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003Cdiv\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导读:\u003C\u002Fstrong\u003E梳子,是现代社会生活中一件非常普通的日用品,基本上每家每户都会用到。但是如果时光倒流,回到距今5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一件梳子绝对可以焕发出不一样的光芒。在浙江海盐县博物馆,就收藏着一枚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时期的“象牙玉梳”,关于这件精美的玉梳子的故事,还要从20年前的一次考古发掘说起……\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b5db1501461c46c8a98f4141abc9d021\" img_width=\"605\" img_height=\"402\" alt=\"浙江5000年古墓,暴雨冲出一把“梳子”,考古专家兴奋的抱着睡觉\"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u003E1999年春天,海盐县横港乡桃园村正在进行一场大规模的农田平整工程,在施工的过程中,有农民挖出了一些玉器、石器、陶器。消息传开之后,四邻八乡的很多人赶来挖宝,甚至出现了哄抢的情况。\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海盐县文物部门得知消息后,立刻联合公安部门赶到现场驱散了哄抢的群众,并将文物出土地保护起来。随后海盐县上报上级文物部门,请求对文物出土地进行大规模的勘探和发掘。1999年夏天,浙江省考古队联合海盐县文物部门,一起对桃园村周家浜遗址进行正式发掘。\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据当年参与发掘工作的海盐县博物馆馆长介绍说,发掘工作前期进展非常顺利,经过勘探,考古专家判断这是一处良渚文化时期的墓葬遗址,但墓葬的等级并不高,因此断定只是一个小部落的聚居地,历史价值和文物价值应该不高。\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3.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8faf33609f2946bf99441a617bc231ed\" img_width=\"607\" img_height=\"407\" alt=\"浙江5000年古墓,暴雨冲出一把“梳子”,考古专家兴奋的抱着睡觉\"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u003E即便如此,考古队仍然按照流程对遗址进行发掘清理。七月份的一天,正当考古队清理编号30的墓葬时,天上突然下起瓢泼大雨,没有办法,考古人员只能暂时停止工作到工棚躲雨。大雨整整下了一天,直到第二天早晨才停止。\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博物馆馆长回忆说,当时雨停了后,考古队立刻回到发掘现场,继续清理30号墓地。在墓坑中,考古队员先清理出了墓主人的骨架,就在准备清理淤泥中的头颅时,却意外的发现在泥土中,有一件白色的玉器被大雨冲了出来。\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经过仔细清理,一件造型精美,保存完整的玉梳呈现在众人面前。这件梳子通高10.5厘米,玉背顶宽6.4厘米,象牙梳上宽4.7厘米,厚0.6厘米。上半部是鸡骨白色的玉石雕刻而成,具有典型的良渚文化神徽羽冠的特点,下面齿部由象牙雕刻而成,利用榫卯结构与上部连接在一起。\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318593abbfa94b108be5b804a3a9b1e4\" img_width=\"704\" img_height=\"490\" alt=\"浙江5000年古墓,暴雨冲出一把“梳子”,考古专家兴奋的抱着睡觉\"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u003E这件玉梳发现之后,现场的考古专家、文物专家都表现的非常兴奋,每一个人都爱不释手,甚至有专家表示,如果条件允许都想抱着它睡觉了。到底这枚普通的玉梳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会让见惯了奇珍异宝的专家这么兴奋呢?\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海盐博物馆馆长介绍说,虽然良渚文化早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就被发现,但真正大规模的考古发掘是在建国之后,特别是七八十年代。当时在上海、浙江、江苏等良渚文化的中心区域,考古队发掘了很多大型的墓葬和遗址。在这些墓葬和遗址中,都曾经出土过一种造型奇特的玉器,因为这种玉器外表像一个冠状,因此考古学界称之为“玉冠形器”。但是对于这种玉器的用途,数十年来一直是考古界争论不休的谜团。\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717a1450ec434180a11fdec4a90f830d\" img_width=\"528\" img_height=\"325\" alt=\"浙江5000年古墓,暴雨冲出一把“梳子”,考古专家兴奋的抱着睡觉\"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u003E直到周家浜遗址中出土的这件玉背象牙梳面世,世人才恍然大悟,原来玉冠状器是古人梳子的一部门,只不过由于年代久远,下面齿部因腐蚀亦或丢失不见了踪影。\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众多专家之所以如此兴奋,就是因为海盐县周家浜遗址出土的这件玉背象牙梳,是全国唯一一件良渚文化时期的完整玉背象牙梳。并且正是它的出现,明确解决了关于良渚文化“玉冠形器”数十年的争论,明确了它的用途与定名问题。\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参考文献:《良渚文化周家浜考古发掘报告》\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slice(6, -6), groupId: '6713820621278544391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