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漢末年直至三國時期,天下大亂,羣雄割據,同時英雄並起,名將如雲。蜀國大將趙雲是歷史上有名的猛將,更是《三國演義》中的完美武將。然而當時有一位大將,曾經是趙雲的頂頭上司,而且還親自統帥特種部隊威震烏桓,後來可惜中了埋伏英勇犧牲。

實力強大的袁紹

東漢末年,遼東守將公孫瓚是盤踞東北方的一大勢力,手下曾經擁有趙雲這樣的猛將。然而歷史上的趙雲在公孫瓚麾下並不是一位重要人物,而比較重要的大將是一位叫做嚴綱的武將。嚴綱在《三國演義》中沒有太多的露臉機會,僅在界橋之戰中有過短暫出場,結局爲被袁紹手下大將麴義一刀斬於馬下。當時的嚴綱連表現機會都沒有,實在令人非常失望。

遼東守將公孫瓚

歷史上的嚴綱是一位非常勇猛的大將。東漢末年,公孫瓚負責鎮守遼東地區,嚴綱是其手下冀州刺史,同時也是其手下非常得力的大將。嚴綱出生於公元163年,於公元191年中埋伏犧牲,也就是說他犧牲時30歲不到。可見,嚴綱在20多歲時開始馳騁疆場。正史之中的公孫瓚鎮守遼東,經常要面對北方烏桓、鮮卑等遊牧民族的侵擾。北方遊牧民族善於騎射,要對抗其侵擾就要以培養騎兵與之抗衡。爲了抵禦北方遊牧民族,公孫瓚建立了強大的特種部隊“白馬義從”。

蜀國名將趙雲

白馬義從是一支輕騎兵種,士兵善於騎射,整支部隊具有很高的機動性,同時具備很強的戰鬥力。史書《後漢書》曾記載:“瓚常與善射之士數十人,皆乘白馬,以爲左右翼,自號‘白馬義從’。”而後來白馬義從的統帥大將就是嚴綱。每次與北方遊牧民族作戰時,年輕的嚴綱親率白馬義從衝向烏桓、鮮卑等強敵,這些具有高戰鬥力與機動性的特種部隊常常打得敵人潰不成軍。史書曾這樣描述:“烏桓更相告語,避白馬長史。”也就是說,嚴綱與白馬義從打得北方遊牧民族大敗,並且成了對方的噩夢。遊民民族都具有很強的戰鬥力,能夠打敗他們,不難看出白馬義從的戰鬥力之強,而作爲其首領的嚴綱自然勇猛過人、武力值不低。

劉備與趙雲

根據史料記載,當時的趙雲也曾經是白馬義從的成員,而且還受到嚴綱的統領。換句話說,嚴綱曾經還是趙雲的頂頭上司。後來趙雲離開了公孫瓚,投靠了劉備,並且憑藉一身的武藝成爲了《三國演義》中的完美武將。公孫瓚能夠雄霸一方,主要依靠大將嚴綱和其手下的白馬義從。雖然《三國志》與《三國演義》沒有花費太多的筆墨描寫嚴綱的勇武,但是不難看出他是公孫瓚麾下除了趙雲以外的最強武將。

古代的營寨

公元191年,公孫瓚與袁紹展開了大戰,猛將嚴綱英雄犧牲。當時袁紹派手下大將麴義帶少數兵士誘敵,公孫瓚看到對方人馬很少,於是錯誤認爲可以一舉消滅對方。公孫瓚親自帶着嚴綱與麾下白馬義從衝向了袁紹軍,結果伏兵四起,亂箭齊發,嚴綱死於伏兵手中。從正史的記載中可以看出,中了埋伏的嚴綱依然奮力殺敵,最後英勇犧牲,值得人尊敬。

(《後漢書》與《三國志》與《三國演義》)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