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說話將想法直接發送給另一個人大腦的能力是傳說中的超能力,或者是科幻小說經常出現的內容。然而這種能力是否能夠得到科學家實驗證實呢?近年來,物理學家和神經科學家開發了一種工具庫,可以感知大腦的某些類型的思想,並將有關它們的信息傳遞給其他人的大腦。這使得腦對腦的溝通成爲現實。

這些工具包括記錄大腦中電活動的腦電圖(EEG)和經顱磁刺激(TMS),它可以將信息傳輸到大腦。2015年,西雅圖華盛頓大學的安德里亞斯托克和他的同事使用這些工具通過腦 - 腦接口連接兩個人。然後嘗試進行了一種涉及20個問題的小遊戲。

很明顯,科學家期待的下一步工作是允許多人加入這樣的對話,今天斯托克和他的同事宣佈,他們已經通過使用世界上首個腦 - 腦社交網絡實現了這一目標。這個稱之爲BrainNet的網絡允許多人小團體一起玩類似俄羅斯方塊的遊戲。

大腦網絡背後的技術相對簡單,腦電圖測量大腦的電活動。它們由放置在頭骨上的許多電極組成,可以吸收大腦中的電活動。人們可以相對容易地改變他們的大腦產生的信號。例如大腦信號很容易被外部信號所佔據。當15赫茲的光閃爍時,大腦會以同樣的頻率發出強烈的電信號。當將注意力轉移到17赫茲的光閃爍,大腦信號的頻率也同樣發出17赫茲的頻率。而這一切腦電圖可以相對容易地發現。

另外經顱磁刺激(TMS)通過在特定的大腦區域刺激大腦神經,誘導電活動來操縱大腦活動。例如,一個聚焦於枕葉皮質的磁脈衝觸發了一種被稱爲“磷光”的感覺。

總之這些設備可以直接發送和接收來自大腦的信號。但是直到目前,沒有人創造出一個允許羣體交流的大腦網絡。斯托克和他的同事創建了一個網絡,允許三個人直接向他們的大腦發送和接收信息。

實驗中的大腦網絡把三個人連接在一起:兩個發送者和一個既能接收也能發送的人,所有人都在不同的房間,並且無法按照傳統方式(語言)進行聯繫。小組必須一起進行類似俄羅斯方塊的遊戲,其中必須把小方塊旋轉下降到合適的屏幕底部空位置。

兩個帶着腦電圖的發送者都能看到全屏。設計中的遊戲是這樣的:當小方塊旋轉180度或者保持原來位置,可以填充底部空位。發送方必須決定選擇哪一個方案,並且將信息發送給小組的第三個成員。要做到這一點,他們會改變大腦產生的信號。發送者可以通過盯着屏幕兩側的LED來控制他們的大腦信號 - 一個以15 Hz的頻率閃爍,另一個以17 Hz的頻率閃爍。如果腦電圖中從他們的大腦中檢測到15赫茲信號,系統會將光標移向屏幕的右側。當光標到達右側時,設備會向第三個接收信息的人,發送旋轉俄羅斯方塊的信號。

帶着EEG和TMS兩種設備的第三個人,他的任務有些不同。他只能看到俄羅斯方塊屏幕的上半部分,因此他可以看到塊,但不能判斷它應該如何旋轉。然而接收人可以通過TMS經顱磁刺激從兩位發送者那裏接收“旋轉”或“不旋轉”的信號。

信號如果由單一的磷光體組成,表明該塊必須被旋轉;如果沒有閃光,表明它不應該被旋轉。接收到來自兩個發送者的數據後,接收者執行該動作。更重要的是,三人腦網絡遊戲允許另一輪互動。

發送者可以看到方塊下降,因此可以確定接收者是否已經進行了正確的應答並且在下一輪通信中發送下一個旋轉還是不旋轉的信息。研究人員於是進行更多有趣的嘗試。在一些試驗中,他們故意改變一個發送者的信息,看看接收者是否可以決定是否忽略它。事實證明,作爲社會動物的人類可以單獨使用腦 - 腦協議來區分正確和錯誤的信息。

這項有趣的工作爲更復雜的網絡任務鋪平了道路。該團隊表示,三個人腦之間的一個定製網絡實驗非常成功,然而沒有理由不將這個網絡擴展到互聯網,讓世界各地的參與者進行合作。基於雲的腦 - 腦接口服務器可以進行任何腦對腦接口網絡的設備之間的信息傳送,可以通過互聯網在全球範圍內運行,從而允許全球大腦之間基於雲的交互規模,這將有可能更深層次開闢人類交流和協作的新領域.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