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可卿的身份明显与元配要求不符,贾珍为何会同意这门亲事?

秦氏在贾府当儿媳妇,明显是高攀了,她和尤氏不同,尤氏是续弦,可秦氏是元配,通常元配的身份都要讲究门当户对。

邢夫人娘家是中落了,可是听她兄弟讲,家私都让邢夫人带了来,也有几房陪房,可书中都没提到秦氏的陪房,秦氏也跟着料理家务,如果有陪房,一定在管事的位子上,可是书里没提到。

书里写秦可卿的身份,就明显写着不般配。

秦可卿的身份明显与元配要求不符,贾珍为何会同意这门亲事?

首先她是个孤儿,从养生堂里抱来的,凤姐说议亲的时候,官家的小姐,如果是庶出,有些人家还不乐意,不过是因为血统不高贵,而秦氏是孤儿,那连庶出不如,庶出还知道身世。

秦氏连父母是谁都不晓得,好好的谁家会把孩子送走,不过是穷得养不起,或者犯官家里,这两种情形的身份,都可想而知。

而且她的养父,也是个穷官,官职小,给儿子凑个上学的赞助费,二十几两银子,都十分艰难,这不过是宝钗帮湘云请个客的费用,是凤姐打发刘姥姥的钱。

秦可卿的身份明显与元配要求不符,贾珍为何会同意这门亲事?

如此看来,秦家不管是富和贵都搭不上边。

所以这门婚事里,明显的是秦家高攀了,说是有些瓜葛,才结了亲,什么瓜葛,又不是老亲,也不是同僚。

贾珍只贾蓉一个儿子,如果有袭职的机会,自然是贾蓉了。而且贾珍是族长,也就是他的妻子,将来有可能是族长夫人,管着一族的事,贾蓉是贾珍唯一的儿子,她的妻子进了府是要管家,而且将来可能是族长夫人。

秦可卿的身份明显与元配要求不符,贾珍为何会同意这门亲事?

这样的人家,找儿媳妇,怎么会将就呢?肯定要打听人家,考虑是不是有这方面的教养,以秦家之寒微,姑娘是不会有这方面的教养。

那么在什么情形下,宁府会同意这门亲事,做为贾氏族长的贾珍,会愿意给儿子娶这么个媳妇,明显女方家对贾府没有助力。贾蓉本就没有兄弟姐妹扶持,这样的情形下,娶妻自然要考虑女家能不能帮扶,比如贾政就给长子订了书香门第的李家,无非是为了儿子在学业上有所助益。

贾珍是袭了职,他在官场上混,自然知道这其中的微妙,所以许多人才怀疑,秦氏另有身份,另有高贵的血缘,贾家才愿意结这门亲,算是一种投资。

秦可卿的身份明显与元配要求不符,贾珍为何会同意这门亲事?

如果秦氏被抱养,只是烟雾,用来掩盖她真实的身份,而贾家知其缘由,自然不会介意表面上的不般配,贾母那些人,才不会轻视这个女孩子。

秦氏的出身,好似是作者故意的曲笔,特意点明,秦氏不是秦家的孩子,是抱养的,自然让人猜想她的真实身份。

又借宝玉的眼,写秦氏卧室的奢华,似乎也在暗指,她身份的不同,以秦家的家境,是给陪嫁不出这样的装饰。

秦可卿的身份明显与元配要求不符,贾珍为何会同意这门亲事?

【作者简介】韩雪丽,石家庄人,热爱诗歌,有作品发表在《写乎》《作家荟》《长江诗歌》等刊物。

小编提示: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敬请转发和评论。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