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字數:999字

閱讀時間:3分鐘

文字:大菁菁

排版:楊小花

十七年前,電視劇《大宅門》紅遍大江南北。而今,郭寶昌導演將這部大戲搬上了舞臺,四十集電視劇變三小時舞臺劇,所有人都翹首以待看他會做怎樣的改編?資深話劇觀衆表示,一晚上三個小時下來,總體感覺是:瑕不掩瑜,十分好看。那麼,當我們看《大宅門》的時候,我們在看什麼呢?

如何在三個小時內濃縮一個大時代變遷、大家族興衰的故事呢?這似乎是許多宏大敘事的話劇需要解決的首要問題,而因爲同名電視劇在前,這部戲更不免被拿來比較。郭導初次導演舞臺劇,就碰上了如此棘手的問題,結果總還是有些不足夠,但他卻依舊用相當聰明的手法保證了最終呈現的水準。

截取段落是第一步,於是開場便想起那熟悉的京胡音樂,二奶奶帶着小白景琦摘匾,上來就是濃到化不開的情。童年白景琦和老年白景琦穿越時空進行對話,用他的成長和三段愛情連貫起時代、家族和人物。不得不說,這樣的剪接是痛苦的,看過電視劇的或許覺得不過癮,而沒看過電視劇的大概又覺得不足夠。幸好幾個段落都是精華中的精華,而郭導在幕場之間的“說書人”角色,更幫助大家回憶和連貫起更多的故事。

畢竟是站在舞臺上,只截取段落必然是不夠的。郭導讓一老一小兩個白景琦穿越時空相會,蒙太奇的處理手法其實是延伸在整部戲中的。這種打亂時空的影像處理手法用在舞臺上,着實解決了許多濃縮的問題,將不同時空有劇情關聯和情感關聯的情節相連,張開一張更大的故事網。特別是白景琦與楊九紅的恩怨情仇,老太太搶走了楊九紅的女兒,楊九紅就偷去了自己的外孫女,幾十年的冤冤相報跨越時空連接在一起,戲劇張力瞬間無限拓展,震撼人心。

《大宅門》是郭導根據自小聽見看見的事情寫來的,時代變遷下家族的興衰和人物的命運,你可以說這些都是過往雲煙不足道也。那我們緣何再看《大宅門》,那些感動又來自何處呢?只爲一個“情”字。看的是二奶奶的大義,白景琦的氣節,白穎宇的悔過,楊九紅的剛烈,所有這些都是濃到化不開的情。白家老號的祕方,白家老號的匾額,是文化的傳承是家族的氣節,是不可棄不可忘的大義和真情。

誰人不愛白景琦,誰人不看《大宅門》

部分觀衆影評

2018年萬科城市話劇季

話劇《大宅門》

演出團體:中國國家話劇院

主演:吳樾、常玉紅、娜仁花、張喜前、劉牧梅、陳瑩、王一琦、李任、王楠等

演出地點:歌劇廳

票價:880/680/480/280/180/80(售罄)

優惠:藝術會員卡9.5折,藝術貴賓卡8.5折,七週年卡7折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