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3.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X0tSHY3QrYsfO\" img_width=\"600\" img_height=\"450\" alt=\"垃圾桶減至4個後,長沙一小區每天減少垃圾100斤\" inline=\"0\"\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一個資深志願者:聽到有人反對撤桶,她就去上門勸說,哪怕是晚上10點\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航空母艦小區垃圾分類的第一戰撤桶的順利完成,小區住戶58歲的李玲阿姨功勞不小。\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X0tSHDIhriDGj\" img_width=\"600\" img_height=\"450\" alt=\"垃圾桶減至4個後,長沙一小區每天減少垃圾100斤\" inline=\"0\"\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一個發現:專門做垃圾分類的源方環保認爲垃圾桶越多越不利於垃圾分類\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原本34個垃圾桶的航空母艦小區其實是個只有兩棟樓的小小區。

"\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3.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X0tSGy3LtNp7O\" img_width=\"600\" img_height=\"450\" alt=\"垃圾桶減至4個後,長沙一小區每天減少垃圾100斤\" inline=\"0\"\u003E\u003Cp\u003E7月22日是長沙航空母艦小區34個垃圾桶減到4個垃圾桶的第22天。“樓道有垃圾桶確實方便,但各種垃圾都在一個桶裏,分不了類,而且 一天才清理一次,有時桶滿了,垃圾就被堆放在地上,很髒。現在雖然只有4個垃圾桶,但因爲有分類,不僅垃圾桶乾乾淨淨,小區也乾乾淨淨。”7月22日上午11時左 右,李媛告訴瀟湘晨報記者。李媛擔心記者不相信,帶着記者在小區轉了一圈,記者看到,這個小區確實乾乾淨淨,雖然小區大門東側有4個分類垃圾桶,但沒有任何異 味。\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X0tSHDIhriDGj\" img_width=\"600\" img_height=\"450\" alt=\"垃圾桶減至4個後,長沙一小區每天減少垃圾100斤\" inline=\"0\"\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一個發現:專門做垃圾分類的源方環保認爲垃圾桶越多越不利於垃圾分類\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原本34個垃圾桶的航空母艦小區其實是個只有兩棟樓的小小區。總共136戶人家的這 個小區,以前每棟每層的電梯口都有一個藍色或白色的垃圾桶,住戶要丟垃圾非常方便。\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這136戶人家的不方便是從7月1日開始的。這天,由嶽麓區望月湖街道辦事處、榮華社區、長沙市源方環保公益發展中心共同發起的第一批小區垃圾分類樓層撤桶活動 在航空母艦小區啓動,小區原來的34個無蓋的垃圾桶全部由志願者撤走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撤走原來每個樓層都有的垃圾桶是源方環保的主意。源方環保是2016年開始倡導垃圾 分類的公益組織。早在今年5月份,他們即開始和榮華社區有接觸,也即那時起,他 們開始密謀在長沙航空母艦小區做垃圾分類的試點。\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源方環保的工作人員在航空母艦調研了一圈後,認爲航空母艦小區可能會給垃圾分類 帶來最大阻礙的,是小區內的34個垃圾桶。\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垃圾桶不是越多越好。越方便丟垃圾,大家就越會不分類就隨手丟垃圾。”源方環 保的總幹事李媛說。這是他們專業做垃圾分類兩年多時間的倡導以來發現的一個“規律”。\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撤桶成了航空母艦小區垃圾分類的關鍵性的第一戰。爲了打贏這一戰,榮華社區和源方環保組織、培訓了39名志願者。這39名志願者,上門對住戶進行了爲期一個多月的 一對一垃圾分類宣傳,確保沒有“異議”了,7月1日,撤桶行動毫無阻礙地順利完成 ;同時,4個不同顏色、有蓋的垃圾桶立在了小區北門東側A座靠近物業辦公室的牆腳 。\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3.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X0tSHY3QrYsfO\" img_width=\"600\" img_height=\"450\" alt=\"垃圾桶減至4個後,長沙一小區每天減少垃圾100斤\" inline=\"0\"\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一個資深志願者:聽到有人反對撤桶,她就去上門勸說,哪怕是晚上10點\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航空母艦小區垃圾分類的第一戰撤桶的順利完成,小區住戶58歲的李玲阿姨功勞不小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22日,李玲阿姨在外旅遊。\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每個小區要是有一個李玲這樣的志願者,垃圾分類就好做了。”源方環保的李媛說 。榮華社區書記戴輝則說:“在和垃圾的較勁上,李玲阿姨充分發揮了她的黨員模範 作用。”戴輝舉例,李玲隨時隨地看到垃圾都會把它撿起,這點,戴輝自愧不如。同是志願者、同是航空母艦小區的住戶龍嗲嗲則說:“李阿姨搞環保多年了,垃圾分類是個好事,我們冇她會講、會做工作,她帶頭打頭陣,我們給她做後盾。”龍嗲說, 他親眼看到過,有小年輕丟了垃圾在地上,李玲會“態度很好”地叫住小年輕,跟小年輕講道理,直到小年輕撿起垃圾並連聲說對不起。\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李媛、戴輝和龍嗲嗲都介紹,這個從2000年起入住航空母艦小區起就經常在小區內外撿垃圾的李玲阿姨,做垃圾分類的宣傳特別熱心,“即使是晚上十點多看到微信羣有 人反對撤桶,她都會當時就找到持反對意見的住戶家裏去勸說。”\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3.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X0tSHq8AIxKUV\" img_width=\"450\" img_height=\"600\" alt=\"垃圾桶減至4個後,長沙一小區每天減少垃圾100斤\" inline=\"0\"\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一個激勵:即將上線的垃圾分類大數據平臺,垃圾分類可積分兌換商品\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早上7點到9點,傍晚6點到8點,是航空母艦小區垃圾分類督導員的工作時間。在他的工作時間裏,除了在現場指導居民正確投放垃圾外,還需要可回收物、有害垃圾進行稱重,並以積分方式反饋給居民。同時整理好按標識存於可回收物暫存點。這個暫存 點,李媛等人有時也把它稱爲垃圾分類驛站。\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7月22日,記者看到,這個驛站有快遞紙盒、也有玻璃瓶、奶粉罐,危險物也有,是 一小堆廢電池。\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驛站辦公桌上有個記賬的登記表,“紙類1公斤,塑料0.5公斤,金屬0,織物0,泡沫 2公斤。”這是本子上記錄的A座某住戶7月13日放到驛站暫存的可回收物,這個住戶還沒有丟過有害垃圾。記者看到,在驛站,有害垃圾是指過期藥品、廢舊燈管和廢電池。\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李媛告訴記者,源方環保有個即將要上線的垃圾分類大數據平臺,不僅能幫助使用者 更精準地對垃圾進行分類,還可以對垃圾分類數據進行溯源。而且使用者每次分類還會獲得相應的積分,積分可兌換商品。李媛介紹,平臺上線後,登記表上的數據會上 傳到垃圾分類平臺,住戶也可獲得相應積分、根據積分兌換相應商品,商品大多爲日 用品,例如家用收納箱、洗手液、抽紙巾等。“之所以設置這個驛站和開發垃圾分類 大數據平臺,是幫助、激勵小區居民更好地做好垃圾分類。”\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3.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X0tSI4E4ccj47\" img_width=\"600\" img_height=\"450\" alt=\"垃圾桶減至4個後,長沙一小區每天減少垃圾100斤\" inline=\"0\"\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一句回懟:怕父母年齡大了扔垃圾摔倒,你們自己去丟嘛\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我父母年齡大了,他們在B座,B座也應該至少放兩個垃圾桶吧,一個放幹垃圾,一 個放溼垃圾。”這是7月22日上午,戴輝和李媛聽到的一個聲音。\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她們一致對這個聲音表示了反對:“B座到集中丟垃圾的點,最遠的距離也不過百把 米,最近的就二三十米。”\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建議在B座放置垃圾桶的,除了表示更方便外,還有說自己穿着睡衣到A座去丟垃圾, “不雅”;還有說如果雨雪天,他們的父母去丟垃圾摔倒了誰負責。\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這些反對的聲音,戴輝和李媛均表示不是B座添放垃圾桶的理由,“他們說父母年齡大了,丟垃圾不方便,那他們就自己去丟嘛,他們的父母又不是獨居的,即使有獨居的老人,確實不方便丟垃圾,我們有志願者可以上門。”\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X0tSOf7C626qQ\" img_width=\"450\" img_height=\"600\" alt=\"垃圾桶減至4個後,長沙一小區每天減少垃圾100斤\" inline=\"0\"\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一個變化:每天少了100公斤垃圾,垃圾回收率超過一半\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7月22日上午11時20左右,記者一一揭開航空母艦7月1日新放置的4個垃圾桶,看到裝廚餘垃圾的綠桶垃圾最多,裝了近三分之二;其次是藍色可回收物垃圾桶,有幾個快遞紙盒;裝其他垃圾的灰色桶和裝有害垃圾的橙色桶都還是空着。\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7月22日值班的物業公司的秦姐介紹,7月1日撤桶、垃圾分類前,每天來拉垃圾的三 輪車裝得滿滿的,她有注意到“輪胎都壓得扁扁的”;撤桶、垃圾分類後,每天有兩 個車子來拉,一個是聯合餐廚的車子,拉廚餘垃圾,一個是原先的三輪車,她注意到 三輪車的輪胎“沒那麼扁。”她估計,每天的垃圾至少少了100公斤左右。\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榮華社區書記戴輝告訴記者,垃圾分類後,航空母艦小區週一到週五產生的垃圾每天是在600斤左右,其中廚餘垃圾200斤左右;週六週日的垃圾是700斤左右。廚餘垃圾由聯合餐廚回收,其他可回收的塑料、紙類、玻璃瓶等,“垃圾回收率超過一半”。\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瀟湘晨報記者劉建勇\u003C\u002Fp\u003E"'.slice(6, -6), groupId: '6716694036893139469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