在鞏固提升美麗新村建設成果的基礎上,按照“100%的行政村整治,建設50%的示範村、30%的示範戶”的目標,實施“三改一整”和“123”工程,全面改水改廚改廁、整治院落,建設“兩園”(菜園果園),栽植房前屋後經果樹、村組道路景觀樹和河道溝渠綠化樹“三棵樹”,目前9個村全面鋪開,建成6個示範村、630戶示範戶,達到生態宜居、治理有效的效果。\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新旗村轄2個自然村245戶942人,純*村,有建檔立卡貧困戶48戶206人,已脫貧47戶200人,貧困發生率爲0.6%,2018年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900元。\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該村尤其注重聚焦生態宜居,讓村莊顏值更美。按照“乾淨、整潔、規範”要求,實施“三改一整”和“123”工程,打造現代示範民居60戶,建成“幸福大院”48個,改廁70戶,改廚72戶,羣衆享受到城市社區一樣的生活環境。按照“三棵樹”理念,栽植海棠、李子、山楂等經果、景觀樹木4500餘株,建成櫻桃李子村、山楂海棠路。建成集停車、休閒、觀光於一體的生態停車場1處,將核心價值觀、民俗文化元素等內容融入村道美化建設中,實現羣衆生活現代化、村莊建設公園化,既增了“顏值”,又添了“內涵”。\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該村聚焦村風文明,治理手段更優。建立鄉村治理積分卡制度,建成積分兌換愛心公益超市,成立積分評比和監督管理兩支隊伍,用行爲換積分,以積分換實物,通過小積分促民風,充分激發羣衆內生動力,趟出了黨組織領導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新路子,構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結合鄉村治理積分卡制度,實施公民道德建設“兩評一創”工程,開展文明家庭、星級文明戶、道德模範、最美鄰居、最美好人評選活動,整治農村婚喪大操大辦、高額彩禮等不良陋習,讓“一約四會”切實發揮作用,羣衆幸福感進一步提升。(皖西日報融媒體記者 徐 緩)\u003C\u002Fp\u003E"'.slice(6, -6), groupId: '6716293081139773965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