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公道伯”王金平参选求公道?

从政治“素人”柯文哲连续两届力克蓝绿两大党雄据岛内第一诸侯,到国民党内被边缘化近二十年的韩国瑜一举攻克民进党大本营高雄,集中显示台湾持续三十年的社会分裂、政党恶斗已难以为继,又一次政治大转型、大重组加速进行。

这一切无疑将全息性地反映并体现于日益接近的2020大选。

目前,由于民进党由蔡英文竞选连任的态势基本明了,国民党最终将由谁出战就成为牵动整个选情及未来各种因素流动组合的关键与触媒。此前,舆论媒体一直聚焦于吴、朱民调谁领先、党内初选应采何种方式、是否征召韩国瑜出战、是否将是柯韩对决,而对王金平密集的铺陈动作视若无睹。

直到3月7日王金平大动作宣布正式投入大选,人们才真正予以正视与关注。其实,深入考察三十年来台湾社会深层脉动与王本人历次参选的过程,就会知道他这次强烈求战具有极为深厚复杂的意涵,甚或可能对整个大选以及选后政治生态的分化组合产生深远影响。

王金平要出头其来有自 屡参选积淀着复杂意涵

一、2005年王马党主席之争

众所周知,此前李登辉掌控国民党长达十二年;2000年连战大选落败后,连李决裂,李率少数追随者另立台联党,连接任党主席。2004年大选连再次失利,下半年开始考虑交卸主席职位。当时,台北市长马英九的明星效应声势日隆,被普遍视为不二人选。王金平起初表示,如果连战不再续任,他个人支持马接任,但前提是马要带领国民党继续走本土化的正确路线,促进岛内族群和谐,以及持续进行各项改革,王自己则一切“顺因缘”。其后,王参选意愿日渐强烈并最终投入竞选。他认为,落实本土化是党的必然趋势,但“本土”的意涵应是一心追求台湾的利益,而本土化就是“基层化”;国民党未来要走向南北平衡,也应落实本土化。王自认在整合泛蓝的能力上较马略胜一筹,他当主席还可以了解大选时南部失败的原因,将南部失掉的选票赢回来;南部乡亲也期待土生土长的子弟担任党主席,他当选可以鼓舞南部士气,成为2008大选胜选的基础。这里,王虽未明言马因其外省身份而不够“本土”,也表示本土化绝不能有族群观念,但“本土化就是基层化”的特别用语还是具有明显的指向性与区隔性,凸显自己由草根基层一步步上来的“本土”正当性。他还表示,要整合人脉资源消除党员结构(指以外省籍深蓝为主的黄复兴党部等)对其不利的状况;虽然现在没办法争取到他们支持,但会设法让他们了解为什么国民党需要他这样的人来当主席。这也是寓示虽已经过李、连担任党主席,但国民党尚未“从里到外、从上到下”实现本土化。

马方面,虽然声势及民调居于明显优势,但还是出重手对王施以猛烈攻击。

其一,强烈质疑王走“李登辉路线”。

对此,王反复表示自己走的是蒋经国的本土化改革路线,并当面向李焕、郝柏村等大佬予以澄清:他主张中国国民党党名不可改、“中华民国”国号不可改、“宪法”不可废,永远反“台独”,与李的“正名制宪”完全不同。王也极力向黄复兴党部等外省族群争取支持;蒋孝严、洪秀柱、周锡伟、韩国瑜等与王一起参加“荣民”活动,认为王走的就是蒋经国路线,个人特质、经历、整合能力都足以带领国民党,但因选举受到抹黑中伤,拜托荣民荣眷理性思考,还王以公道。

其二,马阵营标举清新改革、与黑金划清界限,影射王为黑金代表,宣称党主席一定要有良好的社会形象,不能提名有黑金背景的人。

马阵营还不时抛出王贿选、请客送礼、人头党员等丑闻,要求中央选监小组彻查。王则亲自致电抗议马阵营影射、人身攻击与不实指责,要求道歉否则诉诸法律。王称,受马阵营攻击影响,一些公职人员抱怨最近都变成了“派系”和“黑金”人物。其间有忧心分裂者请连战出面居间协调,也不奏效。双方撕破脸公开互骂,沸沸扬扬,马王由此结下梁子,马王情结于焉形成。

选举结果,王金平不仅大败亏输,还强化了在国民党内“非我族类”、派系黑金代表的显着标签。马就任后,一度展现斩断黑金、党产归零、切割地方派系等宏大抱负,意图根本翻转政党形象,但在党内各方掣肘下寸步难行不了了之,并成为马后来执政八年党内纷扰及国民党再度下野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2008大选党内初选之争

党主席之争余波荡漾,“总统”初选悄然临近。情势显示马英九出战定于一尊,但王金平表示“未必只有马一人参选”,并称国民党的选举是先协调,协调不成才举办初选,就照党内程序走。双方阵营前述各种纠葛纷争照旧延续,但这次最大分歧集中于初选程序。2007年1月,党务小组订出四月十五日完成初选的规划,王发布新闻稿公开反对,主张延长初选时间,让全民有深思熟虑的机会;连战表示要以团结为最高原则,应先透过协商产生共识,不懂为什么这么急着办初选;党内也有动机不单纯的解读,认为党中央有意压缩空间与时间,并传马相当抗拒协调,担心连介入对其不利。步调不同是由于二人所处位置不同,马掌握党工、民调优势;王无党机器,策略是以静制动。

最大歧议集中于马的“特别费案”。马就任主席后,为彰显清廉形象与改革决心,曾特别制定排黑条款,将党章中“经判决有罪不得提名”修改为“经起诉即停权”。2月13,检调单位决定对马起诉,马以受迫害的悲情愤然正式宣布参选,党中央当晚修改排黑条款,恢复党章原有规定;其后进一步通过全代会将“经判决有罪”放宽为“经判决确定有罪”,以防一审有罪对马参选的羁绊。最后,王于4月2日高调发表声明,批评“这次选举的游戏规则,从一开始就为特定人士量身打造,不可能是一场公开的竞争”,他决定不领表登记参加党内初选;认为特别费案让选举充满不确定变数,国民党应建立危机处理机制因应,因为马案可能是十年以上重罪,即便当选,司法单位可能最终以此提出当选无效之诉,国民党必须严肃面对。他还引用学者研究指出:国民党历来的“恩庇-侍从体制”特征之一,就是少数族群的政治菁英控制中央政权,持续统治多数族群平民;民主化后,国民党因无法获选民支持,沦为在野党,台湾形成北蓝南绿投票现象,加上民进党炒作去蒋化,族群对立将更形恶化;党内如果无法正视这个问题,将直接影响“立委”、“总统”选举的成败。

王宣布不参加初选后,马无异议获得国民党提名并于次年的大选中取得压倒性胜利,连带“立委”选举也席卷狂胜,王以党推荐的不分区“立委”续任“院长”。各就位置后,民进党由于少数席位的劣势,采取霸占主席台、议场上锁等诸多脱序行为瘫痪议事,致使马当局重要法案都无正常通过;而主导议事的王坚拒国民党及深蓝群众动用警察权维持秩序的要求,力主在政党协商寻求共识基础上推动法案,并将政党协商法制化;国民党多数席位形同僵尸,马政府施政窒碍难行,马被社会定性“无能”,王则被蓝营斥为“蓝皮绿骨”。直到2013年9月,马抓到王为民进党“立院”党团总召柯建铭所涉案件进行“司法关说”的线索,亲自操刀由党的“考纪会”撤销王党籍,意在由此剥夺王“不分区立委”资格进而收回“院长”一职,彻底搬开政治绊脚石。怎奈王已练就金刚不坏之身,处变不惊随形就势,危急之际对国民党提起法律诉讼,硬生生驳回该党决定,保全王党籍,还使向马汇报电话监听内容的检察总长吃上“泄密”刑责。整个过程中,王的战略与策略运用出神入化,定力与攻防功夫令人叹为观止。“马王政争”造成的社会震动,进一步动摇了国民党执政基础;翌年三月发生“太阳花学运”,导致年底国民党年底“九合一选举”一泄千里、气若游丝。

三、2016大选党内初选之争

随着马八年任期将届,围绕新一轮大选初选再起纷争。总体上,国民党面临的是必败之局,身为“副总统”的吴敦义早早挂出免战牌,理由是他已和马绑在一起,执政失败的影响都会转移到他身上。时任党主席朱立伦自始明白,即使摆明是败局,他也必须出战,否则将在党内终结自己的政治生命。王金平虽心知胜选希望渺茫,但仍有意参选,关键要能在国民党内出头,求个“公道”,而且以其17年“立法院长”之身,最后能以选“总统”作为政治生涯终结也不失脸上有光。

鉴于国民党固有陈腐文化,朱立伦虽知最终必战,但仍需对党内大佬做足礼让劝进功夫,最后在大家无异议下形成为党出战、受命于危难的情势。他曾多次劝进吴,后确定吴确实不选。复杂的是王,他深知马英九一系以及党内深蓝外省族群不会轻易接受他,直接寻求出线的结果就是被投票否决;但又期待有相关势力协调疏通出现转机。所以观望暧昧就成为必然,似选不选,一会表示“如果有那福气,当然好”,一会以家属不同意为由迟不明确表态。在这过程中,他多次对“蓝皮绿骨”的指称进行解释:在“院长”的位置上必须“超越蓝绿”,主持议事必须要中立,自己是“蓝皮台骨”;也大略提出两岸论述,认为中华文化是两岸交流基底,两岸同根同源,在中华民族这个大伞下,大家互相敬重、疼惜,互相合作帮助;会秉持国民党的主张与立场,尽力维护台湾主权,进行两岸交流合作;“九二共识”对两岸过去8年有很大贡献,有很大成果,不能抹杀。

直到洪秀柱看不下党内“更无一人似男儿”,一怒投入初选。5月15日初选登记前夕,王声明表示不参与领表登记,并称由于个人努力不够,无法让大家充分相信足以承担大任;金平是国民党永久党员,一切在党的最大团结之下往前迈进,金平更要为了下一代做团结的种子;台湾的前途必须团结在朝野及全体人民的共识上。后按规定日程,洪经正式程序确定为候选人。洪意在“抛砖引玉”,结果弄假成真,当然不为党内各主要势力接受,于是最终发生“换柱”。很多人不明究里难窥堂奥,指责朱“换柱”不仁不义,殊不知当时情势是:如柱柱姐参选到底,尽管结果一样是输,但众多“立委”参选人各人顾性命,不等部队抵达战场就将分裂作鸟兽散;而朱则起码能将部队带到战场,“砰砰”放两枪然后大败而归。这两种结果效果是不一样的,就是朱出战可以保住国民党基本队形,以图再起。

事实上,王宣布不参加领表登记后,党内重量极人物之间的复杂互动仍未完成。不久前,朱透露当时曾六次向王劝进,王最终不选;王则称六次都是在第一阶段,而确定换柱后则朱未再联系商量,暗示是朱失信径自确定自己选。与此先后,马表态今年支持朱,王称“他们本来就是一起作伙、逗阵,不奇怪”。这都显示党内仍将龃龉难解,形势将更形复杂。

待续未完。

作者:王道

责编:若若

来源:中评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