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0年3月7日】竺可楨小傳:胡適預言活不過20歲,建成了“東方劍橋”的科學家

竺可楨小傳:胡適預言活不過20歲,建成了“東方劍橋”的科學家

1890年3月7日,竺可楨出生於浙江紹興的一個商人家庭。他從小特別愛學習,1905年(15歲),考入上海的澄衷學堂。1909年(19歲),考入唐山路礦學堂學習土木工程,成績居全班第一。

1910年(20歲),竺可楨考取美國“庚子賠款”第二期留美公費生。他選擇進入伊利諾大學農學院學習。1913年畢業後,他轉入哈佛大學地理系攻讀氣象學。1918年(28歲),獲博士學位。

竺可楨小傳:胡適預言活不過20歲,建成了“東方劍橋”的科學家

回國後,他先後在武昌高等師範學校、南京高等師範學校、國立東南大學任教,講授地理和天文氣象課。他自編講義,內容新穎豐富,緊跟當時最先進的研究成果,深得學生愛戴。

1925年(35歲),竺可楨進入商務出版社任編輯。1926年,被聘爲私立南開大學教授。1929年(39歲),任中央研究院氣象研究所所長。

竺可楨小傳:胡適預言活不過20歲,建成了“東方劍橋”的科學家

(竺可楨與妻子張俠魂的結婚照)

1936年到1949年,竺可楨擔任國立浙江大學校長。在他的努力下,浙江大學迅速崛起成爲世界一流大學,當人稱爲“東方劍橋”。

他被公認爲“浙大學術事業的奠基人”,浙大“求是”精神的典範,浙大的靈魂。校訓“求是”即是由他提出,校歌亦是他請人作曲作詞。

竺可楨小傳:胡適預言活不過20歲,建成了“東方劍橋”的科學家

1948年(58歲),他聘爲中央研究院院士。1949年,蔣介石撤離上海時,特意派蔣經國接竺可楨去臺灣,結果被竺可楨斷然拒絕。

新中國成立後,竺可楨任中國科學院副院長,籌建中科院地理研究所。1955年,當選爲中國科學院院士。1962年,他以72歲高齡加入中國共產黨。

竺可楨小傳:胡適預言活不過20歲,建成了“東方劍橋”的科學家

(1959年6月,毛澤東主席在天安門城樓接見竺可楨)

1974年2月7日,竺可楨因肺病在北京逝世。竺可楨被公認爲中國氣象、地理學界的“一代宗師”。

竺可楨小傳:胡適預言活不過20歲,建成了“東方劍橋”的科學家

(竺可楨的全家福)

竺可楨在上海澄衷中學讀書時,矮小瘦弱,一副病懨懨的樣子。當時一個叫胡洪騂的同學,在背後與人打賭說:“竺可楨活不過20歲。”竺可楨無意中聽到這句話,驚出一身冷汗,從此開始鍛鍊身體。這位叫胡洪騂的同學,不是別人,正是後來鼎鼎大名的胡適。

後來1910年,竺可楨和胡適都被錄取爲第二期留美公費生,兩人在船上相遇。已經20歲的竺可楨,提起當年胡適的“打賭”。胡適仍不肯認輸,說:“你雖然已經活過了20歲,但看你的形容,你無論如何活不過花甲(60歲),更不可能比我還長壽!”

竺可楨小傳:胡適預言活不過20歲,建成了“東方劍橋”的科學家

在美國留學時,胡適又說,“你要是活到了60歲,我在你的壽筵上當着你所有親友的面給你磕三個響頭;你要是比我活得長,你可以在我的屍體屁股上踢一腳!”

1949年,竺可楨留在大陸,胡適去了臺灣,兩人天各一方。竺可楨60大壽時,胡適沒能來磕三個響頭。1962年,胡適逝世時,竺可楨也沒能在他的屁股上踢一腳。不過這段趣聞,則在中國的文化科學界廣爲流傳。

竺可楨小傳:胡適預言活不過20歲,建成了“東方劍橋”的科學家

(晚年竺可楨)

竺可楨傾注了大量心血,開創了中國的氣象事業。1927年,蔡元培創辦中央研究院,竺可楨籌建了氣象研究所,並擔任所長。同年,他在南京建立了中國近現代第一個國家氣象臺——北極閣氣象臺,並培養了一大批氣象科學家。

竺可楨小傳:胡適預言活不過20歲,建成了“東方劍橋”的科學家

(1955年,水土保持檢查組赴山西考察,左二爲竺可楨)

竺可楨建成了我國氣象觀測網的雛形。1930年,研究所繪製了東亞天氣圖,併發布天氣預報和颱風預報。這是中國第一次獨立自主的天氣預報。

竺可楨是我國現代氣象學和地理學的奠基人,在臺風、季風、中國區域氣候、農業氣候、物候學、氣候變遷、自然區劃等領域,都取得過輝煌的成就。

竺可楨小傳:胡適預言活不過20歲,建成了“東方劍橋”的科學家

同時,竺可楨也是我國現代教育的先行者和實踐家。在擔任浙江大學校長期間,竺可楨常說:“諸位在校,有兩個問題應該自己問問,第一,到浙大來做什麼?第二,將來畢業後做什麼樣的人?”

每年浙大新生入學,這兩個問題印在大學錄取通知書上;每年畢業生離校,這兩個問題印在畢業紀念冊上。

竺可楨的“求是”精神,影響了一代又一代浙大學子。

竺可楨小傳:胡適預言活不過20歲,建成了“東方劍橋”的科學家

(萬象歷史·人物傳記寫作營的第262篇作品,營員“老驥伏櫪”的第16篇作品)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