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啓示錄》17:4)\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歷史學家說,尼布甲尼撒二世將征服的人們發配到帝國各處,以防他們私下勾結謀逆之事——在他的統治下,巴比倫成爲了古代世界最龐大並且最現代的城市。\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薩達姆接過了尼布甲尼撒二世的衣鉢,想要重現些許巴比倫城的往日輝煌,但是所建之物被歷史學家詬病爲“暴君的迪士尼樂園”。

"\u003Cp\u003E在公元前7世紀和6世紀的鼎盛時期,巴比倫城是古代世界最龐大且最有財力的城市。\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在無情且野心勃勃的尼布甲尼撒二世的統治下,位於今伊拉克的古巴比倫城不斷擴張的規模堪比芝加哥,高聳的廟宇、華麗的宮殿以及寬到足以讓兩架馬車並駕齊驅的雄偉城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根據傳說,這裏可能是古世界七大奇蹟之一的巴比倫空中花園的所在地,以及一處摩天寺廟,部分歷史學家認爲它正是聖經中巴別塔的原型。\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不過巴比倫的輝煌是短暫的。正如《舊約》中先知的預言,這個恢弘的城市在公元前539年落入波斯人之手,後經數世紀的外來入侵和盤踞逐漸衰敗。\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雖然2019年時巴比倫城入選了UNESCO世界遺產地,但是昔日無可匹敵的帝國已經所剩無幾了。在今天如果你來到距離巴格達以南85公里處的巴比倫遺址,你能看到薩達姆在70年代修建的飽受連年戰火洗禮的山寨復原城池。如此一個傳奇城市卻落得如此落魄的下場。\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漢謨拉比和他的法典\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尼布甲尼撒二世是巴比倫統治者中最著名的一個,但是他並不是第一位。位於底格里斯河和幼發拉底河之間的這片土壤在千年中見證了數個帝國的興盛和衰敗。\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在公元前18世紀將美索不達米亞部族統一成爲一個強大的城邦的第一個王是著名的漢謨拉比。漢謨拉比在43年的統治生涯裏不僅成功的征服了最強勁的敵人並化敵爲友,還將巴比倫打造成了古代工程學和司法創新的勝地。\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漢謨拉比下令修建錯綜複雜的運河,爲巴比倫的市民提供新鮮的淡水,並且築造城牆抵禦外敵。他關心城市中食物的分配和公衆的安全,這對當時的古代世界來說是聞所未聞的,因爲這裏居住的人都是來自不同族羣,文化差異非常大。\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爲了不用血脈或信仰來維繫和平,漢謨拉比創造出著名的漢謨拉比法典,記錄着詳細的罪責以及相應的處罰:\u003C\u002Fp\u003E\u003Cblockquote\u003E\u003Cp\u003E“如果一個人把對方的眼睛挖了出來,那麼這個人的眼睛也應被挖出。\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如果他打斷了對方的骨頭,那他也應該被打斷骨頭。\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如果他打掉了對方的牙齒,那麼他的牙齒也應該被打掉。”\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blockquote\u003E\u003Cp\u003E這部早期的報復性司法法典被刻在2.4米高的黑色玄武岩上(現存於巴黎盧浮宮),人們認爲它是《出埃及記》中古希伯來法典的基礎,也就是“以眼還眼,以牙還牙”。\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漢謨拉比在軍事和治理上的非凡才乾沒能傳給接任者。漢謨拉比死後沒幾天,巴比倫的舊敵就宣佈獨立,準備出兵入侵巴比倫。古巴比倫王國分崩離析,在超過1000年的時間裏,這座城市都沒能再現它的輝煌。\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巴比倫河畔”\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偉大又可怖的尼布甲尼撒二世重建了巴比倫城,當做送給造物神馬杜克的偉大讚歌。在公元前605-公元前562年的統治期間,尼布甲尼撒二世將巴比倫帝國的版圖擴張到了埃及、敘利亞以及猶大王國,在公元前597年,他攻佔了耶路撒冷,成千上萬的以色列人被俘淪爲奴隸,《聖經》中說他們會坐在巴比倫河畔思鄉落淚(《詩篇》137:1)。\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由於尼布甲尼撒二世的殘暴,而且又喜歡爲異教衆神修建金制聖殿,因此在猶太基督教的傳統裏,巴比倫成爲了所有對神不敬的代名詞。在《新約·啓示錄》中,對“巴比倫的妓女”的描繪說“(她)用金子、寶石、珍珠作妝飾,手拿着金盃,杯中盛滿了可憎之物和她淫亂的污穢。”(《啓示錄》17:4)\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歷史學家說,尼布甲尼撒二世將征服的人們發配到帝國各處,以防他們私下勾結謀逆之事——在他的統治下,巴比倫成爲了古代世界最龐大並且最現代的城市。\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除了下令修建巴比倫雄偉的城牆,驚豔的遊行大道(Processional Way)也出自他手。大道兩側的牆上裝飾着色彩鮮豔的獅子和龍,遊行大道一直通到巴比倫城宏偉的北城門——伊斯塔爾門。\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尼布甲尼撒二世修建的最知名的建築之一是馬杜克神廟,它坐落在一個91米高的金字形神塔之上,人們可以通外側蜿蜒的坡道進入寺廟。希臘歷史學家希羅多德在巴比倫城鼎盛期的數個世紀後描寫說是8個塔疊立在一起。說《舊約》中的巴別塔借鑑了馬杜克神廟也是令人信服的。\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巴比倫的隕落\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尼布甲尼撒二世死後短短几十年,巴比倫城就落入波斯皇帝居魯士二世手中,他將這座城池降級成了巨大波斯帝國的另一個前哨。200年後,亞歷山大大帝想讓巴比倫成爲自己亞洲帝國的明珠,結果卻在公元前323年殞命於此。公元2世紀帕提亞人將這裏洗劫一空後,巴比倫再也沒有恢復過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2000年的劫掠和戰爭使得巴比倫城只剩下斷壁殘垣。20世紀初期,德國考古學家發掘出遊行大道的遺址,並且在柏林的Pergamon博物館重新修復了其藍色的裝飾壁畫。\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薩達姆接過了尼布甲尼撒二世的衣鉢,想要重現些許巴比倫城的往日輝煌,但是所建之物被歷史學家詬病爲“暴君的迪士尼樂園”。讓歷史學家大跌眼鏡的是,薩達姆修建了11.5米高的城牆,又在原先巴比倫遺址中修建了一個羅馬風格的競技場。他甚至還在每一塊磚頭上刻上了自己的名字,和尼布甲尼撒二世如出一轍。雖然復原物部分在長期的伊拉克戰爭中被損壞,但是許多色彩俗氣的建築物保留了下來,並且對遊客開放,其中就包括薩達姆的巴比倫宮殿。\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本文譯自 HowStuffWorks,由譯者 Diehard 基於創作共用協議(BY-NC)發佈。\u003C\u002Fp\u003E"'.slice(6, -6), groupId: '6717634115572613645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