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阴望兮圆魄皎,阊阖开兮凉风嫋。

——杨炯《盂兰盆赋》

1、相识

在朝歌的东方,东伯侯家族掌控着接近帝国四分之一国土的广袤疆域,与南伯侯鄂崇禹、西伯侯姬昌及北伯侯崇侯虎并称四大诸侯,每路大诸侯之下统领二百镇小诸侯。

东伯侯姓姜,名桓楚,钦封东伯侯,世子文焕,勇贯三军,力敌万夫。生一幼女名梓童(按:梓童在明代小说中,向被用于帝王对其皇后的爱称,犹常公之称“达令”也。姜皇后的名字当然绝不可能是梓童,但这个词语最初确实见于《武王伐纣平话》,故而用在此处。),爱逾掌上明珠。自幼雅爱文学、性喜贞静,有贤淑之仪;又且喜长得天姿国色,不啻蕊宫仙子临凡、月殿嫦娥下世。

梓童渐至及笄之年,知书达礼,芳名远播,东伯侯常思觅一如意郎君,为谐琴瑟。然以其家世而言,普天之下,门当户对者惟四路大诸侯而已。南伯侯世子鄂顺稍嫌粗鲁、不解风情,北伯侯父子奸佞狡诈、世子崇应彪不在考虑之列,西伯侯长子伯邑考敦厚仁爱、的是良配,姜桓楚尝遣使告以许亲之意,然被西伯侯以伯邑考福薄婉拒之。

日月不淹,春秋代序,忽忽又是一年过去。这一天,忽报帝乙太子寿王到来,姜家阖城出迎。寿王进城,说明来意,原来是代天巡狩四方,至于东鲁。一番饮宴不题。寿王在东鲁住了半个来月,他能言善辩,文学造诣极深;且又身强体壮,喜好游猎。那一日正是清明,也是合当前世的冤家,小姐梓童到城外扫墓(商朝之时,未必便在清明扫墓,好在《封神》并不契合历史,本篇也是如此),回城时正遇到寿王猎于田间。

寿王当时举箭瞄准一只白兔,正要射出,却听一声娇斥:“住手!”一道倩影飞起,投入林中,转瞬飞回,那只兔子已到了倩影的怀中。寿王岂是大煞风景之人?见此情景,策马而前,连连为唐突佳人致歉。偷眼一望,不由得呆了。梓童也是一样,她本只是为了救那一只茕茕白兔,并不想搭理这位男子,可是有时候缘分就是这样妙不可言,当看到眼前男子的那一刻,她瞬间便明白了一种叫“心动”的情愫。

2、成婚

那时的寿王,身材高大,英明神武,宝马银鞍,风姿如龙;那时的梓童,雍容华贵,端庄贤雅,一身雪白,清丽无双。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什么是心动?心动就是在最美好的年纪遇到最美好的人。

只此一眼,便镌刻于心,永难忘怀!

当日午间,要赶回城已来不及,两人便带着从属在林间席地而坐,以打来的野味充饥。这事实上给了两人进一步接触并了解的机会。他们年纪相仿,家世略同,见识一般,谈吐契合,性格互补,说不出的相见恨晚。

当夜寿王殿下护送梓童回城,翌日,太子亲至东伯侯府中提亲。十日后,太子回朝歌。三月后,姜文焕亲自护送妹妹梓童入朝歌。

两人成亲之后,依旧是夫唱妇随,恩爱无比,第二年梓童诞下一子,取名殷郊;再二年诞下第二子,取名殷洪。帝乙在位三十年而崩,托孤于太师闻仲,随立寿王为天子,是为商纣王,梓童称姜皇后,立殷郊为太子。纣王登基之后,又纳镇国武成王黄飞虎之妹为西宫黄妃,纳上大夫杨任之妹为馨庆宫杨妃,此后再不纳妃,专心治国。在位七年,国中无事,边境安宁,朝堂诸公用力,百姓安居乐业,是个大大的有作为的好皇帝。有时纣王脾气暴躁,凌虐大臣,幸得姜后多方劝解方免。其又喜排场享乐,欲修筑鹿台,与姜后商量,姜后劝谏方止。

3、等闲变却故人心

纣王七年,因女娲宫上香一趟,纣王回宫之后神思不属、茶饭不思,姜后柔情蜜意劝解,只是不说。之后频频召见费仲、尤浑二人,也不知何事。纣王八年夏四月,八百镇诸侯朝商,朝歌迎来了有史以来最繁华的时刻,但这也是大商最后的辉煌了。不见日苏护反出朝歌,城门题了四句诗道:

君坏臣纲,有败五常。冀州苏护,永不朝商!

姜后这才知道事情的严重性,也明白了帝国目前所面临的状况,更明白了丈夫的变心。这种认识是客观的,也是陌生的,更是痛苦的。听说崇侯虎和姬昌奉命去讨伐苏护了,听说崇侯虎先败后胜,而苏护先胜后败,终于不知为何,姬昌说得二人罢兵,苏护同意进女朝王谢罪。

苏护之女名妲己,长得似海棠醉日,又似梨花带雨,不亚九天仙女下瑶池,有如月里嫦娥离玉阙。

纣王自得妲己之后,再没进过中宫留宿,将昔日夫妻间无限恩爱绸缪,尽数转移到了妲己身上。但这些姜后都可以一笑置之,她既为正宫娘娘,自不能过多干涉君王纳一宠妃。使她心惊的,是在妲己上“炮烙”图纸之后,此刑何其狠毒,梅伯瞬间化为灰烬。这是纣王从一个有为之君变成残暴之君的开始,也是帝国走向毁灭的最糟糕的征兆。

姜后决定向变得如此陌生的丈夫进言,只希望他能记起从前那个相逢时羞涩一笑的少年。

她怎么也想不到,这竟为她带来了杀身之祸!

万里归来,她还是那个她,他已成为一头嗜血而愚蠢的孽龙。

4、太阴正位

坦白说,恐怕此时姜后在纣王心中的地位已沦落到看一眼都嫌多、吻一口都想吐的地步。

由来只有新人笑,有谁曾见旧人哭?

枕前发尽千般愿,要休且待青山烂。忍把新人换旧人,旧人休,山未烂。

姜后如果晦迹隐形,变成后宫透明人,或许纣王在午夜梦回,还会有那么一瞬间想起旧日恩情;她如果竟敢进言,那便是触碰了孽龙的逆鳞。

龙有逆鳞,触之即死。姜后刚进完言,就被纣王大骂“贱人”,妲己在一边煽风点火,纣王不管不顾,誓要废其为庶人。姜后却不自知,不久又召妲己责以大义。此言一出,妲己已动杀心,便令费仲用了一个拙劣无比的计策,以刺客行刺纣王,枉称奉姜后懿旨。

姜后被执,西宫黄妃奉命勘问,妲己劝纣王剜其眼、炮烙其双手,姜后忍痛不得,惨叫而死。

她为纣王生的两个孩子,也被擒住问斩。若非仙人相救,已是人头落地。东伯侯姜家,姜桓楚被召进朝歌,斩为肉泥。姜文焕一怒反商,与纣王再不两立。

西周代商之后,姜子牙岐山封神,姜后封为“太阴星”。

太阴,即月亮,与太阳相对。阴阳相济,补阴益阳;阴中求阳,阳中求阳。两者向来相辅相成,若是夫妻,夫便是太阳,妻便是太阴。

然而365位封神榜中的“太阳星”已非纣王,而是一张叫徐盖(界牌关守将,死于邬文化袭营)的陌生面孔。纣王封了一个不知所谓的“天喜星”,听着喜庆,其实就是打酱油的角色,排名远在太阴星之下。

倘若封神榜上之名自是天意,那便是连天意也认为纣王配不上姜后;倘若是姜子牙添写,很显然在姜尚心里,纣王仍然配不上姜后;倘若灵魂有知,姜后也一定会强烈要求,不与这个狠毒的丈夫并列。

总之,无论是天意、人心,还是姜后的遗愿,都将纣王列为了彻头彻尾的渣男。

纣王的作为确实骇人听闻,没有一点情分。不爱就不爱,可以离开,但不要伤害,这才是对往日情义的真正救赎和交待。而纣王呢?不爱后不但在精神上遗弃了旧爱,也在肉体上毁灭了旧爱。

如果这都不是渣男,可能世界上就没有渣男了。在后来的篇目中,我并且一定要将他列为“第一渣男”。

对于纣王以天子之尊,封神后操贱役之事,且位在姜后之下远矣,我有一个字送给他:

该!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