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003Cp\u003E近代哲人講中國哲學,有兩種講法,一種叫做照着講,所謂的照着講,就是不敢越雷池一步,一字一句的意思都必須與古人的一致,這種講法也是最可靠的;一種講法,叫做接着講,所謂的接着講,就是按照古人的邏輯思維,順理推導,得出現代的結論。兩種方法都是做學問不可或缺的方法,也是傳承發展必須經過的道路。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習慣上,註解《傷寒論》的思路也有兩種,一種就是“以經解經”,每一句每一字都有根有據,好比成無己註解傷寒論,好比陳修園等註解傷寒論;一種則是“六經責我開生面”,比如我們熟知的柯琴這一派,從實踐中探討出運用經方的便捷途徑。\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但是,以經解經不是照着講,“六經則我開生面”也不是接着講,他們的講法都有一些出入,要理解《傷寒論》就必須從《傷寒論》所處的時代觀念及氣候的基本概念入手,然後推導出《傷寒論》的用方遣藥。五運六氣就是分析經方運用的大環境的捷徑,是分析大環境的有力證據。\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一)五運六氣的不變,經方的變\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五運六氣是中醫在解釋世界現象時最高的學問,整本《黃帝內經》有三分之一的篇幅是關於運氣學說的,而且在《黃帝內經》中有很多流派,不同的流派之間有不同的觀點,唯有五運六氣的學說是一個完整的,可以包羅萬象的,所以自古以來研究《黃帝內經》就離不開五運六氣,而整個中醫藥基礎理論的闡發也離不開五運六氣基礎。\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經方是以《傷寒論》《金匱要略》等書爲代表的方劑及運用方法的總稱,是中醫藥臨牀實踐總結出來的最有效的方劑。因爲經方的作用機制經過幾千年的研究,越來越明瞭,經過幾千年的實踐,療效越來越有保障。\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五運六氣是基於時空的醫學,不同的時空給予了一個人不同的狀態和環境,這是我們最容易忽略的。因爲人是一個恆溫動物,我們會習慣的認爲人這種動物模型是一成不變的,但是事實上卻相反,同樣是感冒秋天的感冒和夏天的感冒就有很大的不同,也許現代醫學意義上,感冒的原因都是某個細菌,但是治療方法上確有着天差地別。但是,一旦確定五運六氣的條件,同一氣候條件下使用的方劑就可以一成不變,療效出乎意料的好。\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而經方則是基於人的醫學,主要參數就是人,《傷寒論》一直強調是幾個要素,“辨病脈證並治”,其實就是辨證與辨病,還與辨因相結合,而落實的時候還有辨別體質,所以經方的運用一直是變化的。不同的病,不同的方,不同的病一樣的方,變化莫測,所以經方最爲難精。\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二)五運六氣爲什麼能指導經方?\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很多人認爲張仲景撰寫《傷寒論》是沒有運用五運六氣理論的,但是事實上在傷寒例裏面又提到了關於五運六氣的理論,只不過傷寒例中所說的是最基礎的運氣學說,沒有到達《內經》中那麼精準,沒有到達這麼高的高度。\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如《陰陽大論》雲:春氣溫和,夏氣暑熱,秋氣清涼,冬氣冰列,此則四時正氣之序也。冬時嚴寒,萬類深藏,君子固密,則不傷於寒,觸冒之者,乃名傷寒耳。其傷於四時之氣,皆能爲病,以傷寒爲毒者,以其最成殺厲之氣也。\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其實,五運六氣就是在春夏秋冬的基礎上,再細化分一次,變成了二十四節氣,每個節氣都有自己的氣候特點,然後根據氣候特點來診斷疾病。《傷寒論》所論的疾病,其實就是在衆多疾病中,寒氣最深的類型。所以,《傷寒論》其實是在簡單的運氣條件變化指導下的臨牀著作,如果運用後世的精準的運氣條件指導,療效可以更加突出。\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變化的氣候條件,變化的人,如何才能精準的找到治療疾病的最有效途徑,兩者結合在一起,即可發揮最好的作用。在幾何中,一條直線上有無數的點,但是兩條直線相交就有且只有一個點。\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經方的運用,需要很多參數定位用藥的部位,用藥的寒熱,還有用藥的多少,但是五運六氣也一樣可以定位患者所處的環境的特點,指導使用藥物,如果兩者一結合,就可以提升用藥的精準度。\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三)麻黃湯如何運用?\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2012年冬天,接近過年的時候,南方流行感冒開始肆虐,根據當時流感的特徵,其實就是一個非常明顯的葛根湯證,所以遇見感冒就開葛根湯,葛根湯可以解除在表之寒邪,在以往運用經方的過程中,只要有腸胃症狀(比如腹瀉),然後還有傷寒症狀者,是用葛根湯就可以獲得良好的療效,一般三劑就可以收功。\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但是,2012年的冬季,使用葛根湯,發現療效是比較明顯,但是始終不能治癒,對於患者來說,喫藥則無症狀,只需要已停止藥物,症狀又會反覆。那時甚是迷惑,突然有一次翻看五運六氣的書籍,想起了,當時的客氣有一個太陰溼土,所以就在葛根湯的基礎上加入了一味蒼朮,加藥之後,療效非常明顯,後面的患者,只需要服用三天,就可以停藥,而且不會有症狀的反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2018年冬天,同樣也是感冒,很多感冒都是傷寒感冒,出現腰痠痛,舌苔白,脈浮緊,咳嗽,怕冷,四肢冰涼,一般這種疾病開麻黃湯就能治癒,但是去年冬天的感冒,以麻黃湯治療,效果不明顯,雖然有減輕,但是不能痊癒。\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不過,考慮到2018年是太陽寒水司天,冬季也一樣有太陰溼土的客氣,所以在麻黃湯的基礎上加入蒼朮,附子,療效變得異常的好。\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甚至,不用麻黃湯,而是使用麻黃附子細辛湯,或者附子理中丸,治療感冒的效果都是非常不錯,一般服用第一次,身體狀況就會明顯變好,這就是在運用經方時,考慮大環境的特點,運用起來能夠獲得出乎意料的療效。\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四)一個月只開一個經方,包治百病\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據筆者統計,2019年6月中旬到七月中旬,筆者開過的60餘個方中,治療失眠、脾胃病、溼疹、咳嗽、睏倦等疾病,開出的方除了兩個婦科疾病患者,其餘都是半夏瀉心湯,而且都獲得了較爲理想的療效。其中好幾位患者的疾病都是經過多方求治,一直一籌莫展之病。\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爲什麼在這麼一個月的時間內,可以只開一個方應對所有的疾病,這種思路豈不是否定了《傷寒論》辨證論治的理論成果?其實不然,正是因爲《傷寒論》的偉大,能夠使我們在這麼一個月的時間內,只開一個經方,就能獲得意想不到的療效。\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半夏瀉心湯是《傷寒論》中治療傷寒汗吐下之後,心下痞症的重要方劑,整個方劑的立意在於彌補久病導致的脾胃虛弱,所以半夏瀉心湯是我們方劑學中和解之劑的代表。辛開苦降,不僅可以瀉火,還能補脾胃,打開中焦的升降之道。\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半夏瀉心湯之中,黃芩、黃連可以降火,可以厚腸胃,是瀉法;人蔘,大棗、生薑、甘草是補法,特別有利於脾胃,而半夏則可升可降,是燥溼的要藥。大家都知道脾胃虛,但是脾胃虛一般情況下不是純粹的虛,而是虛中有實,實中有虛,所以補脾胃不能一味的補,更不會一味的泄。\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所以,半夏瀉心湯,雖然說是瀉心的,其實是補脾胃的,有的傷寒版本記載:本雲理中人蔘黃芩湯去桂枝、術,加黃連。可見半夏瀉心湯或者生薑瀉心湯其實就是滋補脾胃的。\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爲什麼這段時間需要這樣呢?因爲這段時間的運氣條件是中運土運不及,主運土不及,客運水不及,主氣太陰溼土,客氣厥陰風木。土運不及自然有很多脾胃虛弱,這個對於人類如此,對於很多動物也是如此,而主氣還有太陰溼土,所以脾胃不及的同時還有溼熱,而厥陰風木的克害脾胃,則會加重脾胃疾病。\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故而,6月中旬到7月中旬這一段時間內的疾病,其實根本原因都是脾胃不及,所以用補脾胃的藥物治療,療效都會出乎意料。\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之所以能夠如此運用經方,獲得良好的療效,沒有五運六氣的工具分析氣候條件及發病特點,沒有經方對病機的瞭解是不可能做到的,兩者缺一不可。\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五)古人不餘欺\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學中醫的過程中,我們一直期待能夠學到“一劑知,二劑已”,而且看很多古書時,說到某個方非常好用,能夠救人千千萬,但是實際到我們手上運用的時候,卻發現辨對了證,但是療效不顯著,爲何?\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因爲古人對方劑的運用是有條件的,在某種條件下使用,方劑非常有療效,就好比2018年冬天使用附子理中丸治療傷寒,其實古人也說過,只是在臨牀中,我們很有可能十年才能碰見一次這樣的運氣條件,但是我們未必會運用這個方,就會留下古人欺騙我們的感覺。\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而事實上,古人著述的時候,記載的都是事實,都是滿滿的療效,而我們因爲沒有五運六氣這個工具,無法破譯古人用經方時的場景和環境,造成了遺恨千古的誤解!\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溫馨提示:\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XDNKBgEIVvJhH\" img_width=\"468\" img_height=\"261\" alt=\"經方療效強,五運六氣簡便,五運六氣+經方=?\" inline=\"0\"\u003E"'.slice(6, -6), groupId: '6717485174235333132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