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假期第三天

  不出所料

  仍然從人人人人高速人人人

  到了人人人人人人景區人人人人人

  人人人人人人人

  人人人人

  ……

  發張圖大家感受一下

  【趵突泉】

  據說趵突泉昨天共有

  19.55萬人遊玩

  這個數字

  是國慶首日的兩倍

  !!!!

  這人擠人的架勢

  估計是“景看人”吧

  ~~~~

  然而

  有人的朋友圈曬圖卻是這樣的

  — —

  這麼悠閒自在

  不禁感嘆

  纔是理想假期的打開方式哇

  — —

  10月1日,濟南華山湖溼地公園對外開放,華山峻秀挺拔,華山湖波光瀲灩,岸邊園林一步一景,景色美麗動人~

  “千佛山有山有無水

  趵突泉有水無山

  唯獨華山景區有山有水

  山水俱佳”

  山水相映、雲霧潤蒸的“鵲華煙雨”勝景再現,一幅新時代的“鵲華秋色圖”已經徐徐展開。

  據濟南城市建設集團透漏,華山生態溼地公園已取得階段性成果,園林景觀、市政道路、湖區挖掘等各方面工作如期完成節點目標,已達到舉辦馬拉松賽事的場地條件。

  不過,目前由於區域交通容量有限,建議市民遊客選擇公交或騎行等綠色出行方式,並儘量錯峯出行。

  不過,好消息是

  — —

  遊濟南華山湖有了免費環湖公交車啦

  10月1日,在濟南剛開放的華山湖景區, 濟南公交提供了免費的環湖線公交車,遊客坐車可以在六個景點上下車,環湖路長達12公里,對於我們步行遊湖者是非常方便!

  交通指南

  公交路線爲:乘坐BRT4、70路、89路、130路、526路(社區公交)等線路公交車在宋劉村站下車,沿新黃路向東步行約700米,到達園區西側入口(濼華路與光華大道交叉口);

  乘坐526路公交車(社區公交)在華山瓏城華陽郡站下車,步行約800米到達光華大道,沿光華大道多個入口可進入園區。

  懂歷史的小夥伴

  估計會知道華山在歷史上的位置

  而這一新晉地標

  其實已經“紅”了2000多年

  華不注山,簡稱華山,又叫金輿山。有人也稱它爲“滑山”或“滑不注”,以形容山勢的險峻難以攀登,但都爲誤傳。

  王雲在《水經》中稱:“濟水又東經華不注山。”酈道元注:“單椒秀澤,不連丘壑以自高。虎牙桀立,其山直上如筍。”《山東通志》中說:“華不注山在濟南府城東北十五里,不即(柎)字。”如《詩》:“棠棣之華”,芳無切,與“跗”通假,,指花萼。《詩》棠棣箋:陸機《詩疏》作“跗”。束皙《補之詩》:“白華絳趺”,作“趺”,均爲花之蒂的意思。

  相傳,唐朝大詩人李白登華不注山時,從大明湖乘舟而來,在華不注山之陽棄舟登山的。

  有“元四家”之稱的大畫家、書法家、“松雪道人”趙孟頫曾在濟南任同知濟南府路總管府事,爲官三年期間,他遍訪濟南名勝,並寫下謳歌濟南風物的優美詩章。他在距華山不遠處的北園有座別墅,在院內泉溪中洗硯,抬眼望華不注秀色,感受華山腳下的田園風景。元貞元年十二月,他回到自己的家鄉吳興,憑藉自己當年的記憶,爲父親的摯友、祖籍濟南但並未到過老家的著名畫家和鑑賞家周密所作《鵲華秋色》圖。

  位於華山南麓的華陽宮古建築羣,更是華山歷史文化的一塊瑰寶。現存建築爲清明時代所建,佔地約39畝,地上建築面積約3600平方米,集佛教、道教、儒學傳統文化於一體,殿宇衆多,神像各異,被古人稱爲“濟南巨觀”。

  說到這裏

  是否覺得這裏非常

  值得一逛呢?

  趁着現在沒有人山也沒有人海

  趕緊去打卡吧!

  來源:掌上濟南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