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社會壓力的增加,女性經濟的獨立,使得單身成爲一種普遍現象。

近日,日本石川縣河北市預算主管表示,“正在進行有關單身稅的討論,但還沒有推進”。該消息立刻引發日本民衆,對於是否應該向單身人士徵稅的大規模討論。

我們單身人士已經很慘了

居然還要多交稅……

徵收“單身稅”!單身真成公害?

日本正在成爲單身大國!

此前日本社會學家指出,日本的單身率居高不下和經濟因素直接掛鉤,反映到個人身上,就是男性收入越少越容易單身,而女性則收入越高越容易單身。

需要說明的是,“單身稅”實際上並非指單獨設立“單身稅”稅目,而是指單身人士因未婚,在交稅時不能享受一些稅收減免政策,和有配偶的人相比,實際需要繳納更多稅收。

不過,該報道稱,目前日本的單身人士並非全是收入不高的人羣。一些40歲以上因離異或者喪偶而單身的人,並非傳統意義上的“單身沒錢”人士。相反,他們“年長多金”。此外,還有一些同居並育有子女的男女也都薪資不低,只是因爲未進行婚姻登記就都歸類到單身。

針對這兩類人羣,此前日本一直都沒有額外徵稅,這讓有育兒和房貸負擔的家庭深感不公,認爲這些人實際上屬於“僞單身”,因此要求設立新稅種,向單身人士徵稅。

徵收“單身稅”!單身真成公害?

事實上,中國的單身人數也在逐年增加。

有數據顯示,截止2016年底,我國男性人口70815萬人,女性人口67456萬人,總人口性別比爲104.98(以女性爲100),男女人口相差3359萬。

徵收“單身稅”!單身真成公害?

根據國家民政局統計數字,2015年我國單身的成年人數量已超過2億。

今年年初中央各部委密集召開會議,部署2017年環保、教育、住房、醫療衛生、食品安全等各項重點工作,就考慮到了“單身”“不想生”等諸多新出現的社會問題。

隨着全球適婚單身人口數量的日益增加,日本並非第一個提出“單身稅”的國家:

美國:爲了鼓勵結婚,密蘇里州對21歲到50歲未婚男子,每年收稅1美元,這意味着長期在該州居住者總共要多花30美元。相關法律可追溯到1820年,當時的1美元相當於今天的20美元。

徵收“單身稅”!單身真成公害?

韓國:截至2014年,韓國連續14年列入生育率超低的國家。對此,政府規定年薪2000萬-3000萬韓元的未婚勞動者,需要每年多繳納20萬韓元(約1160元人民幣)。

徵收“單身稅”!單身真成公害?

比利時:比利時有一項購房津貼,填寫報稅表時,只要申報了購房貸款證明,就可以少交部分個人所得稅。這個補貼制度最大的“受害者”是單身納稅人。由於房價被推高,單身納稅人買房時因沒有配偶,只能得到買房福利的一半,因此他們面對的是更高房價和更少資金,愈加窘迫。

徵收“單身稅”!單身真成公害?

俄羅斯:俄羅斯的單身問題也很嚴重,政府也是“下了猛藥”。該國不僅要對“單身狗”徵稅,對沒有生育子女的丁克家庭還要徵收無子女稅,稅率高達每月收入的6%。

徵收“單身稅”!單身真成公害?

徵收“單身稅”!單身真成公害?

小錢有話說:

在消費壓力越來越高的今天,如果入不敷出,光是應付生活就已經讓自己力不從心了,哪還有多餘的錢用來約會呢?又或者明明自己一個人可以賺錢,可以生活,可以更自由過的更精緻,又何必非要讓一個不合適的人來牽制自己的腳步呢?

所以,單身的人不要因爲所謂的“單身稅”和周圍的壓力就盲目約會甚至結婚。

徵收“單身稅”!單身真成公害?

你爲什麼單身?

@丁小貝:其實每個人都不想單身,只是還未遇到合適的。一個人的日子,久了,就習慣了。

@如是我聞:命定的人沒有出現,否則願與不願都將結束單身。

@櫻櫻崔:因爲性格不好,一路堅持了自我,於是也就一路單了過來……

@董悅錚:什麼時候把悶騷的性格改掉,就離告別單身不遠了……

@張澤萍:別人看到一車紅玫瑰,感動得熱淚盈眶,你冷冷地說:“好浪費錢。”別人看到一隻逃竄的小強,驚嚇地尋求幫助,你拎起拖鞋上前就是一拍。別人搬家的時候一個電話叫來免費勞動力若干,你懶得麻煩別人,自己大包小包往下扛。你說說,你爲什麼還是單身?

@諾蔓蒂克:單身就單身唄,有什麼理由要去說?某些人總是看到浪漫,殊不知它後面有三年之痛,七年之癢,責任與平淡!

小錢認爲只要經濟獨立穩定,國家也拿你沒辦法~寧願多交一點稅,也要等到對的人,這纔是正理。

徵收“單身稅”!單身真成公害?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