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灭六国一统天下,靠的是一支强大的军队。商鞅变法后奖励军功变得更为实在,于是秦人尚武。要想在家里的老幼妇女孩子有好的生活,你就必须在战场上拼命获得军功,秦国规定十六岁到六十岁的男子都在服兵役的行列,这也从人口基数上扩大了兵源。在这一规定下,500万人口的秦国有了100万的军队。但是按照当时落后的生产力如何为这100万的军队提供后勤粮食支持呢?

我们知道打仗打的并不一定是人多,比拼的是你的后勤保障能力和综合国力。秦灭楚国,大将王翦一下出动了60万秦军,征战百越更是居全国之力,可以说是空国而战,更不要说在短短十几年时间就灭掉了六国。根据史书记载:秦国一个士兵每月的口粮大概在40斤左右,秦国灭楚,战争打了将近两年时间,需要的粮食至少在50万吨以上。

连年的征战,要想让秦国400万的人口去养活100万的军队显然不可能。经过查询有关史料,我们发现了秦国人解决军需的秘密。秦国原本只占有关中平原,国土面积狭小不可能产出更多的粮食,于是秦国攻占了巴蜀之地。但是当时巴蜀之地的岷江经常发生洪涝灾害,并不能稳定的提供粮食,于是闻名于世的水利工程都江堰在秦国人手里出现了,巴蜀之地变成了天府之国。

秦灭楚国,秦军从巴蜀之地沿长江而下共动用了船只一万余艘,运送了差不多36万吨粮食。当然除了巴蜀之地,秦国的大本营关中平原修建了郑国渠,使得关中不在害怕干旱,这两大粮仓的建立确保了秦国粮食生产的稳定。那么问题又来了,土地有了谁来种地呢?剩余的400万人除了妇女老幼,没有多余的劳动力了。于是秦国人想出了一个更为高明的政策。

这个政策就是移民,移民也是有重点的,主要是针对距离秦国最近的三晋之地。秦国对于三晋移民开出了优厚的政策,凡是移民秦国的不用你上战场,你就种地。国家为你提供土地、农具,减免你的赋税和劳役,待遇看似比秦国人还好。于是大量的三晋老百姓移民秦国,为秦国统一天下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和后勤保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