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h1\u003E我們的生活僅僅只有“學習”\u003C\u002Fh1\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9.pstatp.com\u002Flarge\u002Fdfic-imagehandler\u002Fff98275a-6035-4711-bca7-122ea047f521\" img_width=\"1200\" img_height=\"800\" alt=\"幼升小父母建設怎樣的“家庭教育”才能夠更好的影響孩子未來\"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u003E雖然我們有很多現實需要去面對,比如說擇校、考學等等,這些都會成爲我們希望孩子學習上更進一步的理由,但是做家長如果跟孩子的話題永遠都是“學習”,那麼等到有一天孩子青春期來臨的時候,你可能真的就跟孩子沒什麼話可以說了。\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3.pstatp.com\u002Flarge\u002Fdfic-imagehandler\u002Ffeb093f6-064a-45fd-a778-d4d0dc1a11c4\" img_width=\"1200\" img_height=\"834\" alt=\"幼升小父母建設怎樣的“家庭教育”才能夠更好的影響孩子未來\"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讓孩子認識到學習是怎樣的一回事兒,讓孩子知道如何能夠學好,讓孩子知道自己獲得的回報是因爲什麼而帶來的,這些都會有助於孩子改變在學習上的認知的。

"\u003Cdiv\u003E\u003Cp\u003E美國教育學家杜威,在其《民主主義與教育》中說道:\u003C\u002Fp\u003E\u003Cblockquote\u003E\u003Cp\u003E如果學生不能籌劃他自己解決問題的方法(自然不是和教師、同學隔絕,而是和他們合作進行),自己尋找出路,他就學不到什麼;即使他能背出一些正確的答案,百分之百正確,他還是學不到什麼。\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blockquote\u003E\u003Cp\u003E這段話告了我們在學習上不要依靠“死記硬背”的這種機械式學習方法,而是應該積極主動的去提出問題、探究問題、解決問題,並在這個過程中不斷的提升自我管理能力、學會自主學習。\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dfic-imagehandler\u002Ffa05b691-4dc3-48bf-96a0-75cae4d3a08a\" img_width=\"1200\" img_height=\"800\" alt=\"幼升小父母建設怎樣的“家庭教育”才能夠更好的影響孩子未來\"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u003E無獨有偶,在學習的“積極性”上,蘇霍姆林斯基也有一句話是這樣說的:\u003C\u002Fp\u003E\u003Cblockquote\u003E\u003Cp\u003E如果學生沒有學習的積極要求,教師越是把注意侷限在知識上,學生對自己學習上的成績就越冷淡,學習願望就越低落。這句本意是說給教師的,但是我認爲把這些教育思想精髓貫穿於我們的家庭教育中來的話,對孩子的幫助會更大、影響也會更深遠。\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blockquote\u003E\u003Cp\u003E在學習上,爲人父母有哪個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早日達到如杜威所說的那樣,能夠積極主動的去學習,能夠讓發現、思考、鑽研成爲一種習慣。而且我們都有理由相信,如果孩子能夠早日做到這些,那麼他們必然會去的更好的成績以及未來成就。\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事實上家庭教育在培養孩子的各種習慣和能力上有着得天獨厚的“優勢”。\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3.pstatp.com\u002Flarge\u002Fdfic-imagehandler\u002F90aa7f5d-3df3-4b6b-a48f-e3be5d00e42b\" img_width=\"1200\" img_height=\"800\" alt=\"幼升小父母建設怎樣的“家庭教育”才能夠更好的影響孩子未來\"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u003E因爲從孩子出生開始到上學這段時間以及上學初期的這段時間裏孩子對於父母的依賴、信任以及父母給孩子的創造的整體環境和提供的各種教育都會給孩子帶來巨大的影響。\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所以說家庭教育在這個過程中無疑是比任何學校、機構都能夠更早的去承擔起這份責任。\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不語認爲自主學習能力和主動學習的態度最佳的培養時間就是小學階段以及學齡前的那些年!當然,這並不是說初高中之後就不可能培養出來,只是從家長的角度來看的話,小學這個階段家長的作用會大很多,而初高中之後更多的家長往往也只能望洋興嘆——更多的是需要孩子自己的“覺悟”。\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而當孩子大了之後,很多習慣和態度尤其是學習上的往往已經是非常的“穩定”了,除非有什麼比較大變故,否則單憑依靠說教甚至是各種不同程度的懲罰也未必會見效的,這點相信大家都應該會比較認同吧?\u003Cstrong\u003E今天我就“如何培養孩子的自主學習能力”爲核心主題,分享一下自己這些年來經歷過的、看過的一些比較科學的且卓有成效的經驗和方法,希望能夠幫助更多在這方面有需要的父母們。\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因此當我們在正確的時間裏做出正確的選擇、舉措,那麼必然會收穫更多好的結果。\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h1\u003E\u003Cstrong\u003E想讓孩子成爲什麼樣的人,就從“環境”做起\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h1\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環境”對於一個人的影響是非常巨大的,這點應該是很多人都已經深刻意識到的問題,而體現在孩子的“學習”上,最直觀的體現就是“學區房”、“擇校”等一系列令無數父母頭疼的問題。\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3.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4884447ce88d4e408a96a17755d7e56c\" img_width=\"541\" img_height=\"300\" alt=\"幼升小父母建設怎樣的“家庭教育”才能夠更好的影響孩子未來\"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實際上作爲有據可查的、最早的選擇“學區房”的代表——孟子的母親早在兩千多年前就已經再做這些事情了。\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外部環境的中要想顯而易見。\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我這裏講一個比較有代表性的例子,朋友的孩子跟我家孩子同時上的學,而且都是公立小學,但是卻別在於我家孩子上的是一所重點小學,而朋友家孩子所上的學校是\u003Cspan\u003E那種\u003C\u002Fspan\u003E“舊村改造”後的配套小學。我這裏不是歧視,但是客觀上在孩子身上、孩子的父母身上的確是能夠看到太多的明顯差距,所以儘管朋友孩子的學校在硬件上甩我家孩子學校幾條街,但是他家的孩子從一上學開始,父母老人們一直在忙的一件事情就是\u003Cstrong\u003E不斷地去糾正孩子染上的一些壞習慣——比如說說髒話、罵人……\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而除了外部環境之外,家庭中的環境建設也是非常重要的!\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羅馬政治家西塞羅說過:\u003Cstrong\u003E沒有書籍的屋子,就像沒有靈魂的軀體。\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我們希望自己的孩子成爲一名愛讀書、愛學習的孩子,那麼如果我們家裏都沒有幾本書或者只有區區的幾本甚至還是不適合孩子看的書,那麼何談培養呢?而縱然是家裏藏書萬卷,\u003Cstrong\u003E可是父母家人從來就沒有讀書的習慣,\u003C\u002Fstrong\u003E那麼孩子又如何能夠對“閱讀”這件事情產生興趣呢?\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綜上,想要培養好孩子的“自主學習能力”,首先要解決的是你要給孩子創造一個健康積極的學習環境,這個環境中:\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1、它是具有學習氛圍的;\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2、父母對待學習這件事情是積極樂觀的;\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3、父母對於孩子的進步和成長能夠及時的發現並且鼓勵;\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4、鼓勵孩子的時候是能夠具體到孩子具體行爲上的,是能夠讓孩子知道“我是因爲做了什麼纔得到的這些認可”。\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5、任何的好習慣都是在不斷的實踐中“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的過程中千錘百煉的。\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h1\u003E\u003Cstrong\u003E培養孩子對學習的興趣是第一位的\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h1\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所謂“態度決定一切”!\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提高孩子對學習的認識,實際上就是引導、培養孩子對待學習的態度。\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而想要提高孩子對學習的態度那必然繞不過去的就是學習興趣這個問題。\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孩子小的時候跟他們講什麼“學習很重要”之類的是沒有意義的,孩子可能對於“重要”的理解僅限於“餓了就要喫”、“困了就要睡”等等,他們是不可能真的明白學習爲何很重要。\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那麼父母可以怎麼辦呢?\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我這裏的建議是:知行合一!\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所謂“知”就是讓孩子知道或者說有一個印象——學習是一件比較重要的事情;\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所謂“行”則是通過具體的行爲讓孩子感受到學習的樂趣。\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而這個“樂趣”並不僅僅是知識的本身、技能的本身,還要有精神方面的樂趣——比如說父母的肯定、面對成果的自豪感、對於一件事情能夠自己去完成的自信等等。\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dfic-imagehandler\u002F2d69522e-ca80-404a-b569-4e8755ca058d\" img_width=\"1200\" img_height=\"798\" alt=\"幼升小父母建設怎樣的“家庭教育”才能夠更好的影響孩子未來\"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u003E我孩子對於“數學”這門課非常的感興趣,成績也非常好,一直以來不少家長都會問我這樣的問題“你們家是怎麼學的?”、“你們都做什麼題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大家發現了嗎?這些家長只是把我們的成績歸結於我們具體學習的行爲上,事實也證明了即便是我非常詳細的告訴他們買什麼資料、做什麼內容、如何做、如何講……他們孩子的成績你也不會有太大的變化——這是因爲他們沒有抓住解決問題的根本——\u003Cstrong\u003E孩子自己是否願意去學。\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我這裏分享一個我孩子還在幼兒園時候我日常經常做的事情:\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在日常的生活中孩子到處可以接觸到很多的物品和事情,而我會盡量在合適的時候跟孩子去把這些東西跟“數學”聯繫一下。\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例如:\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1、“你看這電視機很厲害吧,你知道嗎,它的製造是離不開數學的……”\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2、“咱們開的這輛車和你看到的所有汽車,他們從設計到生產製造過程都是離不開數學的……”\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3、“你玩的這些積木的每一塊都是一個數學幾何體……”\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4、“長短、輕重、左右、前後、貴賤、鹹淡、多少……這些都是數學問題……”\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我沒有太多的跟孩子去講“數學”,而是跟孩子在很多非常合適的時候聊聊這一切都離不開數學,然後告訴他數學的學習第一步“其實就是你現在在學的算術”。\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培養興趣其實並不難,尤其是對於小孩子來說,他們會對很多事物都有着濃厚的興趣的,而之所以後面變得沒有興趣了,以學習爲例的話,往往是因爲這個過程讓他們收穫到快樂的東西開始少於要承受的壓力——比如說以最簡單“計算”爲例:\u003C\u002Fstrong\u003E如果父母一直把計算練習當成是一個“親子互動”的事情去做,或者是有一個非常趣味性的“獎懲計劃”,那麼孩子在做這件事情的時候和父母僅僅是隻給孩子佈置作業的方式讓孩子去練習,並且錯了之後也不跟孩子一起去分析,而是簡單要求孩子改錯或者是再額外罰多少題等等,那麼這兩種環境下的學習必然會給孩子帶來不一樣的學習體驗,而“學習興趣”也會因此開始分道揚鑣。\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因此,興趣培養不難,最難的是“如何保持興趣”,如果我們能夠讓孩子持續保持一段時間的興趣之後,他們必然會因爲過去的努力而收穫很多的成績、認可,到了這個階段,那麼這些額外的收穫,則會成爲他們繼續堅持甚至是更加努力地動力來源,並且這個時候我們真的是已經“習慣”了去做這些他們已經認識到是有意義的事情。\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如此一來,還擔心孩子不糊堅持嗎?\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有着樣的基礎保障,再去鼓勵孩子“自主學習”就會容易太多了。\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h1\u003E\u003Cstrong\u003E父母應引導孩子重視學校教育\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h1\u003E\u003Cp\u003E我家孩子剛上學的時候因爲其“超前學”原因導致了一上學成績就比較突出,這其實也是很多家長都會遇到的事情,然而不同於一些家長的溝通方式,\u003Cstrong\u003E我曾不止一次的告訴孩子他的“好成績”是怎麼來的。\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所以在那個時候如果你去表揚我孩子“聰明”或者問他“你爲什麼學的這麼好”等問題的話,他會告訴你:“\u003Cstrong\u003E不是我聰明,而是我提前學了。\u003C\u002Fstrong\u003E”或者是“\u003Cstrong\u003E不是我聰明,而是我練的比較多。\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一年級的孩子就能夠有這種認識,你還會擔心他後面驕傲嗎?\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3.pstatp.com\u002Flarge\u002Fdfic-imagehandler\u002Ffeb093f6-064a-45fd-a778-d4d0dc1a11c4\" img_width=\"1200\" img_height=\"834\" alt=\"幼升小父母建設怎樣的“家庭教育”才能夠更好的影響孩子未來\"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讓孩子認識到學習是怎樣的一回事兒,讓孩子知道如何能夠學好,讓孩子知道自己獲得的回報是因爲什麼而帶來的,這些都會有助於孩子改變在學習上的認知的。\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學校教育”的認識最好讓孩子有如下認識:\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1、學校學習是我們的根本,無論到什麼時候,無論我們額外學多少東西,首先我們要做到的是要把課內學好;\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2、課內的每一本教材都是經典中的經典,是無數教育專家花費了很大精力編輯出來的權威教材,所以喫透教材是我們想要學出好成績的第一步;\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3、老師都是經過專業培養的專業教育專家,他們的作用是帶着你去學習、探索,教回你的不僅僅是知識點,更重要的是你要注意他們是如何教你的,是如何讓你們明白的,這種方法將會在未來幫助你們學習任何知識。\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4、如果你不幸遇到了一位你無論如何都很難喜歡上的老師,那麼你也要知道:問題是出在了“人”的身上,而不是這門課、這科知識身上。如果你討厭老師,我們會想法去解決,但是如果你認爲通過不學習來報復老師,那麼這種以犧牲自己的代價來懲罰別人的行爲是幼稚和低級的。如果真的是這樣,我們一方面可以找找看問題到底出在了哪,我們可以給你幫助,但是另一方面我要告訴你的是:如果你真的想“報復”老師,那麼就用你最好的成績去報復吧。\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5、嘗試模擬一下自己當老師,比如你可以給我們講課,也可以給你的公仔、玩具們講課,還可以跟你的同學、朋友們去進行這樣的互動,那麼你就會更明白“教師思維”了,你會動的想要把一件事情學會並不難,但是想要講清楚、教會別人有多難了,這種體驗,會有助於你理解並且有助於你更好的去理解所學內容。\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以上的認識是可以確保孩子未來整個求學階段在學校裏的學習態度的,有了這樣的認識,他們是很難出現不重視、不理解甚至是不信任學校教育的,而且即便是他們通過超前學習等方式已經掌握了一些後面的內容之後也不會出現自認爲自己都會了然後就不學的情況。\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h1\u003E父母要意識到家庭教育是學校教育的延續\u003C\u002Fh1\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讓孩子學會重視學校裏的教育還是不夠的, 因爲在日常的學習中“家庭教育”還要承擔着“學校教育”的延續。\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聰明的家長是分辨的出來哪些所謂的“家長作業”是有意義的,哪些作業是可以幫助孩子培養怎樣的能力和習慣的,哪些內容的學習是有助於提高孩子的各種素養的……\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如果不信的話,你可以堅持一下試試——爲了孩子我們堅持個把月試試看應該不難吧?\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1、老師要求的做的你都儘量的去做好;\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2、孩子的預習、複習你都要參與,比如聽寫、檢查背誦、檢查默寫甚至是批改孩子的作業;\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3、每天跟孩子聊聊當天的收穫;\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4、每天嘗試找到一點可以改進的不足,並且跟孩子聊聊如何能夠把這些問題解決掉;\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5、每天拿出點時間來配孩子讀讀書;\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6、每天跟孩子聊聊今天你很努力的工作了一天,然後覺得生活很充實,對未來更有信心……\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1個月,你就堅持1個月試試看!然後你再看看自己孩子的變化。\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dfic-imagehandler\u002F47779899-bdca-4011-b7b4-1cf13c7aea4c\" img_width=\"1200\" img_height=\"799\" alt=\"幼升小父母建設怎樣的“家庭教育”才能夠更好的影響孩子未來\"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請你一定要相信,只有實踐中我們才能夠不斷地發現問題,而只有更早的發現問題我們才能夠更有效的去解決問題,進而才能夠讓孩子更好的成長。\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h1\u003E我們的生活僅僅只有“學習”\u003C\u002Fh1\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9.pstatp.com\u002Flarge\u002Fdfic-imagehandler\u002Fff98275a-6035-4711-bca7-122ea047f521\" img_width=\"1200\" img_height=\"800\" alt=\"幼升小父母建設怎樣的“家庭教育”才能夠更好的影響孩子未來\"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u003E雖然我們有很多現實需要去面對,比如說擇校、考學等等,這些都會成爲我們希望孩子學習上更進一步的理由,但是做家長如果跟孩子的話題永遠都是“學習”,那麼等到有一天孩子青春期來臨的時候,你可能真的就跟孩子沒什麼話可以說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沒錯,我們在一些具體的行爲和目標上是希望孩子成爲什麼樣的人、進入怎樣的學習、從事怎樣的工作、達到怎樣的高度等等。\u003Cstrong\u003E但是我們千萬不要忘記了,真正能夠讓孩子們受益終生的不是那些競賽的名次,不是那一張張的證書,不是哪所學校的錄取通知書……而是在我們曾經努力的過程中,我們不斷收穫的堅毅、自信、樂觀、積極……等等生活態度和品質!\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這纔是我們真正應該教給孩子們的真正能力!\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這纔是對孩子真的會影響一生的能力!\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幼升小,是一個新的起點,無論在過去我們做過什麼、錯過什麼這一切終究只會成爲我們的“經驗”,而我們即將面對的則是:現在開始,我應該做什麼……\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slice(6, -6), groupId: '6713793304309268996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