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u003Cp\u003E一、 融资盘整体流出,科创板流入明显\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本周上半周沪指先跌后反弹,微跌0.03%,创业板涨0.76%,两融股票加权价格指数涨0.07%,日均成交金额较上周回升1%。\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二、人气探低回升,科创个股吸引激进型资金参与\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本周前两个交易日融资买入额为484亿元,日均值242亿元,较上周日均值下降17%。

"\u003Cp\u003E一、 融资盘整体流出,科创板流入明显\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本周上半周沪指先跌后反弹,微跌0.03%,创业板涨0.76%,两融股票加权价格指数涨0.07%,日均成交金额较上周回升1%。本周二两市融资余额为8967亿元,创4月份以来的新低,较上周净流出46亿元,降幅为0.51%。其中沪市净流出32亿元,深市净流出14亿元。周一净流出31亿元,周二转为净流出15亿元,周三大盘普涨反弹,估计净流入20亿元,下半周流入速度减缓,全周估计净流出30亿元。\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上半周市场虚势迎新,科创板开板,成交活跃,换手踊跃。25只科创个股融资盘流入合计14.59亿元,激进型资金尝新意向鲜明,但前两个交易日市场观望气氛浓厚,整体融资盘仍为流出。周三起华为概念、5G产业链带领大盘反弹,科创板全面翻红,市场风险偏向有所提升。半导体、芯片、软件等板块再度活跃。\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上半周保险、银行板块也起到稳定大盘作用,金融、科技成为近期主流。部份科技股的估值已开始表现出优势,成为资金青睐对象。若科创板炒作成型,两市科技龙头股也会跟进,中报预增或机构加仓的科技股可继续关注。\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二、人气探低回升,科创个股吸引激进型资金参与\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本周前两个交易日融资买入额为484亿元,日均值242亿元,较上周日均值下降17%。融资买入额占两市成交之比6.57%,较上周的7.8%明显回落,融资买入与融资余额之比为2.7%,较上周的3.3%有所回落。本周前两个交易日,市场整体观望气氛浓厚,大平台受考验。融资盘开仓力度有所下降。\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本周前两个交易日融资偿还额为531亿元,日均值为265亿元,较上周均值下降10%。当前平台惜售心态浓厚,融资盘总体持仓为主。\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本周前两个交易日融资交易占比为13.7%,较上周的15.7%明显下降。折算成一周的换手率为28%,较上周的33%明显下降,整体人气从上周的温和再度转入冰冷状态。否极泰来,周三集体反弹。科创引导,吸引激进型资金参与科技股行情。\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本周前两个交易日板块融资盘净流入居前的是:科创14.59亿元,新能源光伏1.02亿元,煤炭0.31亿元。\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个股融资盘净流入居前的是:中国通号2.85亿元,东方财富1.72亿元,澜起科技1.43亿元,中微公司1.01亿元,万科1.00亿元,南微医学0.99亿元,隆基股份0.97亿元,乐鑫科技0.75 亿元,航发动力0.75亿元,荣盛发展0.74亿元,虹软科技0.61亿元,华天科技0.57亿元,福光股份0.57亿元,心脉医疗0.56亿元,科大讯飞0.55亿元,杭可科技0.54亿元,嘉元科技0.54亿元,睿创微纳0.53 亿元,京东方0.51 亿元,容百科技0.51亿元。\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三、易华录融资盘小幅流入\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易华录(300212)近期震荡上行,融资盘小幅流入。上周一和周二融资买入额分别0.38亿元和0.28亿元,本周一和周二的融资买入分别为0.37亿元和0.42亿元,本周前两个交易日融资盘净流入0.07亿元。\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根据国元证券研报,公司是央企背景的大数据领军企业,拥有全球领先的蓝光存储技术。公司是华录集团旗下控股公司。中国华录是国内唯一加入国际蓝光联盟的单位,也是唯一掌握研发300G 以上蓝光光盘技术的国内企业,目前为止其研发的蓝光光盘存储容量达500GB,刷新世界记录。公司在国内拥有华松蓝光存储的唯一销售渠道、技术和耗材供应链,为数据湖建设打下良好基础。\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现金流连续多季度转正,预示经营质量实质性改善。公司归母净利润近三年增速提高,特别是2018 年达到50.29%。历史上,公司经营性现金流净额大部分季度为负,而2019Q1 之前连续三个季度现金流均转正,原因为公司智慧交通等传统项目逐步管控(现金流出较多),随着数据湖项目盈利模式改变、运营开始贡献收入,公司经营质量得到了实质性改善。\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四、恩华药业融资盘小幅流入\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恩华药业(002262)近期震荡盘整,融资盘小幅流入。上周一和周二融资买入额分别0.12亿元和0.17亿元,本周一和周二的融资买入分别为0.1亿元和0.1亿元,本周前两个交易日融资盘净流入0.01亿元。\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根据华金证券研报,公司2018年实现营业收入38.58亿元,同比增长13.69%;扣非净利润4.98亿元,同比增长39.90%。2018年业绩增长的主要动力来自于核心产品--麻醉类、精神类和神经类药物销售额的快速增长;而体量大、毛利率低的医药商业板块收入端基本持平,这也是导致公司扣非净利润增长要远高于收入增长的最主要原因。从费用端来看,期间费用率小幅上升,其中销售费用率达到30.93%,未来仍有下调空间。\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核心产品一致性评价任务有望今年完成。公司现有产品以仿制药为主,因此未来带量采购政策的推行进度会对公司的经营产生较大影响。在现有产品的一致性评价方面,公司2018年完成了4个重点品种的申报(利培酮普通片、利培酮分散片、氯氮平片、盐酸右美托咪定注射液),另有20多个品种处于研究的不同阶段,其中利培酮普通片已于今年1月通过一致性评价,按照进度推算,预期已申报的其他品种也将于今年陆续获批。此外,根据工作规划,公司预计将基本完成核心产品的一致评价工作。为了应对带量采购,公司也在销售和研发等方面作出了战略调整。在带量采购政策下,仿制药中标品种对销售的依赖性减弱,因此公司销售队伍的扩张速度也将相应放缓,从而销售费用的增长有望得到控制;在研发方面,公司采取\"先存活后发展\"的策略,2018年1.72亿元的研发支出主要用于仿制药一致性评价,今年的研发支出仍将重点用于一致性评价。待今年基本把重点产品的一致性评价问题解决后,明年开始研发支出将主要用于新药的开发,力争业务转型升级。\u003C\u002Fp\u003E"'.slice(6, -6), groupId: '6717270109573874183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