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戴姆勒集團的一把手、掌門人蔡澈宣佈功成身退之際,深陷監獄、遭到檢方調查的施泰德卻等來的是自己職業生涯的至暗時刻,大衆集團在經過內部長達四個月多月的博弈之後,終於做出了自己的抉擇,近日,外媒報道稱,大衆集團已經正式中止了與施泰德的合同,這意味着在大衆集團董事會和奧迪身兼多職的施泰德“被離職”。

  大衆在本週的一份官方聲明中表示,做出中止合同決定的考慮是目前施泰德無法正常履行自己的職責,而與其中止合同將有助於其應對檢方的指控。顯然,對於這位曾經在大衆集團身居高位的大佬,大衆期望與其徹底決斷。而有德國報紙披露,施泰德或將得到高達800萬美金的遣散費,如果他能夠在日後的訴訟中自證清白。

  今年6月份,時任奧迪股份公司管理董事會主席的施泰德在其家中遭到逮捕,調查人員懷疑其可能試圖隱藏與銷燬“柴油門”事件調查有關的證據。他是大衆集團在“柴油門”排放檢測作弊事件中被逮捕的級別最高的高管。

  根據德國檢方聲明表示,是因爲施泰德有消滅和隱藏證據的跡象風險,施泰德被突然逮捕是因爲他“打算聯繫其他涉案人員”,慕尼黑檢方認爲這存在“串供”風險。而施泰德的逮捕引發了各界的軒然大波。

  大衆對於施泰德的去留也是存在巨大的爭論,作爲大衆新帥的迪斯也是左右爲難。一方面,作爲大衆集團的重臣,保時捷家族力挺的忠臣,施泰德是掌握了太多大衆集團祕密的關鍵人物,一旦檢方成功將其作爲突破口,大衆集團的醜聞祕密將公之於衆,大衆集團的品牌勢必遭到重創,對於剛剛掌舵大衆的迪斯而言,是否能有勇氣承擔這個後果?

  另一方面,迪斯上任以來,一直強調的是要與之前的尾氣醜聞“切割”,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在其上任第一天,其在發給大衆員工的內部信中就承諾,“在(尾氣)危機中的凝聚力,克服困難的努力以及公司應對艱難挑戰的決心:所有這些一再使我確信,大衆汽車是一個擁有強大團隊的強大公司。對我而言,這是我一直想要的事業。”

  7月份,迪斯在接受德媒採訪時坦言:“這對我來說是一次巨大的衝擊。一位主要汽車品牌的首席執行官被捕,這在以前從未發生過。”但隨着德國檢方調查的深入,大衆和迪斯決定徹底決裂這個“快刀斬亂麻”的做法。

  隨着大衆的態度明朗化,深陷牢獄之災邊緣的施泰德後續將如何應對?也成爲施泰德一案及大衆尾氣醜聞的關鍵命題。

  汽車頭條APP注意到,在德國檢方對奧迪和保時捷的調查中,曾多次提及多位大衆高層。去年,德國《經濟週刊》報道稱,斯圖加特檢方表示德國金融監管局(Bafin)或對保時捷控股公司數位前任或現任董事會成員提起控訴,包括曾任大衆首席執行官的穆倫、大衆現任監事會主席潘師、大衆前任首席執行官文德恩以及保時捷控股公司投資管理負責人Philipp von Hagen。

  去年7月份,德媒《週日畫報》稱,在對奧迪涉嫌柴油車作弊的調查中,慕尼黑與斯圖加特檢方突擊檢查過大衆集團CEO(也是奧迪監事會成員之一)穆倫,調查的內容包括個人日曆、筆記本,甚至包括智能手機的存儲卡等。

  作爲大衆尾氣醜聞中的關鍵角色,施泰德究竟會招供出怎樣的證據?又有哪些大佬被指證牽涉其中?汽車頭條APP將持續關注。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