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堅持單身是不負責的表現嗎?爲何現代人不再憧憬婚姻?

曾經,網絡語“單身狗”是一種無奈自嘲,但今天“單身貴族”、“一直單身一直爽”的話語,暗示着當代人對於單身態度的轉變。越來越多年輕人從家庭本位的觀念中跳脫出來,自主加入到獨身主義的行列。

根據預測,在美國大約有四分之一的新生兒將不會結婚。在瑞典、挪威、丹麥和德國等國家,單身家庭約佔所有家庭的40%。在中國,民政部的統計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單身成年人口高達2.4億,其中有7700萬人獨居;另據估計,到2021年,獨居人口將上升到9200萬。

爲什麼現代人不再憧憬婚姻?單身人羣是否仍在經歷着社會壓力與歧視?本期問吧邀請《單身社會》的圖書編輯陳佳迪,聊聊以色列作家伊利亞金·奇斯列夫(任教於希伯來大學,哥倫比亞大學社會學博士)筆下的“單身社會”。編輯陳佳迪自稱“愛情來得太快像龍捲風”,26年的母胎單身生活就那麼結束了。成雙入對地生活真的能帶來更高的幸福感嗎?

單身人口增多有哪些原因

@澎友:單身羣體變大是國家經濟發達的必然產物嗎?

陳佳迪:在我看來,這確實是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必然會出現的,和大規模都市化、壽命延長、通信革命、女性社會角色改變均有關。經濟發展使年輕人獲得經濟獨立,購買力提高,擁有獨自生活的條件,導致單身比例的增加,新的家庭形態因此越來越普遍。

從整體數據上來看,也確實印證了發達國家單身人士多的說法。《單身社會》中作者奇斯列夫列舉到:在慕尼黑、法蘭克福、巴黎等歐洲大城市,50%以上的家庭爲單人戶。1950年的美國成人有22%單身,今天的單身比例已躍升至超過50%。據預測,每4個美國新生兒中就有1個終身未婚。與此同時,發達國家中先結婚再生小孩的比例逐漸降低,與雙親同住的美國兒童比例從1960年代初期的87%降至2015年的69%。在單身人口的增長方面,日本大概在世界各國中名列前茅。日本國立社會保障和人口問題研究所最新的一份調查顯示,2015年時,30歲以下的日本成人約有1/3從未約會過,超過40%從未有過性經驗。此外,在日本18歲至24歲的未婚人口中,將近60%的女性及70%的男性於調查當時並無交往關係,比起2010年的調查提升了10%,而與2005年相比更是躍升了20%。事實上,甚至有30%的男性及26%的女性表示自己無意尋找對象。

@澎湃網友YRzyUz:爲什麼現在很多人不願意談現實的戀愛,把戀愛寄託在紙片人或追星上面?單身羣體是不是像網傳的那樣“對關心別人沒有興趣”?

陳佳迪:人始終是有情感需求的,有的人會通過與身邊人的親密相處來滿足,有的人則會通過觀看劇集來滿足。此外,偶像、虛擬戀人往往是經過精細包裝,呈現在世人眼中的形象完美光鮮,人們往往都希望自己的伴侶完美無瑕。但現實中真的談戀愛了,會發現伴侶身上有各種缺點,有些人因此會感到失落,甚至痛苦。所以不願意在現實中談戀愛的人,一定也是權衡了利弊,不能坦然接受伴侶的缺點,覺得在一起弊大於利時,自然就完全不考慮現實中的戀愛了。

我認爲單身只是一種對婚姻狀態的界定,並不能和“對關心別人沒有興趣”產生關聯。我認識的很多單身人士都很友善,也很樂於幫助他人。只不過愛的能力確實是需要鍛鍊的,如果想要在現實生活中感受到更多的親密關係,那就需要加強現實中和親友的互動。

@東家長2020:單身女性越來越多,是因爲男性跟不上女性的發展節奏?

陳佳迪:我同意您的這個觀點。現在大城市的單身女性越來越多,某種程度上確實與男性跟不上女性的發展節奏有關。比如說在裝扮方面,女性往往很自覺,但是很多男性仍抱持傳統觀念,對於打扮自己有深深的羞恥感。現實是,人都是視覺動物,外貌還是很重要的,尤其在現今這個時代。

@nshshui:怎麼理解“不婚不育保平安”這個觀點?

陳佳迪:我曾經也認同這個觀點,因爲看多了有關婚姻不幸、家庭不幸的報道,出於自我保護,最好的方式就是不婚不育。但是後來發現,這種觀念雖然讓人省掉了婚姻、育兒帶來的煩惱,但也會失去很多體味人生百態的機會。所以還是那句話:權衡利弊,看自己到底想過怎樣的人生。

單身青年能擔起社會責任嗎

@斯派德曼:關於個人對維護社會可持續發展的責任,堅持單身的青年是如何理解的?

陳佳迪:在《單身社會》書中作者奇斯列夫提到,自願單身的青年,往往秉持的是一種後物質主義價值觀,這種價值觀鼓勵人們擁抱個人主義和獨立自主的精神。經濟大蕭條和世界大戰時出生的孩子,因爲遭遇物質困頓,嚮往秩序、經濟穩定和軍事力量。然而,戰火肆虐和生活貧困的記憶變得遙遠,經濟發展和購買力逐漸上升,這種年代裏生存的個人不再需要爲了尋求安全和慰藉去組織家庭。

21世紀的青年一代,追求的是自我表達、玩樂、自由和創意。當父輩爲了穩定的家庭生計奔波、早婚或盡力維持婚姻時,這代年輕人已經逐漸偏離傳統的家庭價值,決定用單身表達自己的後物質主義價值觀。因此,堅持單身的青年通常更加看重個人發展。

@大橙子小橘子:單身人士如何養老?其他國家有沒有範例?

陳佳迪:聯合國人口署早在21世紀初就建議爲未婚老年人士建造特別的居所。一位名叫特雷莎·克拉克的女子領導巴黎一羣活力充沛、充滿熱情的女性主義者,設計出專屬於女性的共同自治住宅區,想要獨自生活終老的女性都可以入住。除了爲必要的醫療人員預留一個房間外,其餘都是個人天地。她們照顧彼此,沒有聘請廚師、看護等。

後來,世界各地的很多團體也紛紛仿效。比如在多倫多有一種跨代男女合居的居住模式,年輕人與老年人同住,每個人扮演不同的角色,各自承擔責任,彼此互惠。《紐約時報》探討了這個逐漸興起的現象,報道了其他類似的居住模式。其中一個是克里斯汀·柏金斯的創意,60歲出頭的柏金斯是俄亥俄州的承包商,她爲自己和三位朋友在俄亥俄州郊區蓋了一棟房子,特色是建設了適合老年人士的設施,例如不需要彎腰就能使用的插座。她說如果室友罹患阿爾茨海默病等嚴重疾病,她不會考慮去照顧對方,但其他的日常生活,她和朋友都樂於協助彼此。建議讀一讀奇斯列夫的《單身社會》,書中有一整個章節都是講單身人士如何養老的。

《單身社會》,[以]伊利亞金·奇斯列夫 著,中信出版社2021年3月。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