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u003Cp\u003E一、 融資盤整體流出,科創板流入明顯\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本週上半周滬指先跌後反彈,微跌0.03%,創業板漲0.76%,兩融股票加權價格指數漲0.07%,日均成交金額較上週回升1%。\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二、人氣探低迴升,科創個股吸引激進型資金參與\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本週前兩個交易日融資買入額爲484億元,日均值242億元,較上週日均值下降17%。

"\u003Cp\u003E一、 融資盤整體流出,科創板流入明顯\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本週上半周滬指先跌後反彈,微跌0.03%,創業板漲0.76%,兩融股票加權價格指數漲0.07%,日均成交金額較上週回升1%。本週二兩市融資餘額爲8967億元,創4月份以來的新低,較上週淨流出46億元,降幅爲0.51%。其中滬市淨流出32億元,深市淨流出14億元。週一淨流出31億元,週二轉爲淨流出15億元,週三大盤普漲反彈,估計淨流入20億元,下半周流入速度減緩,全周估計淨流出30億元。\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上半周市場虛勢迎新,科創板開板,成交活躍,換手踊躍。25只科創個股融資盤流入合計14.59億元,激進型資金嘗新意向鮮明,但前兩個交易日市場觀望氣氛濃厚,整體融資盤仍爲流出。週三起華爲概念、5G產業鏈帶領大盤反彈,科創板全面翻紅,市場風險偏向有所提升。半導體、芯片、軟件等板塊再度活躍。\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上半周保險、銀行板塊也起到穩定大盤作用,金融、科技成爲近期主流。部份科技股的估值已開始表現出優勢,成爲資金青睞對象。若科創板炒作成型,兩市科技龍頭股也會跟進,中報預增或機構加倉的科技股可繼續關注。\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二、人氣探低迴升,科創個股吸引激進型資金參與\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本週前兩個交易日融資買入額爲484億元,日均值242億元,較上週日均值下降17%。融資買入額佔兩市成交之比6.57%,較上週的7.8%明顯回落,融資買入與融資餘額之比爲2.7%,較上週的3.3%有所回落。本週前兩個交易日,市場整體觀望氣氛濃厚,大平臺受考驗。融資盤開倉力度有所下降。\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本週前兩個交易日融資償還額爲531億元,日均值爲265億元,較上週均值下降10%。當前平臺惜售心態濃厚,融資盤總體持倉爲主。\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本週前兩個交易日融資交易佔比爲13.7%,較上週的15.7%明顯下降。折算成一週的換手率爲28%,較上週的33%明顯下降,整體人氣從上週的溫和再度轉入冰冷狀態。否極泰來,週三集體反彈。科創引導,吸引激進型資金參與科技股行情。\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本週前兩個交易日板塊融資盤淨流入居前的是:科創14.59億元,新能源光伏1.02億元,煤炭0.31億元。\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個股融資盤淨流入居前的是:中國通號2.85億元,東方財富1.72億元,瀾起科技1.43億元,中微公司1.01億元,萬科1.00億元,南微醫學0.99億元,隆基股份0.97億元,樂鑫科技0.75 億元,航發動力0.75億元,榮盛發展0.74億元,虹軟科技0.61億元,華天科技0.57億元,福光股份0.57億元,心脈醫療0.56億元,科大訊飛0.55億元,杭可科技0.54億元,嘉元科技0.54億元,睿創微納0.53 億元,京東方0.51 億元,容百科技0.51億元。\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三、易華錄融資盤小幅流入\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易華錄(300212)近期震盪上行,融資盤小幅流入。上週一和週二融資買入額分別0.38億元和0.28億元,本週一和週二的融資買入分別爲0.37億元和0.42億元,本週前兩個交易日融資盤淨流入0.07億元。\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根據國元證券研報,公司是央企背景的大數據領軍企業,擁有全球領先的藍光存儲技術。公司是華錄集團旗下控股公司。中國華錄是國內唯一加入國際藍光聯盟的單位,也是唯一掌握研發300G 以上藍光光盤技術的國內企業,目前爲止其研發的藍光光盤存儲容量達500GB,刷新世界記錄。公司在國內擁有華松藍光存儲的唯一銷售渠道、技術和耗材供應鏈,爲數據湖建設打下良好基礎。\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現金流連續多季度轉正,預示經營質量實質性改善。公司歸母淨利潤近三年增速提高,特別是2018 年達到50.29%。歷史上,公司經營性現金流淨額大部分季度爲負,而2019Q1 之前連續三個季度現金流均轉正,原因爲公司智慧交通等傳統項目逐步管控(現金流出較多),隨着數據湖項目盈利模式改變、運營開始貢獻收入,公司經營質量得到了實質性改善。\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四、恩華藥業融資盤小幅流入\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恩華藥業(002262)近期震盪盤整,融資盤小幅流入。上週一和週二融資買入額分別0.12億元和0.17億元,本週一和週二的融資買入分別爲0.1億元和0.1億元,本週前兩個交易日融資盤淨流入0.01億元。\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根據華金證券研報,公司2018年實現營業收入38.58億元,同比增長13.69%;扣非淨利潤4.98億元,同比增長39.90%。2018年業績增長的主要動力來自於核心產品--麻醉類、精神類和神經類藥物銷售額的快速增長;而體量大、毛利率低的醫藥商業板塊收入端基本持平,這也是導致公司扣非淨利潤增長要遠高於收入增長的最主要原因。從費用端來看,期間費用率小幅上升,其中銷售費用率達到30.93%,未來仍有下調空間。\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核心產品一致性評價任務有望今年完成。公司現有產品以仿製藥爲主,因此未來帶量採購政策的推行進度會對公司的經營產生較大影響。在現有產品的一致性評價方面,公司2018年完成了4個重點品種的申報(利培酮普通片、利培酮分散片、氯氮平片、鹽酸右美託咪定注射液),另有20多個品種處於研究的不同階段,其中利培酮普通片已於今年1月通過一致性評價,按照進度推算,預期已申報的其他品種也將於今年陸續獲批。此外,根據工作規劃,公司預計將基本完成核心產品的一致評價工作。爲了應對帶量採購,公司也在銷售和研發等方面作出了戰略調整。在帶量採購政策下,仿製藥中標品種對銷售的依賴性減弱,因此公司銷售隊伍的擴張速度也將相應放緩,從而銷售費用的增長有望得到控制;在研發方面,公司採取\"先存活後發展\"的策略,2018年1.72億元的研發支出主要用於仿製藥一致性評價,今年的研發支出仍將重點用於一致性評價。待今年基本把重點產品的一致性評價問題解決後,明年開始研發支出將主要用於新藥的開發,力爭業務轉型升級。\u003C\u002Fp\u003E"'.slice(6, -6), groupId: '6717270109573874183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