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墙内的巾帼守望

作者:省琼山监狱 陈薪羽

当优美的歌声响起于高强电网中,形成一道美丽的风景线时,亦知文明的进步,不仅仅是社会中的歌舞升平而已,监狱的文明更是社会文明和进步的一个缩影,这个缩影不仅仅体现在制度的进步,也体现于管理者的素养与社会的包容度上,孔子曾对颜回说过:“德教才是教育的本源,武力的镇压只为保障一时的安全稳定,而教化才是持久安全稳定之根本。而孙子兵法上也说过:“不战而屈之兵,善之善者也。”

而今日监管改造之本,在于教化,在于不战而屈人之兵。时至今日,中国复兴、文明的道路上,监管改造工作需要实质意义的改变作为新的动力,习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说,既不走封闭僵化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邪路,这不仅仅为中国的发展道路指了方向,同时也是今日改造工作的明灯。监管改造工作任重而道远,不仅要有坚定的信念,坚持不懈的努力,脚踏实地的精神,亦要有大胆的创新,以使监狱工作从底线安全观到治本安全观的跨越。

“轻轻的拨着一串串电话号码,打个亲近电话给老爹老妈,问问远方的亲人朋友,你们好吗?”当清晨高墙下,三三两两的女犯在工作间隙偶尔低吟,那几首优美的旋律,是七监区警官特意教给女犯们的。这小小的打破常规而在原则范围内的创新,正是现阶段监狱改造工作最需要的,它体现了监狱的人文关怀,体现了文明的进步。我们不再以暴力使人屈服,而是尊重服刑人员的感情需求、合理的情感宣泄,以“咏物言志”的方式,让服刑人员抒发内心的情感。中国人需要亲情,也看重亲情,这也是华夏五千年文化中所不能被替代的。古时我们有“亲亲相隐”,今时亦有“血浓于水,打断骨头连着筋”的情怀,自古诗人文豪无不以“情”来使其诗、词、歌、赋流芳百世,让后人传颂而津津乐道。

每当我伏案阅读往来监区的信件是,看着字里行间的亲情流淌,有时也会晃神,也会被寄托生活希望的“木棉花”所打动。因而,监区的女警们总会利用亲情帮教化解女犯心中坚硬的防备外壳。

犹记得一次偶然的机会,让我有幸能够看到尉迟玉庆师兄在母校中央司法警官学院的一次关于“内观,一种改造罪犯的方法及治本安全观在北京监狱系统的实践”讲座实录稿,我想,内观便是实现治本安全观的利器。攻心是治本,内观就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我们干警与罪犯谈话,解决罪犯内心的实际问题,能够打破“我执”,就是能够改变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观念。

中国在走向文明巅峰路上之时,我们更多需要这样的创新,而不仅是摆面子,耍架子,仕途升迁之利者,非文明的进步者也。为了能够在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和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过程中,切实扛起司法行政责任担当,在未来的工作中,我更愿意做好一名高墙内的巾帼守望者,在平凡的岗位上为平安海南的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