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各位窩在家裏的日子裏

可能心懷憂愁、不安、焦慮

今天爲大家推薦12首民樂名曲

它們充滿意境、富有氣韻~

收起你蠢蠢欲動的出門心

一起感受民樂之美吧~

【中阮】

《一意孤行》

《一意孤行》專輯音樂意境可概括爲:不羈,散淡,隨性,自然。作曲家劉星的第二張專輯,一直爲衆多音樂愛好者所追捧,近二十多年來穩居雨果唱片銷售榜單。

《天高雲淡》

原曲《天高雲淡》,收錄在著名琵琶演奏家趙聰的專輯《琵琶新語》中。由趙聰、馮滿天和張輝作曲。此後馮滿天將《天高雲淡》進行多重改編與不同的演繹形式,讓這首原本旋律優美的樂曲又重新煥發生機,散發着傳統與現代融合的魅力。

《二泉映月》

《二泉映月》是我國民間音樂家華彥鈞(阿炳)的二胡名曲,已經流傳了幾十年了。這首作品展示了獨特的民間演奏技巧與風格,以及無與倫比的深邃意境,顯示了中國二胡藝術的獨特魅力,是我國民族音樂的瑰寶。當這首曲子被我國著名民族樂器演奏家馮滿天改編並用阮來演奏後,給人帶來了不一樣的感覺,少了一些苦澀,多了一些平靜,更像是一種回憶。

《信天游》

《信天游》是流傳在中國西北廣大地區的一種漢族民歌形式,它的節奏自由,旋律恢宏而又深藏着悲壯、清峻剛毅而又飽含着深情,這同溝川遍佈的陝北地貌有很直接的關係。樂曲中用“羊肚子手巾三道道藍”爲主要素材,以中阮和嗩吶做爲主奏樂器,並帶有說、唱、奏三位一體,豐富了民族器樂的表現形式,用器樂與詩歌呈現出了鐫刻在西北黃土高原上的傳世鉅著,用歌聲唱出了陝北人民對土地與生命的讚歌!

【古箏】

《漁舟唱晚》

《漁舟唱晚》是傳統的古箏獨奏名曲。整首樂曲極富詩情畫意,旋律流暢,先慢後快,先松後緊,情緒層層迭進,生動描繪出了夕陽西照下的湖光山色及漁舟競歸、漁人唱和的怡人境界。該曲不僅爲箏曲的代表曲目之一,亦被移植成爲小提琴、鋼琴、長笛等西洋樂器的獨奏。

《出水蓮》

《出水蓮》爲廣東潮州客家箏曲。該曲以悠揚清麗的旋律和“重六調”的特殊韻味,曲趣清純剔透,寄託了人們對蓮花“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的高尚情操的讚美。

《高山流水》

《高山流水》爲我國十大古曲之一,浙江箏派的代表作。全曲以清彈爲主,由高山和流水兩個部分組成:前半部運用了相隔兩個八度的帶按滑的“大撮”,渾厚而優美的音色,描繪了高山之雄偉蒼勁;樂曲的後半部分則使用了刮奏手法,細膩地刻劃了流水的不同形態,直至匯流成河的壯麗景象。《高山流水》是一首繪景寫意的作品,旋律悠揚流暢,風格淡雅清新,音韻古樸典雅,意境深遠綿長。

《林沖夜奔》

陸修棠、王異之於1962年根據崑曲《寶劍記·夜奔》一折爲題材,以曲牌《新水令》的旋律爲素材加以改編髮展而成,表現《水滸傳》中豹子頭林沖在遭受官府迫害之後於風雪之夜投奔梁山的故事,樂曲猶如琵琶傳統曲目中的“武曲”,氣勢壯烈,情緒激昂,爲箏曲創作曲目中不可多得的佳作。

【古琴】

《瀟湘水雲》

古琴十大名曲之一。曲譜最早見於明代《神奇祕譜》(1425),古琴浙派創始人南宋郭楚望作,作者是南宋著名古琴演奏家、作曲家、教育家。樂曲通過古琴特有的吟、揉等手法,時而奔放渾厚,借雲水掩映,煙波浩瀚的景象描寫,抒發對山河殘缺,時勢飄零的感慨和蕩氣迴腸的愛國熱情。這首情景交融,寓意深刻的古曲被歷代琴家們所推崇。

《漁樵問答》

此曲在歷代傳譜中,有三十多種版本,有的還附歌詞。樂曲表現漁樵在青山綠水中間自得其樂的情趣。《漁樵問答》是一首流傳了幾百年的名曲,現在的譜本有多種。由於音樂形象準確、生動,因此近幾百年來在琴家中廣爲流傳。

《平沙落雁》

古琴十大名曲之一。明朝此曲稱《雁落平沙》。曲調悠揚流暢,通過時隱時現的雁鳴,描寫雁羣降落前在空際盤旋顧盼的情景。全曲委婉流暢,雋永清新。

《陽關三疊》

根據唐代詩人王維《送元二使安西》詩譜寫的一首琴歌。王維這首詩在唐代就曾以歌曲形式廣爲流傳,並收入《伊州大麴》作爲第三段。後來被譜入琴曲,以琴歌的形式流傳至今。這首琴歌的音調純樸而富於激情,特別是後段“遄行,遄行”等處的八度大跳,和“歷苦辛”等處的連續反覆呈述,情意真切,激動而沉鬱,充分表達出作者對即將遠行的友人那種無限關懷、留戀的誠摯情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