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朱老總根據蛟洋前委會精神在會上定了實行分兵遊擊的具體方案:一、四縱隊留在閩西,由毛主席暗中指導,配合地方赤衛隊進行武裝鬥爭,以抗擊來犯之敵。朱老總根據蛟洋前委會精神在會上定了實行分兵遊擊的具體方案:一、四縱隊留在閩西,由毛主席暗中指導,配合地方赤衛隊進行武裝鬥爭,以抗擊來犯之敵。

"\u003Cdiv\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u003Cstrong\u003E口述回憶者:\u003C\u002Fstrong\u003E傅柏翠\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u003Cstrong\u003E訪談記錄者:\u003C\u002Fstrong\u003E鄭遠鎮\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u003Cstrong\u003E訪談時間:\u003C\u002Fstrong\u003E1978年4-5月\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u003Cstrong\u003E訪談地點:\u003C\u002Fstrong\u003E福建省博物館\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u003Cstrong\u003E資料來源:\u003C\u002Fstrong\u003E摘錄自上杭縣委黨史辦公室《上杭黨史資料》第7輯,1987年\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1929年7月底)蛟洋中共閩西一大前後,隨着紅四軍影響的擴大,敵人開始大肆叫嚷:“三省會剿”。也在這一段時間裏,陳毅同志在前委接到中央要求毛主席和陳毅去上海的通知。陳毅來到蛟洋,繼閩西“一大”會議之後,接着召集紅四軍前委會。這次前委會是“七大”後的第一次會議,會議也是在文昌閣召開的。當時毛主席住在文昌閣,朱老總住在甲子凹傅丹初的房子。毛主席在會上提出不去上海,要堅持閩西地方工作。對於敵人的“三省會剿”,毛主席首先分析了國內外形勢,然後指出,國際間帝國主義互相爭奪,國內統治階級混亂一片,始終不能統一,軍閥混亂會不斷髮生。敵軍各自爲政,對我們必然是“剿”而不會,會而不“剿”,沒有任何可怕的,我們可以採取“牛蝙政策”不要硬,只要韌,堅持鬥爭,一定勝利。(傅柏翠在向編者解釋這項政策時說,“牛蝙”是當地叮在牛身上吸血的一種昆蟲,用手壓迫就硬,放鬆就軟縮。意即不要採取強硬政策——編者)隨後,前委會對紅四軍的軍事行動出決定:轉移目標,分散隊伍縮小目標,同敵人作長期鬥爭。並決定,紅四軍一部分可向閩中行動,轉移敵人目標,留下一部分在閩西幫助地方鬥爭,決定向閩中運動是因敵人從閩南、江西、廣東三路而來,只有閩中較好行動。這次前委會還決定,陳毅同志去中央後,由朱德同志代理書記,林彪和傅柏翠爲常委,有事可以三人商定。毛主席則轉移到鄉間養病,不出面,暗中指導地方工作。\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會後不久,陳毅同志離開閩西,取道漳州去上海中央了。毛主席則在會後由閩西特委派人帶路從蛟洋到蘇家坡,再由蘇家坡準備擔架,經吳公凹、石門送到上杭東二區的大洋壩去居住。\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爲了縮小目標,前委把四軍部隊分佈在連南、杭北、巖東一帶相機行動。但這時間很短,因爲“三省會剿”的風聲越來越緊,軍事形勢日加緊張。爲了對付“會剿”,朱老總在白砂、舊縣之間的早坑召開了一次前委擴大會,商決、部署了紅四軍的行動計劃。那時,毛主席、陳毅同志已分別去大洋壩、上海了,沒有參加這個會議。朱老總根據蛟洋前委會精神在會上定了實行分兵遊擊的具體方案:一、四縱隊留在閩西,由毛主席暗中指導,配合地方赤衛隊進行武裝鬥爭,以抗擊來犯之敵;二、三縱隊及軍部由朱老總率領經漳平、寧洋向閩中田、德化、水春方面打大遊擊,以轉移敵人目標,打亂敵人“會剿”部署。會後,留在閩西的第一、四二個縱隊,爲了縮小目標,向外一律只稱四縱隊,並將四縱隊歸一縱隊黨委指揮,使敵人認爲閩西只有“土共”、“赤衛隊”而已。\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早坑會議後,朱老總即率部離開閩西往閩中游擊,一、四縱隊則離開軍部在閩西活動。一、四縱隊在新坊集合林彪曾作了講話,他闡述了形勢,講了鼓勵二個縱隊官兵加強團結一類的話後,部隊進駐白砂。在白砂住了一、二天,一、四縱隊便又分兵活動。一縱隊由白砂向大洋壩往永定方向分散佈防,準備對付廣東之敵;四縱隊在連南、杭北及大、小池一線,一面開展工作,一面警戒汀州方面的來敵。\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四縱隊在白砂同一縱隊分兵後,即率領十支隊回到古田,幫助地方進行土改工作及向巖東的上、下車一帶開展工作,約一個星期左右。隨後,部隊從古田出發經白砂向舊縣遊擊,趕走了回竄到舊縣的民團殘部。然後,經才溪,南陽進至連城的新泉。命令十支隊駐紮新泉,在連南向地主豪紳籌措糧款及警戒北路之敵,縱隊司令部則移駐上杭北四區的塘下。\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8月底、9月初,上杭縣委要求四縱隊去攻打上杭縣城。當時,十支隊在新泉發動了羣衆,糧款也籌到一些,就準備撤回塘下待命。可是,王廷英帶十支隊輕敵冒進,在楊家坊與盧新銘部馬鴻興營敵匪作戰,我軍受了一些損失。爾後,從新泉撤退回塘下縱隊部所在地。\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在早坑決定分兵後,九月間,朱老總率領部隊進軍至閩中的大田。因大田一帶還沒有黨的基礎,土著軍閥尤賜福等反動勢力較大,政治工作展不開,羣衆未發動起來,加上語言不通,地理不熟,糧食軍用品等無法解決,部隊不能繼續前進。再則那時敵人的“三省會剿”還未有可能,仍在空雷無雨,遂由大田率部轉向閩西。在返途程中於漳平與國民黨四十九師張汝匡團發生遭遇戰,取得相當勝利。這時毛主席還在永定未回部隊,朱老總在上杭縣委和閩西特委的要求及建議下,決定以全軍力量攻打尚被軍閥盧新銘匪部盤踞,全縣豪紳地主聚集的上杭城,以消滅地方反動殘餘勢力,建立一縣或幾縣聯合的紅色政權。\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爲了縮小目標,前委把四軍部隊分佈在連南、杭北、巖東一帶相機行動。但這時間很短,因爲“三省會剿”的風聲越來越緊,軍事形勢日加緊張。爲了對付“會剿”,朱老總在白砂、舊縣之間的早坑召開了一次前委擴大會,商決、部署了紅四軍的行動計劃。那時,毛主席、陳毅同志已分別去大洋壩、上海了,沒有參加這個會議。朱老總根據蛟洋前委會精神在會上定了實行分兵遊擊的具體方案:一、四縱隊留在閩西,由毛主席暗中指導,配合地方赤衛隊進行武裝鬥爭,以抗擊來犯之敵;二、三縱隊及軍部由朱老總率領經漳平、寧洋向閩中田、德化、水春方面打大遊擊,以轉移敵人目標,打亂敵人“會剿”部署。會後,留在閩西的第一、四二個縱隊,爲了縮小目標,向外一律只稱四縱隊,並將四縱隊歸一縱隊黨委指揮,使敵人認爲閩西只有“土共”、“赤衛隊”而已。\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原載《上杭黨史資料》第7輯,1987年)\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slice(6, -6), groupId: '6716674928088711687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