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課標,以考導教

墨池微瀾,萬物始更。成都市教科院舉辦的高一語文調研考試分析會於3月7日在成都七中(高新校區)舉行,來自全市各區縣的300多位老師參加了這次教研活動。

會議由高中教科室主任、語文教研員王秉蓉主持。王老師開宗明義,指出本次教研的主題:以考導教,促進教學價值的思考。王老師反覆強調日常教學中的獲得感、方向感。在高考大背景下微調框架,教考結合,浸潤更多更深的課本內容。比如在試題的素材上鍊接必修,在試題的文體上對接選修,注重教與學的融合,引導教學向教材迴歸。作文命題立足學生觸動心靈的事件人物,用命題推動學生記敘、議論等寫作能力的全面提升,摒棄功利式的作文教學,強調回歸考綱,迴歸生活。

王秉蓉老師高屋建瓴,強調對教材每一類文本特色的研究必須落實,這是命題團隊的宗旨,也是教研活動開展的宗旨。正如王老師所說:素養好了還怕考,體力好了還怕跑!王老師的指導真是醍醐灌頂,給予在場老師有益的啓示。

王老師一方面引導老師們研讀領會新課標要求,揭示教學的立足點和歸宿點:挖掘課程的育人價值,關注學生的終身發展。另一方面,王秉蓉老師通過科學的數據分析,理性客觀地調研與思考學情,希望老師們重視對新課標“變化點”的研究。王老師的講座虛實結合,有的放矢,特別是關於學科教研的建議,爲下一步教研指明瞭方向。

接着,成都七中(高新校區)教研組長遊俊松老師做了《找準問題,以考導教;更新理念,提高效益》的專題講座,對2019年高一語文調研考試進行分析及並提出教學建議。

遊老師首先針對學生存在的主要問題提出對策。特別是針對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問題,遊老師建議:可以先學習基礎的邏輯知識,可將必修四“梳理探究”《邏輯和語文學習》提前教學。至少讓學生掌握“概念”“命題”“推理”等方面的知識。接着,遊老師分享了散文閱讀與寫作的幾點教學建議。關於散文閱讀,建構散文的文體知識體系提高學生的文本解讀能力;關於寫作教學,遊老師指出,不能因高考不常考記敘文,就不開展相應訓練;不可以考試代替寫作訓練。建議老師們在日常教學中,引導學生感悟生活,深入思考,積累素材;讀寫結合,分項訓練,提高能力。遊老師的發言言簡意賅,一語中的,不僅指出問題,而且提出瞭解決問題的方法,老師們表示受益匪淺。

本次教研活動有高度,有深度,有效用,有化用。受到老師們的一致好評。老師們紛紛表示,將把教研精神運用到日常教學中去,真正實現教研相長。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