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003Cdiv\u003E\u003Cp\u003E古代社會特別注重保護龍脈,普遍認爲挖掘祖陵會導致王氣外泄,龍脈受損,而金太祖陵卻北陵南遷,三次下葬,被稱爲中國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帝王陵“搬冢運動”。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金國,或稱大金、金朝,是位於今日中國東北地區的女真族建立的一個政權,創建人爲金太祖完顏旻。\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金國始建於1115年,建都會寧府(今黑龍江省哈爾濱市阿城區)。1125年滅遼,次年滅北宋。後遷都中都(今北京),再遷都至汴京(今河南開封)。1234年時被蒙古與南宋聯合進攻所滅,共經歷10位帝王。\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金太祖完顏旻在位9年,征戰半生,56歲正當英年時(1123年),猝然病逝。\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1123年9月,金太宗完顏晟率完顏氏家族子弟和滿朝文武大臣,將金太祖棺停葬於上京宮城(今黑龍江省阿城市)西南,並建寧神殿,四時祭拜。1135年2月,完顏旻被遷葬到一座風水極佳的高山下,曰“和陵”。到了1141年(金國第三位皇帝金熙宗時期),和陵被改稱爲睿陵。\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1155年11月,金國第四位皇帝—海陵王完顏亮將太祖陵遷到大房山(位於北京西南房山區,系太行山餘脈)雲峯山下,選中了九龍山“主龍”龍首之下的龍銜寺安葬了金太祖,仍號睿陵。這就是歷史上的“三葬太祖陵”的經過。\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3.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ec5295854fdc43fb8c77e1cfa52d5174\" img_width=\"1280\" img_height=\"960\" alt=\"金太祖陵風水之謎\"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u003E古代社會特別注重保護龍脈,普遍認爲挖掘祖陵會導致王氣外泄,龍脈受損,對於江山社稷是極其不利的事情。當然,如果是祖宗顯靈要求移陵,那就另當別論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史書上有這樣一個記載,完顏亮年輕時一直在會寧府(今黑龍江阿城市)內演練武藝和攻讀經書和兵法。一日,天氣特別晴朗,他便縱馬獵遊,不知不覺中到了金太祖陵前,即下馬祭拜。三拜之後,突然晴天霹雷,頓時大雨滂沱,已然無法返回會寧府。守陵的陵戶們見此情景,便請完顏亮休息一夜,待天明再回。\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簡單進食之後,完顏亮獨自一人進入上宮,席地而臥。到了子夜,突然一陣亮光,照得上宮四壁通透,完顏亮張開雙眼,定睛一看,原來是祖父完顏旻的牌位,此刻金光閃閃,他感到非常驚恐,馬上長跪不起。恍惚中,祖父告訴他,他是長孫,命該襲位,稱帝之後,必須做一件事,就是北都南歸、北陵南遷。隨後,牌位靈光頓失,大雨驟停。\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完顏亮心裏泛起了滔天大浪,隨即出殿,上馬直奔會寧府。是時,恰逢有一個守夜僕人看到海陵王疾馳東去,天上有五彩祥雲從天而過,飄向東方。\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很快,海陵王有帝王之氣的傳說傳遍了大江南北。待完顏亮弒君篡位登基稱帝后,他念念不忘金太祖吩咐的“北都南歸,北陵南遷”之事。這纔有了“一個皇帝,三個皇陵”的說法。\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f0934c138e0b44cdb8af29ba2d1efc1e\" img_width=\"1080\" img_height=\"677\" alt=\"金太祖陵風水之謎\"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u003E1153年,金太祖陵遷到燕京,完顏亮命令堪輿師找了一年,也沒有找到一處上佳的風水寶地。\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從堪輿學上說,一處上佳的風水寶地,前面至少要有兩座“山”,即“朝山”、“案山”,左右還應出現“護砂”。所謂‘朝山”,就是朝臣站立的地方,“案山”則是皇帝放辦公桌“案几”的場所;從位置上來說,“案”近而“朝”遠。\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完顏亮見選陵址之事遲遲沒有進展,就向他的私交,當時的全真教大教主王處一商量。\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1154年的一天,完顏亮邀王處一出外行獵,行至大房山大紅谷時,王處一說此處可以選爲陵區,大紅谷因谷口外岩石裸露處的一片片石頭和砂土呈現紅色而得名。\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行至九龍山時,王處一大喜,只見九龍山的九條山樑由高到低,依次順勢展開,龍條山脊奔騰而下,正中一條高於其他八條,中峯正前方是高聳的山壁,近處則是一處中間低平、兩邊凸起的山崗;東側有連綿不斷的山頭,西側則分佈着多個小山包。主峯下泉水環流,終年不息;層林重疊,紫氣繚繞。\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九龍山的山形地貌正是風水寶地中的經典:遠方高聳的山壁是“朝山”,近處低平的山丘則是“案山”,左右連綿山崗無疑就是天然“護砂”了,也就是風水學上所謂的“左青龍”、“右白虎”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王處一指着山峯走勢告訴完顏亮,正峯的龍頭處可以安葬金太祖,龍子龍孫可葬於側龍處。而“九”謂“多”,預示着大金王朝可以千秋萬世,永不衰竭。完顏亮聽到這些,頻頻點頭讚許。\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這時,一頭小鹿突然從草叢中躍起,向前奔去,完顏亮趕忙拍馬追趕,把王處一和一衆侍衛都落在了身後。忽然山路一轉,小鹿失去了蹤影,前面是一座金光閃閃的寺院。完顏亮覺得奇怪,便追進了寺院,但更奇怪的一幕又出現了,恍恍惚惚間,他抬頭看見的不是佛像,而是看到金太祖、金太宗等幾位逝去的先祖竟然坐在香案上。後來得知,此寺叫龍城寺,正好位於九龍山的中峯,“龍頭”上。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這樣,完顏亮更加相信王處一的話了。回到中都(今北京)後,便下令把金太祖、金太宗、兀朮的陵墓從東北遷來,把龍城寺的佛像肚子鑿開,安放三位祖宗的牌位。在寺基上鑿洞挖穴,安放了他們三人的靈柩。\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至於王處一給完顏亮指點陵寢爲何偏偏選在九龍山,後人多有解釋,最具神祕色彩的是,認爲金朝歷經九代皇帝,故又稱“九龍”,九代之後,靈氣散盡,金朝也將隨之滅亡了。 \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3.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c8629eab43ed49a8a0020d9a6f0fefd7\" img_width=\"500\" img_height=\"359\" alt=\"金太祖陵風水之謎\"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u003E蒙古人統一中國後,蒙古人認金國爲一家,處處以金國的繼承者自居,對金帝王陵進行了修理,並定期祭祀,金帝王陵一度成爲元時有名的“京西八景”之一。\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即使到了明朝初年,金帝王陵仍受到明政府的優待。然而,到朱由校當皇帝的明朝天啓二年(1622年),事情發生了變化,金太祖陵遭受了滅頂之災,史稱“天啓掘陵”。\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明朝皇帝好端端的爲何要跑去破壞金人主墳?這就不得不說到另外一個關外的民族—滿族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原來,太祖努爾哈赤統一了女真建州各部,於明萬曆四十四年(1616年)在東北建國,國號“金”(注:清政權前身,史稱“後金”)。起用這個國號的用意很明顯,就是復興當年女真人建立的金國。\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後金定都遼陽,舉國一派生機,在和明朝的數次戰爭中,都把明朝擊敗,特別是薩爾濟之戰和遼陽、錦州之戰,更把明朝打得一敗塗地,對大明王朝已構成了嚴重威脅。而明朝時由宦官魏忠賢專擅朝政,腐敗透頂,社會動亂,義軍四起,政權搖搖欲墜。\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朱由校眼看內憂外患,憂心忡忡,害怕大明江山就此斷送在自己手上,到了地下無顏見列祖列宗。於是,他病急亂投醫,聽信風水先生的話,認爲後金是“金國餘孽”,其興起是300多年前入葬的京西大房山九龍山的金帝陵王氣太盛,女真龍運未絕,遂採納了破風水,斷龍脈、泄王氣的“妙計”。\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1622年,朱由校派人去九龍山掘陵,金陵遭到毀滅性的破壞,金太祖陵的地面建築無一倖存…… \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slice(6, -6), groupId: '6717438335926665742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