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辛国斌表示,清欠工资目前各项任务进展总体顺利,自去年11月专项行动以来到今年6月底,各级政府部门和大型国有企业共清理拖欠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账款超过3800亿元,其中中央企业完成进度比较快,现在已经完成了88%。南都讯 记者李飞 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7月23日表示,自去年11月到今年6月底,各级政府部门和大型国有企业共清理拖欠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账款超过3800亿元。

南都讯 记者李飞 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7月23日表示,自去年11月到今年6月底,各级政府部门和大型国有企业共清理拖欠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账款超过3800亿元。但他也指出,部分地区进展相对比较缓慢,甚至零报告的情况,可能到年底个别地方会出现拖后腿的现象。

据悉,今年国务院大督查仍然将清理拖欠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货款作为一项重要的内容。国家审计署目前成立了2000个审计小组,对于清欠工作进展缓慢的地区、对于一些零报告地区加强督查审计。

各部门、大型国企8个月清理拖欠民企、中小企业账款超3800亿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图片来源:国新办网站

新修订中小企业促进法实施一年多 检查发现拖欠情况十分普遍

南都记者了解到,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自2018年1月1日起施行,其中第五十三条规定不得违约拖欠中小企业账款。去年11月9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专门研究决定要开展清理地方政府、大型国有企业拖欠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账款的专项行动。

为促进法律实施,全国人大常委会于今年2月底开展了中小企业促进法执法检查。今年“两会”,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要求今年要完成清理拖欠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账款一半以上的任务,不允许再增加新的拖欠。

据南都此前报道,今年6月26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陈竺向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十一次会议作全国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关于检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实施情况的报告。

据悉,检查发现,实践中损害企业权益现象时有发生,投诉维权渠道不畅。《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第五十三条规定不得违约拖欠中小企业账款。报告称,实际上拖欠情况十分普遍,第三方机构法律评估的调查反映,超过半数的中小企业存在被拖欠账款问题。

央企完成清理拖欠近九成 个别地方年底可能“拖后腿”

辛国斌表示,清欠工资目前各项任务进展总体顺利,自去年11月专项行动以来到今年6月底,各级政府部门和大型国有企业共清理拖欠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账款超过3800亿元,其中中央企业完成进度比较快,现在已经完成了88%。有1/3的省份清欠进度达到了一半,甚至更高。

他介绍,作为减轻企业负担部际联席会议机制的牵头单位,工信部加强统筹协调、建立明细台账,组织专题培训、公布举报电话和投诉平台,同时加强进展的调度和通报,约谈部分进度缓慢的地区并开展实地督导。

此外,财政部组织监管企业认真开展清欠工作,积极研究出台支持利用清欠的资金保障政策。国资委组织所辖的中央企业加快将无分歧欠款“清零”,审计署则部署开展专项审计,以审促清,有力促进清欠工作的开展。

但辛国斌同时也指出,部分地区的工作不实、不细,进展相对比较缓慢,部分地区还有零报告的情况。“如果按照这样的速度,再推进下去的话,可能到年底个别地方会出现拖后腿的现象。”他直言。

清理拖欠民企、中小企业贷款仍是国务院大督查重要内容

辛国斌称,下半年,工信部等部门将敦促地方政府和国有大型企业采取更有效的措施确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具体包括加强调度约谈、督导检查、举报督办和建立长效机制。

南都记者了解到,在加强调度约谈方面,将按月调度清欠进展情况并进行通报,督促清偿进度慢的地区和单位加大工作力度,必要时要约谈相关地区的负责人。他表示,本周将召开第一季度调度会介绍上半年整体进展,除了减轻企业负担部际联席会议机制的单位参加之外,国务院分管秘书长也会参加这个调度会。

在加强督导检查方面,将通过国务院大督查、全国减负专项督查、专项审计等方式对各地落实清欠工作进行全面检查,以督促清、以督促改,确保全年目标任务的完成。

据他介绍,今年国务院大督查仍然将清理拖欠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货款作为一项重要的内容。国家审计署也加大了工作力度,目前在全国成立了2000个审计小组,对于清欠工作进展缓慢的地区、对于一些零报告地区加强督查审计。

此外,工信部设立了举报平台,各省同时也设立了举报平台,接受企业的投诉,挂牌督办。“凡是有举报的都会发给各相关地区去核实、去核查。对存在恶意拖欠、久拖不决的典型案例,将予以公开曝光。”辛国斌说。

“行政手段有一定的效果,但是从根本上讲,要杜绝新的拖欠一定要有法律做保障。”辛国斌表示将加快研究中小企业促进法配套立法工作,探索将预防和解决拖欠问题纳入法律法规体系,逐步建立长效机制,从源头上解决这些拖欠问题。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