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AYRoMOCl6sQbT\" img_width=\"640\" img_height=\"76\" alt=\"今日头条丨闽西“一大”铸丰碑,红色基因永传承\" inline=\"0\"\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3.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X9TkILDF31qK9\" img_width=\"1080\" img_height=\"680\" alt=\"今日头条丨闽西“一大”铸丰碑,红色基因永传承\" inline=\"0\"\u003E\u003Cp\u003E中共闽西“一大”旧址——蛟洋文昌阁\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探索道路,文昌阁外分田忙\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盛夏,蛟洋文昌阁,一群又一群的党员干部、学生前来参观学习。\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这是一块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红色土地。早在1928年6月,上杭蛟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举行了农民起义,它和龙岩后田、平和长乐、永定等地的农民起义暴动一起被称为闽西四大暴动,成为闽西土地革命开端,促进了闽西革命斗争的迅猛发展。1928年7月15日,中共闽西临时特委在永定金砂古木督“崇德楼”宣告成立,从此,闽西各地的党组织有了自己的坚强领导核心。到1929年3月,闽西成立中共闽西特委1个,县委5个,区委8个,特支1个,支部72个,党员755名,占全省党员总数的56%。\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X9TkIgHvPXFXD\" img_width=\"1080\" img_height=\"612\" alt=\"今日头条丨闽西“一大”铸丰碑,红色基因永传承\" inline=\"0\"\u003E\u003Cp\u003E1929年5月,毛泽东、朱德、陈毅率领红四军第二次进入闽西,闽西各地的农民运动如烈火熊熊燃烧起来。1929年7月前后,初步形成了以上杭古田蛟洋、龙岩大池小池为中心区域的闽西革命根据地。同时,龙岩、永定、上杭、长汀、连城、武平六地之间红色区域不断发展壮大,纵横300多里。\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1929年6月22日,红四军在龙岩城召开了红四军党的第七次代表大会,毛泽东的红四军前委书记一职落选,暂时离开了红四军领导岗位,到闽西地方指导中共闽西特委工作。\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1929年6月27日,根据毛泽东和红四军前委的建议,中共闽西临时特委发出通知,准备在上杭蛟洋文昌阁召开中共闽西第一次代表大会。7月8日,毛泽东偕同蔡协民、谭震林、江华、曾志等人起从龙岩出发,前往上杭蛟洋,作为红四军代表出席中共闽西“一大”。\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就这样,毛泽东一脚踏进了蛟洋文昌阁。文昌阁巍峨的身姿矗立于阡陌间。这是一座砖木结构的宝塔式建筑,主阁外观六层,内四层,采用具有中国建筑特色的“悬臂梁”结构,加上飞檐翘角,中国建筑特有的美在它身上完美体现。\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1929年7月10日这天,蛟洋文昌阁格外热闹,来自龙岩、永定、上杭、长汀、连城、武平等县代表60多人陆续抵达,代表全闽西党员2300多人(约占当时全省党员总数的三分之二)来此参加中共闽西第一次代表大会。\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在这次大会中,毛泽东十分注重调查研究的工作作风给60多位中共闽西“一大”代表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大会原定于7月11日开幕,但毛泽东在与代表们交谈时,得知他们并不十分了解闽西及当地的实际,于是建议邓子恢让代表们先回去作一个星期的调查研究。与会代表分赴各地就土地、政治、党务、武装群众、政治组织、物价、工农业等方面进行广泛深入的调查。7月20日,完成了调查研究任务的代表们重聚蛟洋文昌阁,中共闽西第一次代表大会才正式开幕。\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中共闽西临时特委书记邓子恢在会上作了工作报告,总结了两年多来闽西人民的革命斗争经验与教训,并作了《政治决议案的报告》。\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毛泽东为这次大会倾注了大量精力。这是他一生中唯一一次亲自参加并指导的地方级党的代表大会。在这次大会上,毛泽东作为红四军代表作了指导发言。他阐明了中国革命的特点,高度赞扬了闽西人民的革命斗争,指出闽西党组织今后的任务是为巩固和发展革命根据地,与赣南革命根据地连成一片,建立中心工作区域。他提出了实现巩固和发展闽西红色根据地这一重要任务的3个基本方针:深入地进行土地革命;彻底消灭民团土匪,发展工农武装,有阵地、波浪式地向外发展;发展党,建立政权,肃清反革命。他认为,闽西实现这一战略有6个有利条件:群众基础好;有经过领导武装斗争的有战斗性的党组织和2000多名党员;有人民的武装力量——地方红军、游击队、赤卫队;有足够的粮食,可以维持军需民用;有有利的地形,崇山峻岭,地势险阻,宜开展游击战争;地处三省边界,敌人统治力量薄弱。\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中共闽西“一大”的召开,是闽西探索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开展土地革命的一个重要节点。在这里,毛泽东勾画了一幅“农村包围城市”蓝图,他关于“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向“农村包围城市”理论迈上了重要一步。中共闽西“一大”涉及的问题,不只是局限于闽西,而是立足闽西,面向周边,着眼于以赣南闽西为中心的大工农武装割据局面——中央苏区的创建问题。就像张鼎丞所说的:“毛泽东同志对闽西革命的指导是有全局性意义的”。中共闽西“一大”通过的《政治决议案》《土地问题决议案》和《苏维埃政权决议案》《关于共青团决议案》《关于妇女问题决议案》等八项决议,对于国内形势的分析,对于闽西土地革命历史经验的总结,对于今后闽西斗争的总方针以及苏区建设、土地政策的确立,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也对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和巩固提供了借鉴。它创造的许多经验都具有普遍的意义。\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3.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X9TkIvIr8xuWn\" img_width=\"1080\" img_height=\"752\" alt=\"今日头条丨闽西“一大”铸丰碑,红色基因永传承\" inline=\"0\"\u003E\u003Cp\u003E“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当毛泽东那浓重的湖南口音回荡在蛟洋文昌阁,与会代表们的眼界随之开阔,闽西乃至整个中央苏区革命事业的境界在此获得了一次整体提升。\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深谙中国国情的毛泽东曾对美国记者斯诺说:“谁赢得了农民,谁就会赢得中国,谁解决土地问题,谁就会赢得农民。”中共闽西第一次代表大会通过《土地问题决议案》闪烁着革命领导者的智慧光芒,也折射了共产党人为民生孜孜不倦的探索之路。它是在党的土地政纲的基础上,吸收了毛泽东在井冈山时期以及闽西党组织1928年以来领导土地革命的经验教训而制定的。它创造性地发展了井冈山、兴国的土地政策,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路线和主要政策就此不断完善。\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一声声惊雷,奏响了土地革命的壮丽诗篇。中共闽西第一次代表大会后,闽西各地的土地革命运动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形成欣欣向荣的燎原之势,闽西50多个区、600多个乡村进行了土地改革,约80万农民获得了赖以生存的土地,第一次踏实地耕耘在属于自己的土地上。这对于闽西革命根据地的建设和巩固来说,意义极其深远。正是由于中国共产党在闽西领导的土地革命有效地解决了农民所关心的土地问题,赢得了闽西农民阶级长期而坚定的支持,使得闽西革命斗争“二十年红旗不倒”,最终取得了革命的成功。\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也就是在这一年秋天,毛泽东以浪漫主义情怀和革命豪情挥毫写下了那首著名的《清平乐·蒋桂战争》:\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风云突变,军阀重开战。洒向人间都是怨,一枕黄粱再现。红旗跃过汀江,直下龙岩上杭。收拾金瓯一片,分田分地真忙。”\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闽西是幸运的,一段特殊年代的历史被定格在了毛泽东豪放的诗词中。而蛟洋文昌阁,从一处举办乡试、祈福膜拜的场所,融入到战火诗情,完成了一次成功的转型,在它极富中国特色的优美的外观上,多了一层豪迈;在美的内涵上,也就多了一分壮美。\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X9TkJ91Pxodeu\" img_width=\"1080\" img_height=\"624\" alt=\"今日头条丨闽西“一大”铸丰碑,红色基因永传承\" inline=\"0\"\u003E\u003Cp\u003E新崛起的蛟洋坪埔小区\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初心不忘,红色土地再发力\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319国道从蛟洋集镇穿行而过。近处,就是中共闽西“一大”召开地蛟洋文昌阁;远处,就是三年游击战争重要据点双髻山。红军主力长征后,中共上杭县委等党政组织和中国工农红军代英独立营等红军武装在蛟洋双髻山建立游击根据地。谭震林、张鼎丞、邓子恢等领导人民坚持艰苦卓绝的游击战争,双髻山成为南方三年游击战争的重要据点之一。\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如今,蛟洋村完好地保存着文昌阁、蛟洋烈士纪念碑、闽西红军医院、蛟洋暴动遗址、苏维埃政府旧址、蛟洋农民银行遗址,以及朱德旧居和罗瑞卿旧居等诸多革命历史文物遗迹。\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据当地党史记载,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蛟洋有3000多人参加红军和地方游击队、赤卫队。在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伟大斗争中壮烈牺牲的革命烈士有220人。\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九十年光阴似箭,再度回顾这段历史,风云激荡的革命岁月在这里留下串串足迹。红色文化和革命基因如何更好地留存和传承?\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3.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X9TkJO1Uz6L1i\" img_width=\"1080\" img_height=\"408\" alt=\"今日头条丨闽西“一大”铸丰碑,红色基因永传承\" inline=\"0\"\u003E\u003Cp\u003E蛟洋集镇全景\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近年来,蛟洋镇党委、政府着力从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做好蛟洋红色文化的宣传工作,注重总结提炼和打响蛟洋红色文化品牌,从而推动蛟洋经济社会发展,提升蛟洋人民的幸福感。”蛟洋镇党委书记丘小林介绍说,从去年开始,蛟洋镇开展“学蛟洋红色史,做蛟洋好干部”主题实践活动。在蛟洋镇,凡是35周岁以下的机关年轻干部人人会讲蛟洋红色历史。重要节庆日,蛟洋镇党委组织全体机关干部职工、新吸收的预备党员、各党支部书记到中共闽西“一大”旧址、蛟洋红色记忆长廊进行现场教学;当地中小学也定期举办类似现场教学活动。引领全镇机关干部职工和师生重温蛟洋红色历史,缅怀革命先辈,进一步传承好红色基因。该镇组织编印了《红色蛟洋》《中共闽西“一大”决议案》《中共闽西“一大”史料汇编》等书籍,作为革命传统教育的本土教材,中共闽西“一大”等丰富的红色文化内容成为当地源源不竭的精神财富和推动发展的强大动力。\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增强党性教育,致力乡村振兴”,蛟洋镇党委还成立了镇一级党校,成为党员教育培训的主阵地。自2018年党校成立以来,共举办集中教育培训6次,涉及红色文化、农业科技知识、村集体经济、党风廉政建设、村级规范化建设等专题。\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苏区干部好作风,自带干粮去办公。日着草鞋干革命,夜提灯笼访贫农。”这是昔日苏区干部深入群众的写照。如今,蛟洋镇在全市首创夜间流动讲堂。夜间7点至9点,村民空闲之余,由1位镇主要领导担任主讲,2位其他副职领导或部门负责人辅讲的“1+2”讲课模式在蛟洋各村铺开,脱贫攻坚、农村改革、民生保障、生态环保、移风易俗、人居环境整治等等,只要与农民利益密切相关的话题,都作为讲堂内容。镇领导干部也以此为契机,进村入户开展一场场调查研究。目前,全镇已举办16个村的夜间流动讲堂。\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3.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X9Tkd1CBeWnfF\" img_width=\"1080\" img_height=\"582\" alt=\"今日头条丨闽西“一大”铸丰碑,红色基因永传承\" inline=\"0\"\u003E\u003Cp\u003E蛟洋工业区外景\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传承是为了更好的发展。在上杭县委、县政府及各部门的支持下,蛟洋工业区内企业从无到有,逐步壮大。目前,共落户大型企业10家,总投资规模达100亿元以上,初步形成以铜、金等有色金属冶炼及硫、磷、氟化工等相配套的循环经济产业链,并继续向铜金银精深加工及硫磷氟等精细化工方向发展,实现企业环环相扣,废液、废渣、废气“吃干榨尽”,成为生态环保园区的榜样。2012年蛟洋工业区被列为福建省“十二五”循环经济示范点园区。2018年,园区产值达273亿元,税收5亿元,利润8.5亿元,成为闽西金铜产业链条中重要一环。如今,蛟洋镇紧紧围绕龙岩市委、市政府“产业发展项目建设年”活动要求和“古蛟组团”发展思路,全力推动经济社会上新台阶。今年1—6月,全镇预计实现经济社会总产值153.9亿元,工业总产值137亿元,增长1.29%;农业总产值2.95亿元,增长9.25%;财政总收入519.34万元,增长1.2%;农民人均纯收入9262元,增长10.55%。\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发展是为了更好地惠及民生。今年4月,蛟洋镇党委充分发挥辖区企业多的优势,积极为村企牵线搭桥,深入开展“村企共建”活动。全镇25个村至少有一家企业“结亲”,形成“一村一企”“一企多村”帮扶共建模式。“村企共建”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目标、党的建设、产业发展、集体经济、基础设施、脱贫攻坚等方面,采取在村庄建设企业党建实践基地、以商招商等共建方式,推动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增强村级“造血功能”,帮助贫困户脱贫,实现强企富村、共同发展。\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X9TkdO61tT5Oc\" img_width=\"1080\" img_height=\"720\" alt=\"今日头条丨闽西“一大”铸丰碑,红色基因永传承\" inline=\"0\"\u003E\u003Cp\u003E蛟洋集镇街道\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放眼文昌阁周边,昔日田间小路变成了宽敞的柏油大道。去年,蛟洋镇完成文昌路道路改造、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沿线道路绿化、夜景亮化、店招改造一期等一系列基础设施项目全面完成,全镇9条“四好”农村路开工改建,群众人居环境焕然一新。\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不忘初心,方能砥砺前行;践行使命,才能再创辉煌。九十年过去了,中共闽西“一大”在新的历史时期依然闪烁着灿烂光芒。它和古田会议精神、毛泽东才溪乡调查精神一样,成为闽西老区人民宝贵的红色资源和精神财富。中共闽西“一大”坚持调查研究、联系实际的工作方法;坚持团结协作、重在实践的工作态度;坚特实事求是、勇于创造的工作作风;坚持以民为本、服务人民的革命品质等等,在新的历史时期仍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和指导意义,也必将激励和指引闽西老区人民开拓创新、奋勇争先,谱写新的时代篇章。(林斯乾\u002F文)\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编辑:钟毅康 编审:杨其先 监制:张锋育\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KbqPAQGEf3j31\" img_width=\"650\" img_height=\"325\" alt=\"今日头条丨闽西“一大”铸丰碑,红色基因永传承\" inline=\"0\"\u003E"'.slice(6, -6), groupId: '6717237902645920264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