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003Cdiv\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導讀:\u003C\u002Fstrong\u003E梳子,是現代社會生活中一件非常普通的日用品,基本上每家每戶都會用到。但是如果時光倒流,回到距今5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時代,一件梳子絕對可以煥發出不一樣的光芒。在浙江海鹽縣博物館,就收藏着一枚新石器時代良渚文化時期的“象牙玉梳”,關於這件精美的玉梳子的故事,還要從20年前的一次考古發掘說起……\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b5db1501461c46c8a98f4141abc9d021\" img_width=\"605\" img_height=\"402\" alt=\"浙江5000年古墓,暴雨衝出一把“梳子”,考古專家興奮的抱着睡覺\"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u003E1999年春天,海鹽縣橫港鄉桃園村正在進行一場大規模的農田平整工程,在施工的過程中,有農民挖出了一些玉器、石器、陶器。消息傳開之後,四鄰八鄉的很多人趕來挖寶,甚至出現了哄搶的情況。\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海鹽縣文物部門得知消息後,立刻聯合公安部門趕到現場驅散了哄搶的羣衆,並將文物出土地保護起來。隨後海鹽縣上報上級文物部門,請求對文物出土地進行大規模的勘探和發掘。1999年夏天,浙江省考古隊聯合海鹽縣文物部門,一起對桃園村周家浜遺址進行正式發掘。\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據當年參與發掘工作的海鹽縣博物館館長介紹說,發掘工作前期進展非常順利,經過勘探,考古專家判斷這是一處良渚文化時期的墓葬遺址,但墓葬的等級並不高,因此斷定只是一個小部落的聚居地,歷史價值和文物價值應該不高。\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3.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8faf33609f2946bf99441a617bc231ed\" img_width=\"607\" img_height=\"407\" alt=\"浙江5000年古墓,暴雨衝出一把“梳子”,考古專家興奮的抱着睡覺\"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u003E即便如此,考古隊仍然按照流程對遺址進行發掘清理。七月份的一天,正當考古隊清理編號30的墓葬時,天上突然下起瓢潑大雨,沒有辦法,考古人員只能暫時停止工作到工棚躲雨。大雨整整下了一天,直到第二天早晨才停止。\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博物館館長回憶說,當時雨停了後,考古隊立刻回到發掘現場,繼續清理30號墓地。在墓坑中,考古隊員先清理出了墓主人的骨架,就在準備清理淤泥中的頭顱時,卻意外的發現在泥土中,有一件白色的玉器被大雨衝了出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經過仔細清理,一件造型精美,保存完整的玉梳呈現在衆人面前。這件梳子通高10.5釐米,玉背頂寬6.4釐米,象牙梳上寬4.7釐米,厚0.6釐米。上半部是雞骨白色的玉石雕刻而成,具有典型的良渚文化神徽羽冠的特點,下面齒部由象牙雕刻而成,利用榫卯結構與上部連接在一起。\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318593abbfa94b108be5b804a3a9b1e4\" img_width=\"704\" img_height=\"490\" alt=\"浙江5000年古墓,暴雨衝出一把“梳子”,考古專家興奮的抱着睡覺\"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u003E這件玉梳髮現之後,現場的考古專家、文物專家都表現的非常興奮,每一個人都愛不釋手,甚至有專家表示,如果條件允許都想抱着它睡覺了。到底這枚普通的玉梳有什麼特別的地方,會讓見慣了奇珍異寶的專家這麼興奮呢?\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海鹽博物館館長介紹說,雖然良渚文化早在上世紀三十年代就被發現,但真正大規模的考古發掘是在建國之後,特別是七八十年代。當時在上海、浙江、江蘇等良渚文化的中心區域,考古隊發掘了很多大型的墓葬和遺址。在這些墓葬和遺址中,都曾經出土過一種造型奇特的玉器,因爲這種玉器外表像一個冠狀,因此考古學界稱之爲“玉冠形器”。但是對於這種玉器的用途,數十年來一直是考古界爭論不休的謎團。\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717a1450ec434180a11fdec4a90f830d\" img_width=\"528\" img_height=\"325\" alt=\"浙江5000年古墓,暴雨衝出一把“梳子”,考古專家興奮的抱着睡覺\"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u003E直到周家浜遺址中出土的這件玉背象牙梳面世,世人才恍然大悟,原來玉冠狀器是古人梳子的一部門,只不過由於年代久遠,下面齒部因腐蝕亦或丟失不見了蹤影。\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衆多專家之所以如此興奮,就是因爲海鹽縣周家浜遺址出土的這件玉背象牙梳,是全國唯一一件良渚文化時期的完整玉背象牙梳。並且正是它的出現,明確解決了關於良渚文化“玉冠形器”數十年的爭論,明確了它的用途與定名問題。\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參考文獻:《良渚文化周家浜考古發掘報告》\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slice(6, -6), groupId: '6713820621278544391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