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志愿者心声】王国民:我们一路同行

为助力全县脱贫攻坚工作,引导广大青年建设家乡,服务家乡,回报家乡。团县委于2017年年底启动实施了招募全国突泉籍大学生脱贫攻坚志愿者计划,一年来广大志愿者用热情与汗水扎根基层、服务乡村、奉献青春,那么,今天就让我们来听一听杜尔基镇六合村脱贫攻坚志愿者王国民在基层的工作经历和成长感悟!

首先做一下简单的自我介绍,我叫王国民,毕业于内蒙古商贸职业学院,2017年参加团县委大学生脱贫攻坚志愿者活动从事扶贫工作。很高兴能在这里以一个志愿者的身份,来和大家分享一下志愿服务的感想。

偶然得知团县委在招志愿者服务,刚刚走出校门的自己,正想做点真正有意义的事情锻炼自己,服务社会,所以积极报名,争取成为脱贫攻坚志愿者中的一员。当时自己没有任何工作经历生怕面试时紧张出丑,但没想到在团县委报名面试过程中却是非常积极愉快的,在团县委又接触到很多兄弟姐妹,觉得自己像回到校园一样充满活力。平时不善交际的我,却和他们很快打成一片,这个团队充满活力激情,和他们在一起我感觉自己又“年轻”了。

我分配的工作地点是杜尔基镇六合村,六合村人口众多,贫困户当时192户,帮扶单位是杜尔基镇中心卫生院,由驻村第一书记、卫生院驻村干部以及和我一起的志愿者们共同组成了扶贫工作队。刚到的第一天就开始进行入户走访,分小组入户进行摸底,了解贫困户情况,掌握基本信息,讲解扶贫政策。入户对我来说是以一件比较兴奋的事情,可以锻炼自己语言表达能力,能接触到各式各样的人,见到各式各样的事,再加上自己带着精准扶贫的政策去入户,信心满满。然而,事情总没有想象的简单,走访时,很多农户不理解,给他们讲政策有时也会被无视,甚至被驱赶,百思不得其解,就这样一户一户过去了,心越走越凉,渐渐失去了信心,开始质疑自己,心情一下子跌落谷底,觉得明明是在给群众带来好处的扶贫政策,为什么他们不接受呢?回去后辗转反侧,终于有了一些头绪,大概是太急于求成,追求速度,每次入户只迫切于自己所想的问题,讲解书面的东西,百姓不能完全听懂,一次性说的太多也会让他们失去耐心进而产生质疑。

第二天,早起依旧去昨天走过的这些户,以为今天仍会不受待见,可是却发现有些人主动打招呼,这让我更加有底气,暗地里琢磨以后天天走这些户就不信混不熟,这次入户,我不是只着急讲自己的东西,而是先与他们谈谈心了解他们的困难,然后梳理好政策内容,开始进行沟通,用自己的话和百姓进行聊天,也学会了先调动农户的积极性,提起兴趣以后再慢慢讲述一共可以享受多少政策,有多少政策可以脱贫致富,加上后来国家政策不断的提供,大家才明白贫困户翻身的时候到了,我们做的是精准扶贫,确保扶贫政策落实到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人,在这个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自己帮助别人的时候有多开心,看见很多贫困户从眉头紧皱到渐渐舒展再到见到面热情相迎,我知道我的工作被大家认可,而我也成为大家的朋友。

扶贫工作过程中我们白天入户走访,晚上挑灯夜战,整理信息完善档案,每天最幸福的时候就是大家在一起吃晚饭的时候了,中午因为忙午餐总是很简单,晚餐的时候虽没有美食盛宴但是也算丰富,大家一起动手做饭,亲自动手,有时候农户热情的送来自家菜园的蔬菜,送来冰凉甘甜的地下水,让我们从小小的举动中收获无限温暖,每天准备晚饭的过程也让我们加深了同事之间的默契度和“战友情”。

志愿服务工作平凡而伟大,在基层工作的一年来,我每天过得都很充实,每天都倍加珍惜时间;同时我非常感谢团县委给我们青年人一个机会和平台,让我从基层工作中获得成长,让我身边多了很多照顾我,关心我的领导、同事,让我走向成熟,让我对未来生活充满期待与希望。

其实在我们这个脱贫攻坚志愿者团队中的每一位伙伴都在奉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积极投身脱贫志愿工作当中,做对群众有益,对自身有价值的事情,珍惜并享受志愿服务过程带来的快乐。只要付出,总会收获颇丰,脱贫攻坚战,有我们年轻的志愿者,与大家一路同行!

只要付出,总会收获颇丰,脱贫攻坚战,有我们年轻的志愿者,与大家一路同行!

——杜尔基镇脱贫攻坚志愿者王国民

你会喜欢

头条|国庆69周年,重温习近平谈“爱国”十段经典语录

【坚守】国庆坚守岗位 用爱心守护生命

【志愿者心声】王亚男:浅谈扶贫工作心得体会

本期编辑:李洋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