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督促礦山企業自覺按照綠色礦山建設標準不斷改進開發利用方式,將“綠色發展”理念貫穿於礦山企業開發的全過程,推動礦產資源綜合利用水平明顯提高,污染物排放量有效減少,企業信譽度得到提升,初步構築了生態保護和經濟發展的雙贏格局。\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按照“誰開發、誰保護、誰破壞、誰治理、誰受益、誰繳納”的原則,明確採礦權申請人在申請辦理採礦許可證時,編制《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土地復墾方案》,並要求礦山企業嚴格落實“邊開採、邊恢復、邊治理”工作。

"\u003Cp\u003E青海新聞網·青海新聞客戶端訊 近年來,海西州深度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發展理念,深入實施“五四戰略”、奮力推進“一優兩高”,把加強綠色礦山建設作爲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重要舉措,妥善處理礦業經濟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的關係,綠色礦山建設走在全省前列。\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海西州制定《海西州(州級)綠色礦山建設標準》的同時,主動幫助礦山企業協調解決綠色礦山建設和申報工作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爲全面建設綠色礦山和綠色礦業發展示範區奠定了堅實基礎。制定印發《關於進一步加強礦產資源勘查開發管理工作的實施意見》,就勘查活動期間的生態環境保護工作都提出了具體要求,並將其列入年檢必須提交的資料。同時,州內各級自然資源部門與礦山企業和勘查單位簽訂《礦產開採勘查監督管理目標責任書》,爲進一步加強和規範礦產資源勘查開發管理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按照“誰開發、誰保護、誰破壞、誰治理、誰受益、誰繳納”的原則,明確採礦權申請人在申請辦理採礦許可證時,編制《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土地復墾方案》,並要求礦山企業嚴格落實“邊開採、邊恢復、邊治理”工作。累計投入2.3億元,開展廢棄礦山及自然保護區礦業權退出環境恢復治理,治理面積達19.38平方公里。\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督促礦山企業自覺按照綠色礦山建設標準不斷改進開發利用方式,將“綠色發展”理念貫穿於礦山企業開發的全過程,推動礦產資源綜合利用水平明顯提高,污染物排放量有效減少,企業信譽度得到提升,初步構築了生態保護和經濟發展的雙贏格局。截至目前,全州已建成綠色礦山37家,佔全省的71.2%,積極參與省、州、縣三級綠色礦山聯建聯創活動,格爾木市、都蘭縣、大柴旦行委3個示範區綠色礦山建設比例達到48%,德令哈市、茫崖市、烏蘭縣、天峻縣4個非示範區的綠色礦山建設比例達到8%,已建成的綠色礦山企業礦區環境面貌煥然一新。\u003C\u002Fp\u003E"'.slice(6, -6), groupId: '6717428722976162311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