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003Cdiv\u003E\u003Cp\u003E古代社会特别注重保护龙脉,普遍认为挖掘祖陵会导致王气外泄,龙脉受损,而金太祖陵却北陵南迁,三次下葬,被称为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帝王陵“搬冢运动”。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金国,或称大金、金朝,是位于今日中国东北地区的女真族建立的一个政权,创建人为金太祖完颜旻。\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金国始建于1115年,建都会宁府(今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阿城区)。1125年灭辽,次年灭北宋。后迁都中都(今北京),再迁都至汴京(今河南开封)。1234年时被蒙古与南宋联合进攻所灭,共经历10位帝王。\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金太祖完颜旻在位9年,征战半生,56岁正当英年时(1123年),猝然病逝。\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1123年9月,金太宗完颜晟率完颜氏家族子弟和满朝文武大臣,将金太祖棺停葬于上京宫城(今黑龙江省阿城市)西南,并建宁神殿,四时祭拜。1135年2月,完颜旻被迁葬到一座风水极佳的高山下,曰“和陵”。到了1141年(金国第三位皇帝金熙宗时期),和陵被改称为睿陵。\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1155年11月,金国第四位皇帝—海陵王完颜亮将太祖陵迁到大房山(位于北京西南房山区,系太行山余脉)云峰山下,选中了九龙山“主龙”龙首之下的龙衔寺安葬了金太祖,仍号睿陵。这就是历史上的“三葬太祖陵”的经过。\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3.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ec5295854fdc43fb8c77e1cfa52d5174\" img_width=\"1280\" img_height=\"960\" alt=\"金太祖陵风水之谜\"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u003E古代社会特别注重保护龙脉,普遍认为挖掘祖陵会导致王气外泄,龙脉受损,对于江山社稷是极其不利的事情。当然,如果是祖宗显灵要求移陵,那就另当别论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史书上有这样一个记载,完颜亮年轻时一直在会宁府(今黑龙江阿城市)内演练武艺和攻读经书和兵法。一日,天气特别晴朗,他便纵马猎游,不知不觉中到了金太祖陵前,即下马祭拜。三拜之后,突然晴天霹雷,顿时大雨滂沱,已然无法返回会宁府。守陵的陵户们见此情景,便请完颜亮休息一夜,待天明再回。\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简单进食之后,完颜亮独自一人进入上宫,席地而卧。到了子夜,突然一阵亮光,照得上宫四壁通透,完颜亮张开双眼,定睛一看,原来是祖父完颜旻的牌位,此刻金光闪闪,他感到非常惊恐,马上长跪不起。恍惚中,祖父告诉他,他是长孙,命该袭位,称帝之后,必须做一件事,就是北都南归、北陵南迁。随后,牌位灵光顿失,大雨骤停。\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完颜亮心里泛起了滔天大浪,随即出殿,上马直奔会宁府。是时,恰逢有一个守夜仆人看到海陵王疾驰东去,天上有五彩祥云从天而过,飘向东方。\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很快,海陵王有帝王之气的传说传遍了大江南北。待完颜亮弑君篡位登基称帝后,他念念不忘金太祖吩咐的“北都南归,北陵南迁”之事。这才有了“一个皇帝,三个皇陵”的说法。\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f0934c138e0b44cdb8af29ba2d1efc1e\" img_width=\"1080\" img_height=\"677\" alt=\"金太祖陵风水之谜\"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u003E1153年,金太祖陵迁到燕京,完颜亮命令堪舆师找了一年,也没有找到一处上佳的风水宝地。\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从堪舆学上说,一处上佳的风水宝地,前面至少要有两座“山”,即“朝山”、“案山”,左右还应出现“护砂”。所谓‘朝山”,就是朝臣站立的地方,“案山”则是皇帝放办公桌“案几”的场所;从位置上来说,“案”近而“朝”远。\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完颜亮见选陵址之事迟迟没有进展,就向他的私交,当时的全真教大教主王处一商量。\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1154年的一天,完颜亮邀王处一出外行猎,行至大房山大红谷时,王处一说此处可以选为陵区,大红谷因谷口外岩石裸露处的一片片石头和砂土呈现红色而得名。\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行至九龙山时,王处一大喜,只见九龙山的九条山梁由高到低,依次顺势展开,龙条山脊奔腾而下,正中一条高于其他八条,中峰正前方是高耸的山壁,近处则是一处中间低平、两边凸起的山岗;东侧有连绵不断的山头,西侧则分布着多个小山包。主峰下泉水环流,终年不息;层林重叠,紫气缭绕。\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九龙山的山形地貌正是风水宝地中的经典:远方高耸的山壁是“朝山”,近处低平的山丘则是“案山”,左右连绵山岗无疑就是天然“护砂”了,也就是风水学上所谓的“左青龙”、“右白虎”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王处一指着山峰走势告诉完颜亮,正峰的龙头处可以安葬金太祖,龙子龙孙可葬于侧龙处。而“九”谓“多”,预示着大金王朝可以千秋万世,永不衰竭。完颜亮听到这些,频频点头赞许。\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这时,一头小鹿突然从草丛中跃起,向前奔去,完颜亮赶忙拍马追赶,把王处一和一众侍卫都落在了身后。忽然山路一转,小鹿失去了踪影,前面是一座金光闪闪的寺院。完颜亮觉得奇怪,便追进了寺院,但更奇怪的一幕又出现了,恍恍惚惚间,他抬头看见的不是佛像,而是看到金太祖、金太宗等几位逝去的先祖竟然坐在香案上。后来得知,此寺叫龙城寺,正好位于九龙山的中峰,“龙头”上。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这样,完颜亮更加相信王处一的话了。回到中都(今北京)后,便下令把金太祖、金太宗、兀术的陵墓从东北迁来,把龙城寺的佛像肚子凿开,安放三位祖宗的牌位。在寺基上凿洞挖穴,安放了他们三人的灵柩。\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至于王处一给完颜亮指点陵寝为何偏偏选在九龙山,后人多有解释,最具神秘色彩的是,认为金朝历经九代皇帝,故又称“九龙”,九代之后,灵气散尽,金朝也将随之灭亡了。 \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3.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c8629eab43ed49a8a0020d9a6f0fefd7\" img_width=\"500\" img_height=\"359\" alt=\"金太祖陵风水之谜\"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u003E蒙古人统一中国后,蒙古人认金国为一家,处处以金国的继承者自居,对金帝王陵进行了修理,并定期祭祀,金帝王陵一度成为元时有名的“京西八景”之一。\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即使到了明朝初年,金帝王陵仍受到明政府的优待。然而,到朱由校当皇帝的明朝天启二年(1622年),事情发生了变化,金太祖陵遭受了灭顶之灾,史称“天启掘陵”。\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明朝皇帝好端端的为何要跑去破坏金人主坟?这就不得不说到另外一个关外的民族—满族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原来,太祖努尔哈赤统一了女真建州各部,于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在东北建国,国号“金”(注:清政权前身,史称“后金”)。起用这个国号的用意很明显,就是复兴当年女真人建立的金国。\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后金定都辽阳,举国一派生机,在和明朝的数次战争中,都把明朝击败,特别是萨尔济之战和辽阳、锦州之战,更把明朝打得一败涂地,对大明王朝已构成了严重威胁。而明朝时由宦官魏忠贤专擅朝政,腐败透顶,社会动乱,义军四起,政权摇摇欲坠。\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朱由校眼看内忧外患,忧心忡忡,害怕大明江山就此断送在自己手上,到了地下无颜见列祖列宗。于是,他病急乱投医,听信风水先生的话,认为后金是“金国余孽”,其兴起是300多年前入葬的京西大房山九龙山的金帝陵王气太盛,女真龙运未绝,遂采纳了破风水,断龙脉、泄王气的“妙计”。\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1622年,朱由校派人去九龙山掘陵,金陵遭到毁灭性的破坏,金太祖陵的地面建筑无一幸存…… \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slice(6, -6), groupId: '6717438335926665742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