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甫嵩曾孙谧,著名学者、医学家、史学家,著《针灸甲乙经》,为中国第一部针灸学的专著,除此之外,他还编撰了《历代帝王世纪》、《高士传》、《逸士传》 、《列女传》、《元晏先生集》等书。安定皇甫氏于晋时尚有皇甫重、皇甫商兄弟,重为秦州刺史,商为左将军、河东太守,八王之乱中随司马乂,均被杀。

甘宁曾孙甘卓,曾参与平定陈敏、周馥、杜弢,官至镇南大将军,王敦之乱时一度起兵讨伐王敦,但因为人迟豫不决而延误时机,最终在王敦击败朝廷军队并执掌朝政后选择退回驻地襄阳。不久即被王敦秘密命人杀害。

夏侯渊一支在晋混得比较好。夏侯渊之孙夏侯庄官至淮南太守,是兖州刺史夏侯威之子,其兄夏侯骏亦官至并州刺史。妻子羊氏是晋景献皇后羊徽瑜的堂妹。其子夏侯湛官至散骑常侍,是晋代著名文学家,亦是著名美男子。女儿夏侯光姬为西晋琅邪王司马觐的王妃,生晋元帝司马睿。相比之下,夏侯惇一支则比较单薄。

黄权:权留蜀子崇,为尚书郎,随卫将军诸葛瞻拒邓艾。到涪县,瞻盘桓未进,崇屡劝瞻宜速行据险,无令敌得入平地。瞻犹与未纳,崇至于流涕。会艾长驱而前,瞻卻战至绵竹,崇帅厉军士,期於必死,临陈见杀。

荀彧之子荀顗为西晋开国元勋,荀氏一族在西晋均为名门。东晋荀氏代表为彧玄孙荀崧,累迁侍中、中护军。永嘉之乱后,监江北军事,遣兵入洛阳修复晋帝陵。崧子荀羡,娶寻阳公主,拜驸马都督。二十八岁,官拜徐兖二州刺史,成为东晋立国以来最年轻的州刺史,与其兄荀蕤并称“二玉”。女荀灌,著名女英雄。

赵云:云子统嗣,官至虎贲中郎,督行领军。次子广,牙门将,随姜维沓中,临陈战死。张飞:长子苞,早夭。次子绍嗣,官至侍中尚书仆射。苞子遵为尚书,随诸葛瞻於绵竹,与邓艾战,死。

王朗就是三国演义中被骂死的,他的孙辈作为西晋外戚都混得很不错,最有名的是王恺,以与石崇斗富闻名。朗玄孙雅,少知名,州中召任为主簿,举秀才,授郎中,出任永兴令,以干练能理事著称。多次升迁至尚书左右丞,历任廷尉、侍中、左卫将军、丹阳尹等。王雅喜欢接近下人,敬慎奉公,深得晋孝武帝司马曜的器重与宠幸。

贾充:曹魏名将贾逵之子。他的行为可以说是罄竹难书了。弑杀魏帝曹髦,并因此成为司马家族的心腹之臣,自然也是西晋的开国元勋。因为他的恶行,死后礼官议谥曰荒,但是好基友司马炎不采纳,改谥为武。其女贾南风是“八王之乱”的始作俑者之一,也算是导致五胡乱华的元凶之一。

曹植子曹志,入晋降为鄄城县公,后任乐平太守,迁散骑常侍兼国子博士,后转博士祭酒。及至晋武帝遣其弟司马攸回封地,曹志有感于司马攸与父亲的遭遇相似,上表劝谏,希望司马攸可以留朝辅政,司马炎大怒,将曹志免官。后复为散骑常侍。志遭母忧,居丧尽哀,因得疾病,喜怒失常,太康九年去世,谥曰定公。

关羽:权遣将逆击羽,斩羽及子平于临沮。子兴嗣。兴字安国,少有令问,丞相诸葛亮深器异之。弱冠为侍中、中监军,数岁卒。子统嗣,尚公主,官至虎贲中郎将。卒,无子,以兴庶子彝续封。蜀记曰:庞德子会,随锺、邓伐蜀,蜀破,尽灭关氏家。

诸葛亮:六年冬,魏征西将军邓艾伐蜀,自阴平由景谷道旁入。瞻督诸军至涪停住,前锋破,退还,住绵竹。艾遣书诱瞻曰:“若降者必表为琅邪王。”瞻怒,斩艾使。遂战,大败,临陈死,时年三十七。众皆离散,艾长驱至成都。瞻长子尚,与瞻俱没。

由于匈奴刘渊的缘故,刘备的孙子们在西晋末年“永嘉之乱”中基本团灭,只有刘备小儿子刘永的一个孙子刘玄窜的够快。一路逃回益州老家,投靠了建都成都的成汉政权,汉主李雄封他为安乐公,继承了伯伯刘禅的爵位,后来就在成都安顿下来了,封侯拜将,几十年后东晋灭成汉的时候,在成都俘虏了70多岁的成都防守刘玄。能在那个乱世活到70多岁也是不易。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