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江陵好人李昌喜:一生從善,溫暖流浪兒和孤老

今天的2018“荊州好人”展播,我們來認識江陵縣城一位老黨員,33年來,他始終細心贍養一位和自己沒有任何血緣關係的孤寡老人,併爲老人養老送終;如今,已經花甲的他本可以安享清福,卻又收養了一名流浪孤兒。這位普通的黨員,用那份超越骨肉的親情,帶給人們溫暖與感動。

在江陵縣的一個苗圃內,一位老人正在細心的修建樹枝,他就是李昌喜。2005年退休之後,他有感於江陵始終沒能發展壯大的林木產業,放棄了退休後的安逸生活,建立起了自己的苗圃基地。

雖然已經65歲了,李昌喜仍然每天早上六點起牀,在苗圃跟工人們一起忙活,一刻也不敢放鬆。臨近中午,因爲掛念着在武漢的孫子,李昌喜停下了手中的活,拿起了電話。

爺孫倆說說笑笑,談天說地,很難想象電話那頭的孩子,與李昌喜並沒有血緣關係。

一個偶然的機會,李昌喜遇到了一個被人欺負的流浪小孩,當他把小孩救出來後,小孩就緊緊拉着他的手,再也不肯鬆開了。

隨後,李昌喜夫妻倆便在民政部門辦理了收養手續,並給他取名爲李路。隨着時間的推移,小李路逐漸長大,也到了青春的叛逆期。14歲的時候,小李路一聲不吭離開學校,跑到了上海。

就這樣,不顧家人的反對,李昌喜坐上了去上海的火車。在派出所民警的幫助下,李昌喜在一個偏僻的位置,找到了餓得奄奄一息的李路。

李昌喜用自己的包容和善良,再次將李路帶回了家,並且爲他找了個師傅,學了門手藝。說起這段往事,李路內心對爺爺充滿着感激。

現在,李路在武漢的一家理髮店內工作,每個月有3000塊錢的工資。看到孩子如今可以自食其力了,李昌喜夫妻也覺得倍感欣慰。

其實,在李路到來之前,李昌喜的家裏就曾照顧過一個跟自己毫無血緣關係的老人。1976年,村民李年恕的老伴臨終時,將李年恕託付給了李昌喜。臨終拖孤情難卻,就這樣,善良樸實的李昌喜把李年恕老人接到了自己家裏,一過就是32年。

當時,李昌喜的家庭情況並不好。大女兒李紅豔出生便患上了腦癱,隨後一兒一女又接連出生,上有老下有小,一家人生活十分窘迫。但不管日子怎樣很艱辛,李昌喜夫婦倆始終無怨無悔贍養着老人,平時一日三餐,田想貴總是送到老人跟前,讓老人感受到了無微不至的照顧和溫暖。30多年的相處,李昌喜一家對老人的真情早已超越了血肉親情。

對李昌喜來說,於公,自己是一名共產黨員,應該做好模範作用;於私,母親的與人爲善的家訓,一直是李家堅定的信念。只要自己有能力,就應該幫助身邊的人。

如今,李昌喜的苗圃已經走上了正軌,還解決了十多個鄉親的就業問題,帶領他們走上了富裕路。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