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王洪文此時的心情可想而知,兩個月前才飛長沙向毛澤東告周恩來、鄧小平的狀,被毛澤東好一頓批評,不僅自討了個沒趣,還給主席留下了“上海幫”的壞印象。\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周恩來抱病赴長沙面見毛澤東,完成最後使命。

"\u003Cdiv\u003E\u003Cp\u003E來源:人民網-文史頻道\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d81e443c4c2648b98b4d19f31b41a520\" img_width=\"379\" img_height=\"300\" alt=\"周恩來抱病赴長沙面見毛澤東 完成最後使命\"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周恩來和毛澤東的最後合影\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u003E本文摘自《跨出中南海》,顧保孜著,中國婦女出版社出版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1974年國慶招待會,定於9月30日晚在人民大會堂宴會廳舉行。可是,這次招待會究竟由誰來主持?一時成了國內外人士關注的中心\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1974年的國慶節來到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這年恰逢共和國誕生二十五週年,在共和國的歷史上逢十要大慶,逢五要小慶,這以是不成文的規定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共和國的開國總理周恩來,自從一九四九年建國以來,每年一度的國慶招待會,幾乎都是由他主持的,這也已經成爲慣例。\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這一年的國慶招待會,定於9月30日晚上,在人民大會堂宴會廳舉行。可是,這次招待會究竟由誰來主持?是住院的周恩來,還是由其他什麼人來代理呢?一時成了國內外人士關注的中心。\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然而,這次國慶招待卻是“文化大革命”以來最隆重的一次。將要出席這次招待會的,不僅有黨和國家領導人,有各條戰線的代表,有各方面人士,有世界各地的來賓,更爲引人注目的是,將有相當一大批被“打倒”的老幹部重新露面。\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身患重病,剛做完第二次手術不久的周恩來,像以往一樣提前來到了人民大會堂北京廳。此刻,病痛的折磨,他顯得更加\u003Cspan\u003E削瘦\u003C\u002Fspan\u003E,面容蒼白而憔悴。但他走進這熟悉而莊重的場地,便掩蓋不住內心的激動,剛在沙發上坐下,便急切地告訴身邊的國務院管理局高副局長:“請你找傅崇碧同志、肖華同志、劉志堅同志,齊燕銘同志來這裏,我要見一見他們。”\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不大\u003Cspan\u003E工夫\u003C\u002Fspan\u003E,肖華,劉志堅,傅崇碧先後來到北京廳。不管他們哪一位進來 ,周恩來都強支着身子站起來,主動地迎上去與他們緊緊握手,用炯炯有神的目光從頭到腳地打量着,飽含深情而又內疚地說:“你們受苦了,我沒有保護好你們!”\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總理這一席動情的話讓幾位飽受冤屈的老將軍泣不成聲,緊握總理的手,一句話也說不出來。不等和總理敘敘舊,甚至連關心總理病情的話都沒有來得及說,工作人員快步進來通知周恩來:招待會開始了。這時,宴會廳裏響起了悅耳的樂聲。\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周恩來站立起身,在鄧小平等戰友的陪同下,步入宴會廳。\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周總理來了”大家翹首以待,終於看見了敬愛周總理的身影,頓時全場響起暴風雨般的掌聲。坐在前排的中外賓客,爭先湧向周恩來身旁,激動地和他握手,向他問好……幾個月了,一直沒見總理在公開場合露面,大家都十分惦記。今天,終於看見了盼望已久的總理,怎能不激動呢?許多人還以爲總理身體康復了,欣喜之情油然而生。\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有些人一下忘記了是在莊嚴的宴會廳,在舉行國宴,他們竟然登上椅子,流着眼淚呼喊着:“周總理!周總理!”連一向講究禮節的外交使團,也不顧外交場合的秩序,踮起腳尖,伸長脖子,有的離得遠的,也乾脆站在椅子上,以一睹周恩來的儀表和風采。\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在周總理的一再示意下,宴會廳才漸漸地平靜下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面對這麼多熱情激動的朋友、戰友、部下,周恩來也受了感染,\u003Cspan\u003E他微笑\u003C\u002Fspan\u003E着,謙遜地向大家招手,依然像以往那樣,從容不迫,落落大方。\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樂隊奏過國歌之後,周恩來在熱烈的掌聲中致祝酒詞。\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他那清晰、洪亮的聲音,傳向大廳的各個角落,人們用殷切的目光凝望着,每個熟悉這聲音的來賓再次感受了周總理那特有的講話魅力。一陣又一陣的熱烈掌聲將周總理的講話打斷。\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周恩來不到十分鐘的祝酒詞,居然被不時爆發的熱烈掌聲打斷了十餘次之多。\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可是在周恩來充滿感情和激情講話時,臺後那些跟隨周恩來左右的醫護、祕書和警衛人員心裏像着了火般地着急,因爲他們太清楚周恩來的病情了,過分的激動和勞累,對他的身體都是十分危險的。\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對周恩來出席主持這次招待會,醫護人員本來就不贊成。可是,他們的意見向周恩來一吐露,周恩來斷然地拒絕了。他堅決地說:“我要出席這次招待會。”\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其實周恩來心裏明白,這與其說是招待會,倒不如說是一次向國際朋友、戰友、部下和身邊工作人員的告別會。\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醫療組只好採取應急措施,幾經商量,擬出了幾種方案:第一種方案,周恩來出席招待會,只是露露面,同大家言歡一下,但不講話;第二種方案,必須講話時,他只講前面幾句話,後面的話由別人代念講話稿子;第三種方案,不論是講幾句或由別人代講,都要提前退席。\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方案定了,他們向周恩來作了彙報。\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我感謝你們的好心關懷。”周恩來點點頭表示同意。\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可是,周恩來一到宴會廳就“變卦”了,並沒有“服從”醫療組的事先方案,他不僅出席了招待會,而且講了話,並且是從頭講起,一直到講完最後一句話。\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他激動的嗓音有點發顫:“我們向全世界人民和各國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謝,感謝你們給予我們的支持。……”最後他舉杯提議:“請大家爲中國各族人民大團結,爲世界各國人民大團結乾杯!”\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周恩來的祝辭將招待會熱烈氣氛推向了高潮。\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周恩來抱病赴長沙面見毛澤東,完成最後使命;王洪文心懷鬼胎,不敢同乘一架飛機\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進入1974年12月,天氣驟然變冷,凜冽刺骨的寒風夾裹着沙土在北京的上空飛舞、呼嘯。周恩來從初夏住進305醫院直到隆冬,已度過有近半年的時光,連着動了兩次大手術。癌症雖然得到暫時的控制,但是手術後的身體十分虛弱。\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躺在病牀上的周恩來,精神上卻一刻也不能輕鬆。四屆人大召開在即,江青一夥把這次會議作爲他們獨攬大權和安插黨羽的天賜良機。在政治舞臺上奮鬥了一生的周恩來比任何人都明瞭,在風雲變幻的政治決鬥場上一有疏忽,往往就帶來不可設想的後果。如果黨和國家的權力被江青一夥篡奪,那麼中國將會面臨一個什麼樣的命運?周恩來緊蹙的眉頭皺得更緊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長期以來,周恩來對毛澤東保持了真誠的尊重,但卻從不阿諛他。他靠非凡的才能和無私使毛澤東信任。但是“文化大革命”以來,特別是林彪自取滅亡之後;毛澤東病體難支,深居簡出,加之身邊人的錯綜複雜,江青等人打小報告、進讒言,使他時信時疑,對以周恩來爲首的“老人”和以江青爲首的“新人”交替“打板子”又交替“撫慰”。然而,在決定國家權力的四屆人大前夕,應該讓毛澤東的板子打在江青身上,只有如此,才能使無數生命換來的共和國大權不落入野心家手中。\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和毛澤東共事了半個世紀的周恩來,十分清楚偉大領袖的個性,他是個偉大的戰略家、思想家,但並不是一個能與任何人都能長期友好共處的合作者。在他面前講話要講透、講準、講得適合時宜,才能得到理解和支持。任何人不能強加給他什麼,只能順着他的思想去發揮,去變通。但是,現在事關黨和國家前途命運的關鍵時刻,刻不容緩。毛澤東又住長沙,必須面陳直諫。葉劍英等老帥們親自安排護送周恩來飛往長沙的事宜。最後定在12月23日,周恩來在醫生的護送下乘專機直飛長沙,和在那裏養病的毛澤東商討第四屆人大組閣的人選問題。\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上午,周恩來一行人到了西郊機場,準備乘專機,可是王洪文遲遲不到。原來周恩來考慮此行是商討四屆人大的事情,不給江青他們留下“私人會談”的話把子,再說王洪文也是黨的副主席,許多工作是由他臨時主持的,和他一同去主席那裏彙報工作比較合適。臨行前已經和王洪文說好了,讓他同乘一架專機去長沙。\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等了許久,還不見王洪文的影子,隨行的負責人就提議總理先走,因爲總理到機場前還在尿血,這種身體情況進行空中飛行是十分危險的,醫護人員幾乎是提着一顆心才同意總理冒這個風險,如果不是此次行動關係重大,他們說什麼也不會讓總理離開醫院病牀的,所以大家都不希望節外生枝。\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周恩來卻很有耐心,又一次叫工作人員和王洪文聯繫,“想辦法叫他一同走,能少飛一次專機就少飛一次,爲國家節省開支”。\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王洪文回答說:“讓總理先去,我隨後就到。”\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周恩來微微一笑,不再說什麼,便胸有成竹地登上了專機。他對毛澤東親自選定的這位接班人的用意十分清楚。\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王洪文此時的心情可想而知,兩個月前才飛長沙向毛澤東告周恩來、鄧小平的狀,被毛澤東好一頓批評,不僅自討了個沒趣,還給主席留下了“上海幫”的壞印象。這次又去不能不說心有餘悸。\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他不願意和總理同乘一架飛機去長沙,一是爲了爭取時間和江青、張春橋、姚文元商量對策,因爲他知道總理一旦出馬,他一個嘴上沒毛的年輕人無論如何是壓不住陣腳的,自知分量不夠。二是爲了避免和總理同機的難堪場面。\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王洪文想想也感到沮喪,他們4個人裏,能和主席說上話的只有他一個人,而且他的這個地位也岌岌可危,記得那次,他還沒有說上幾句,毛澤東就一錘定了音:“總理還是總理嘛!”他頓時從毛澤東冷漠的眼神裏,看到他的暗淡前景。可是這次……江青在背後推着,張春橋、姚文元在旁邊捧着,他不得不硬着頭皮又一次到長沙見毛澤東。\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總理到了長沙,也住進了毛澤東住的賓館大院裏,只相隔一幢樓。總理在他的房間裏稍稍地休息了一下,就去見毛澤東。\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周恩來的到來,毛澤東表面上好象平平淡淡,和在中南海見面一樣隨意。但是他心裏有數,周恩來將自己安危置之度外,抱病登門,此行意義決非一般。\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兩位老人談得很多也談得很投機,他們或許意識到,這次會面將是有生之年最後的見面,毛澤東對周恩來的人事安排給予了充分的肯定和支持,當週恩來從毛澤東的書房裏出來,不由地輕輕舒了口氣。\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夜幕降臨,王洪文還沒有到長沙。這時在長沙的中央辦公廳領導也着急了,不停地往北京打電話催王洪文起程。一直到半夜,王洪文的專機才姍姍出現在長沙的夜空。\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一到長沙,王洪文就知道了毛澤東的態度。爲了保住自己的政治前途,他不得不違心地在主席面前檢討自己水平低,能力差,年輕幼稚……雖然臨行前和江青他們商量了好幾種對策,但是王洪文說什麼也不敢輕舉妄動,更不敢在主席面前爲江青說好話。\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12月26日是毛澤東的生日。傍晚,周恩來到自己的住所,特意叫廚師準備一桌生日宴席,將醫護人員和身邊的工作人員叫到一起喫飯,爲毛澤東祝壽。\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28日,周恩來完成了重大使命,飛回北京。\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7天之後,即1975年1月5日,鄧小平被任命爲中央軍委副主席兼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長。又相隔5天,鄧小平被任命爲中共中央副主席,政治局常委。接着在四屆人大上,周恩來仍被任命爲國務院總理,鄧小平爲國務院第一副總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中國的政局出現了令人振奮的景象。\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躺在病牀的周恩來了卻了他最後的心願,爲中國革命完成了一項非凡的使命。\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slice(6, -6), groupId: '6717019201787134468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