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在湖北雲夢縣睡虎地,早起的農民在田間耕作時發現田中央的山包被人開了一個口子,而且以前豎立在山前的墓碑被人推倒了。

村民立刻通知了村長,村長知道消息後,猜測是有人前來盜墓,於是就上報給了當地文物局。之後文物局就派來了一些工作人員,經過他們的勘察發現,盜墓則並沒有得逞,裏面也並沒有文物遺失情況。

沉睡幾千年竹簡,改變專家對秦始皇的看法,對學術界造成宏大轟動

但既然這裏已經暴露了,文物局就決定將這古墓進行搶救性的挖掘。最後工作人員從中挖掘出了不少的文物,有青銅器、瓷器、木器等類型多種多樣,而且這其中價值最高的就是從中出土的“睡虎地秦墓竹簡”。

這些竹簡總共有1155枚,其中只有80枚是殘缺的,其餘的都保存的完好無損,因爲這古墓中是用硃砂陪葬,所以每一枚竹簡都被染成了紅色,只能在經過一些特殊手法之後才能洗乾淨。

這些竹簡上的字都是由秦朝時的小隸書體寫成的,而且據竹簡上寫的,這些都是在戰國晚期以及秦始皇時期寫成的。

沉睡幾千年竹簡,改變專家對秦始皇的看法,對學術界造成宏大轟動

這墓的主人是一個名叫“喜”的低等官吏,他曾親眼見證了秦統一六國的這段歷史,他墓中的竹簡大多數記錄的都是法律方面的事情。

考古學家對其進行分類,結果就有18種之多。而且這些竹簡上記載的律法是關於帝國治理各個方面的條例,這就組成了一部能夠反映秦朝法律的百科全書。

在知道了竹簡上所記載的內容後,專家們感慨說,我們一直都冤枉了秦始皇!我們從大多數歷史上得知的秦始皇都是荒淫無道的,他不僅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來建造阿房宮、驪山陵園、長城,還做出了焚書坑儒的事情來。實在是太可恨了。

沉睡幾千年竹簡,改變專家對秦始皇的看法,對學術界造成宏大轟動

但是看到了這睡虎地秦墓竹簡,我們對秦始皇纔有了一個全新的瞭解,因爲這上面記載的律法,每一條都清清楚楚的,無論是什麼人都不許嚴格遵守,沒有例外,這就證明了當時是存在完整的法律體系的。

而且在這睡虎地秦墓竹簡,我們可以更清楚地瞭解到,當初秦朝的律法,這是非常珍貴的歷史資料,對學術界的研究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沉睡幾千年竹簡,改變專家對秦始皇的看法,對學術界造成宏大轟動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