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袁榮在她的寵物狗“萌仔”生病時,會花時間去大衆點評上仔細對比,尋找一家評價好且靠譜的寵物醫院。一年前,“萌仔”染上一場狗瘟,袁榮選擇了北京雙井愛雅寶貝動物醫院,這家醫院在大衆點評上的評價是5星,在這裏,“萌仔”連續打了10天的針,每天的打針費約1500元,再加上各種檢查檢驗,袁榮花了超過2萬元的醫療費纔將“萌仔”治好。袁榮說,“我自己得一場感冒也不過花幾十塊錢買點藥就治了,給寵物看病比給人看病貴得多。”整個檢查和治療的過程,既花時間也花錢,但是袁榮看到自己的“萌仔”又能像以前一樣,跳躍着迎接下班回家的她,她感到從未有過的愉悅和欣慰。

相信幾乎所有的養寵一族都會對袁榮的行爲感同身受。美國南部北卡羅來納州大學的Hal Herzog是一位心理學教授,20多年來,他一直致力於研究人類與動物之間的關係。他認爲,人與動物之間的情感發展趨勢可稱爲“寵物的人類化”。他說:“我們越來越將寵物當成自己的朋友乃至家庭成員。因此,當你的家庭成員生病了,你的孩子生病了,你不可能說:哇,要治療這個病得花10000多美元。”

在中國,約有4800萬寵物犬和1300萬寵物貓正在成爲單身人士、老年人,以及工作壓力大的白領們的家庭成員。《2016中國寵物行業白皮書》的數據顯示,中國的寵物數量在10年間增長了近900%。而相比寵物食品、寵物美容這樣的日常固定開銷,寵物醫院是養寵一族最不願意與之打交道的對象。但一旦寵物出現了毛病,他們的心情就跟袁榮一樣,寧願花更多的錢,也要去尋找一個靠譜的、專業的醫院,而在這種心態主導下,養寵一族也更容易在寵物醫院發生大額消費。

寵物醫療,關乎寵物“生、老、病、死、養”的剛性入口需求,貫穿了寵物終生的一切相關服務,深藏諸多商機。國泰君安《寵物市場千億藍海,首推醫療,再次零食》研報認爲,寵物醫療作爲寵物服務中最重要的一環,市場規模居產業鏈第二,另外,與進入門檻低、競爭激烈的寵物產業鏈上游相比,處於產業鏈下游的寵物醫療,由於技術壁壘高,又屬於剛需行業,是進入寵物細分行業較好的切入口,具備了打通產業鏈上下游的延展性。因此,一大批寵物醫院迎着需求正遍地開花。中國寵物產業聯盟2017年發佈的《中國寵物行業白皮書》中提到,近年來,我國寵物醫院數量大幅增加,目前國內寵物醫療機構約1萬家,過去五年複合增速13.2%。但業內具有一定專業化水準,且爲連鎖經營的寵物醫院數量佔比不足10%,還留存着大片的空白。

這是一個被遺漏的金礦,一場由消費升級引爆的“它經濟”,正在慢慢揭開這個領域的“繁榮”與“蕭瑟”。

品牌經營

通過自營或者收購建立連鎖店,是大型寵物醫院在全國快速擴張搶佔市場的絕佳手段。出身獸醫專業的彭永鶴是瑞鵬寵物醫院的創始人,他周邊養寵物的朋友或朋友的朋友在寵物生病卻沒有平臺醫治的情況下,都來請他幫忙治療,於是他便萌生了創辦一家寵物醫院的想法,1998年,他的第一家店成立。沒想到,生意還挺好。起初,每天都有七八十的病例量,週末能超過100個,遠比現在單店的業務量大。隨着需求量漸增,瑞鵬採取了“複製榜樣”的策略進行擴張——把一家店做成榜樣,再擴張到全國。

“我們是依照‘以一線城市爲根基、逐步向二線城市輻射’的擴張計劃,在區域佈局上,採用中心醫院+專科醫院+社區醫院‘1+P+C’式的佈局模式,頂層架構12大寵物專科、近300位專科人才體系和MRI等高端診療設備。”瑞鵬寵物醫療集團副總裁張延忠告訴《商業週刊/中文版》。“1+P+C”的佈局策略,即在一座城市設立一家中心醫院,同時開設多家專科醫院和社區醫院。社區醫院主打便利,社區醫院不能處理的病例,則轉診到專科或者綜合醫院。張延忠表示,越發達的城市,消費者對“1+P+C”的分佈的要求更精確,需求分流的趨勢就更強。

經過20年的發展,瑞鵬寵物醫院通過自營與收購,目前已在上海、廣州、深圳、長沙、蘇州、成都等全國20餘個大中城市開設了200多家分院。該醫院在《2018年度中國寵物醫院綜合實力排行榜》上排名第一,這個由中國動物醫院管理研究院組織寵物醫療行業專家學者審評,及全國各地8000餘位寵主投票後產生的排行榜,含金量頗高。

與這家寵物醫院的名字只有一字之差的瑞派寵物醫院,則主要是通過不斷收購單體醫院來擴張,曹浪峯、我寵我愛、皇家寵物、長江動物、至誠、吉太郎等多家寵物醫院連鎖品牌相繼加入瑞派寵物體系。這家總部設在天津的寵物連鎖醫院,目前共有13個管理公司,遍佈40個城市,超過300家醫院。短短几年,瑞派成爲國內連鎖門店最多的寵物醫療品牌。

其他諸如合豐牧業、美聯衆合動物醫院聯盟、芭比堂寵物醫院等均採用建立連鎖店的模式進行快速擴張。敏感的投資者們很快將目光投放在這些有着統一品牌形象、管理到位、店面數量達到一定規模的連鎖寵物醫院。今年5月23日,“瑞派寵物醫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宣佈獲得華泰新產業基金、美國高盛集團、天津瑞濟生物3.5億元戰略投資。”據公開資料統計,本輪3.5億元的融資金額,刷新了中國連鎖寵物醫院領域的單筆融資紀錄,同時也是進入2018年以來,中國寵物行業的最大單筆融資。而就在2017年,中寵股份2700萬元戰略投資了美聯衆合;陽光匯融先2.26億投資了瑞鵬股份,後加持美聯衆合股權;達晨創投作爲瑞鵬股份早期投資人,又在後者的新三板增資中再次加註;高瓴資本作爲最早佈局寵物醫療行業的基金,早在幾年前,旗下的策行等三隻基金投資了芭比堂、安安寵物、寵頤生、寵物家等連鎖寵物醫院,並同時在寵物醫療SaaS、寵物醫療供應鏈金融、寵物醫生培訓等多個領域投資佈局。

按照旗下醫院的數量統計,國內連鎖寵物醫院的三巨頭格局:瑞派體系、高瓴體系、瑞鵬美聯體系已經基本成型。

前瞻產業研究院分析師陳利民表示,國內大型連鎖寵物醫療機構在多方面存在優勢:首先,管理體系更爲完善,企業經營與治理水平更高;其次,同品牌下門店的市場定位統一,可實現標準的服務體系與價格體系;再者,設備與醫療產品採購量相對較大,容易獲取規模優勢;另外,人才招聘和培訓正規,待遇和發展路徑更有競爭力,便於招攬專業人才;最後,大型寵物醫院作爲流量入口,可導入寵物美容、清洗、保健品銷售等相關服務,更容易實現多元化服務。

“寵物連鎖醫院將會是未來的發展趨勢。”妥拉金融副總裁劉嘉寧也看好連鎖寵物醫院,妥拉金融是國內首家垂直於寵物診療行業,爲寵物醫院提供融資服務的金融公司。他對《商業週刊/中文版》說,“我國寵物醫院數量並不多,正處於行業的發展初期,診療服務還無法滿足國內上億隻寵物的需求。”

而妥拉金融從中看到的機會是,與這些連鎖醫院形成聯盟,“醫生負責專業的部分,我們資本負責運營管理的部分”,劉嘉寧對目前寵物醫院自給自足的經營模式感到着急,“雙方合作,讓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才能共同推進行業的發展。”

連鎖店玩家們在資本的推動下,用足夠多的熱情建店擴張,然而這類具有一定專業化水準的連鎖寵物醫院數量佔比不足10%,佔據整個行業主流地位(約90%)的還是單體店。

依靠個人名氣在微博上火起來的杭州張旭寵物醫院,便是這類醫院的代表。

創始人張旭在微博上的名字叫“獸醫張旭”,微博認證的身份是國家執業獸醫師,擁有約54萬粉絲。他在杭州開了兩家寵物醫院,自稱其醫療設備爲行業中的翹楚,比如他們的醫院裏有美國AVT小動物專用磁力共振、意大利百勝SIX高階動物心臟和腹腔彩超、日本GMS呼吸麻醉系統、癌症靶向治療等。與這些高端醫療設備對應的,是一張價格不菲的收費表:人工髖關節置換每側5萬元,脊椎開窗術1萬元起,白內障手術8000元起,剖腹產、腸吻合術、尿道切開術、胃切開術等的手術費都在2500元以上,而這還僅僅是手術費,不包括藥費和各項檢查的費用。例如,公犬的絕育手術,雖然手術費僅有400至600元,但綜合花費往往要達到兩三千元。在“收費一覽表”上,寵物做一次CT檢查的費用高達2500元(麻醉費另計)。

在網上,網友對張旭寵物醫院的評價褒貶不一。有的讚賞張旭的專業手法紮實,有的卻抱怨收費高,“專業紮實”“價格貴”“網紅店而已”是網友對該店評價的關鍵詞。由於在設備與專業獸醫培訓上投入較高的成本,對於自己這家已經實現盈利的單體店,張旭感覺“賺得比較少”。

張旭

儘管如此,不久前,他還拒絕了幾家投資機構的收購邀請,“其實資本早在六七年前就在關注這個市場,現在是寵物醫院的收購熱潮期。資本方到處收購醫院,統一裝修、形成連鎖。”杭州張旭寵物醫院院長張旭告訴《商業週刊/中文版》。在張旭看來,他的醫院面積有1000平米,且醫療設備齊全,未來會發展成爲“轉診中心(相當於人類的三甲醫院)”,在這裏可以看眼科、骨科、腫瘤、神經外科、心臟病等大病。連鎖寵物醫院的大多數店面則算作是社區醫院。“美國寵物醫療行業對各個規模的寵物醫院有着清晰的定位,面積六七十平米的社區醫院只看小病,有些甚至只看眼科,這類連鎖醫院靠規模取勝。”張旭介紹,

在美國,如果社區醫院治療不了的病例則會被安排到轉診中心,然而這種模式在我國還未推廣開來。因此,生病的寵物們可能被誤診或過度醫療,如果寵物們先後在幾家醫院進行治療,還很有可能被這幾家寵物醫院的醫生互相推諉責任,這造成了大量的寵物醫患糾紛。很多激動的寵物主苦於找不到適合的渠道爲他們的寵物討回公道,大多數時候只能隱忍或跟醫院大吵一架後不了了之。

“因爲寵物在我國的法律地位屬於財產,歸寵物主所有,不具有生命權。我國的《醫療事故處理條例》規範的是人和醫療機構及其工作人員之間的權利義務關係,不能適用於寵物醫療的領域。

所以寵物主與寵物醫院發生糾紛的,可能涉及到的案由應當是服務合同糾紛或者是財產損害賠償糾紛,服務合同的話根據雙方的合同約定進行,財產損害賠償的話屬於侵權之訴,適用誰主張,誰舉證的原則。”上海兆豐律師事務所唐康萍律師向《商業週刊/中文版》介紹。她指出,目前規範寵物醫療的法律主要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動物防疫法》,該法條第六章專門規範了關於動物診療的法律規定,包括動物診療的機構,動物診療的人員資質都做了規定。但是在沒有法律明文規定虐待、遺棄寵物需要承擔責任以前,寵物被虐待、遭遺棄等問題只能通過道德層面來規範。

國內寵物行業發展史

由於這個行業缺乏監管和規範,導致寵物醫療市場呈現散、亂、封閉的局面。“散是由業態決定的,因爲醫療規模小,都是覆蓋周圍三五公里;亂是因爲國家沒有政策管理這個行業,還是一個自由發展的狀態;封閉是由於散、小、亂導致的,沒有外部資源來整合它,還處在自由發展放任的狀態。”劉嘉寧告訴《商業週刊/中文版》。

儀器市場

不過,資本的投入讓行業洗牌的速度正在加快。

寵物醫院在最爲關鍵的兩大要素——醫生和設備上投入更多的精力,以避免自己被淘汰。這也正是張旭目前所面臨的困境。“這五年,寵物醫療行業高速發展,我們從2012年開始就不停地在買設備。”張旭表示,“養寵一族願意花錢去給寵物看病,對治病的質量、水準和要求都在提高。”

寵物的醫療設備要求比人的高,這也是給寵物治病比給人治病貴的原因之一。

“寵物老是動來動去,不像人會配合,相對地生產寵物醫療器械的廠商少之又少。意大利百勝醫療(ESAOTE)是可提供專業寵物醫療器械的公司。”張旭對寵物醫療器械市場瞭如指掌,“目前深圳也有一些本土的寵物器械公司,他們的彩超一臺10萬塊,一般的小醫院會用,但我們這一臺就是50萬,差別在於清晰度不一樣。”這些年,張旭累計花了近2000萬在購置醫療儀器上,這些儀器包括核磁共振、CT機等。但是這些機器的利用率非常低,一個月只有6~8個病患會使用到這些機器,只有人醫使用率的1%。張旭透露,目前醫院還差一個放療設備(直線加速器),他預計這個機器將在5年後考慮。“因爲這個設備價格高達一兩千萬,有輻射對環境要求也高,我們想和大學合作或者去郊區開分店時,再接收這樣的儀器。”

2017年,百勝在全國賣出了100臺左右的機器。除了賣出三四臺高端機,大部分售出的是價格約30萬元的中端機器,整個公司的盈利從2015年的1000多萬,上升到2016年3000多萬。目前,從中國農業大學、華中農業大學、南京農業大學等高校到全國寵物醫院營業額排名前20%幾乎都是百勝的客戶。2017年底,百勝被阿里巴巴集團旗下私募股權基金、中國上市診斷影像集團萬東醫療和家庭護理醫療器械集團魚躍醫療組成的投資財團收購。“醫生不太會關注機器價格的多少,更關注的是軟硬件是否夠好,技術是否更新。”百勝中國代理銷售陳明超向《商業週刊/中文版》介紹。

與鉅額醫療器械投入一樣讓寵物醫院痛苦的,是人才的缺失。獸醫對一家寵物醫院來說有多重要?《2017年度中國寵物行業白皮書》指出,醫師的專業性是人們選擇寵物醫療服務機構時的主要影響因素,佔到82.7%,其次是交通便利度和醫療環境等因素。

人才培養

寵物醫院的“繁榮”反襯出人才的“蕭瑟”。

過去的寵物醫療行業主要靠自我迭代,不具備現代商業化的模式,也沒有資本介入,更沒有明確的協作和分工,因此,相關專業的畢業生投身其中的少之又少。南京農業大學動物醫學院黨委副書記熊富強表示,很多畢業生會從事豬、牛、羊、馬、雞等各種產業動物的養殖、防疫、獸藥、食品等相關的工作,到海關、檢疫局、科研院所的也不少,最後從事寵物醫療的只佔其中一部分。而這一部分人中,又被分爲兩種——第一種是特別熱愛寵物行業的人,第二種是做不了別的只能幹這行的人。據估測,目前動物醫學專業人才的缺口達100多萬,而在這些畢業生中,能夠成爲寵物醫生,還必須拿到執業獸醫資格證。中國獸醫協會副會長兼祕書長辛盛鵬表示,截至2017年,我國取得執業獸醫資格的有7萬人,助理獸醫師3萬人,目前中國執業獸醫師還存在30萬至50萬的缺口。

在招聘醫生一年比一年難找的情況下,張旭不得不通過醫院的口碑相傳和自己的微博平臺來招聘醫生。而爲了讓醫生更快更好地使用儀器,張旭從買醫療器械之際就同步培養醫生。有了儀器,拍了片子,還需要判讀。而幾十年前國內並沒有小動物影像學,更缺乏判斷專業人才。“我們專門派人去國外的醫療器械公司、寵物醫院跟着實習,或者跟國外的醫院聯營,他們幫我們判讀,判讀一次給200美元。”張旭介紹道。聯營持續了2年多後,張旭寵物醫院的設備才逐步與歐美同步。此外,張旭寵物醫院每年會派醫生去康奈爾大學、中農大學、臺灣大學、臺灣中興大學等世界上頂級的獸醫學高等學府去做交流和訪問。

瑞鵬則是藉助高校平臺,爲自己儲備人才。2010年起,瑞鵬集團開始在全國有畜牧獸醫專業的高等院校開設“瑞鵬班”(以本科爲主),除了正常上課,瑞鵬還會聘請行業內的專家教授到校親自指導上課(每年授課30次以上)。在學校開展各種臨牀手術實驗、技能評比測試等被瑞鵬班稱之爲“學習成長計劃”的一部分。

寵物產業鏈概況

“學生在大四期間可以到當地的瑞鵬寵物醫院實習,我們不僅在學校,在實體醫院也爲他們準備了一整套完整的培訓體系。畢業後,可根據個人意願和公司需求,就近在當地的寵物醫院就職。”張延忠介紹。在瑞鵬寵物醫院,獸醫畢業生的職業發展會從初級助理開始到中高級助理、配藥師、化驗員再到住院醫生、主治醫生、主任,最後成爲行業內的專家,期間,瑞鵬會幫助醫生考取相關資格證。據瞭解,培養一名獸醫專家起碼需要10年,期間要經歷一系列的訓練和學習去了解寵物醫院在專業方面的各個環節。

爲了促進就業,緩解寵物醫院人才缺失問題,國家相關部門放低了寵物醫生的門檻,規定專科生可以打疫苗,做簡單的絕育手術。但據張旭透露,很多專科院校學生畢業後或是去小醫院當院長,或是開一家單體寵物醫院,自己又當老闆又當獸醫。

人才的匱乏和良莠不齊也讓劉嘉寧深深感受到了這個行業的弱點。“因爲這個行業普遍不被廣大社會所認可,就像高考填志願,有多少家長會讓孩子填獸醫專業?”從某種程度來說,獸醫人才缺乏是中國的硬傷。反觀歐美國家,對於醫生的尊重不分人醫、獸醫,同樣高尚。“越是高度發達的社會,醫生越是被尊敬,而在農耕社會,醫生並不是主流職業。”他說。

情況正在好轉。

中國農業大學動物醫學院副院長李鵬表示,近幾年動物醫學專業的學生中,選擇小動物臨牀的比例越來越高。但要成爲一名合格的寵物醫生,僅僅依靠學校的基礎知識學習是不夠的。他希望,完成實踐積累並拓展視野後,更多執業獸醫師能回到學校接受繼續教育。還有一些在國外學成歸來的華人獸醫看中了中國市場的前景,而投身其中。據陳明超介紹,這些海歸大部分從事動物超聲、影像、外科、內科等相關專業。“還有很多老外也樂意到中國做獸醫,一方面前景好,另一方面可以得到更多的鍛鍊。要知道,在美國,大學剛畢業的學生要從助理開始做起,但在中國你可以直接做主治醫生甚至院長,不但薪資高,而且沒有在美國從事獸醫需要的各種考試,對獸醫來說有一個非常好的發展週期,可以大膽嘗試練手。”陳明超說。

這幾天,張旭看着眼前的這一沓簡歷不禁露出了笑容,這裏不僅有十幾份來自985、211學校的簡歷,還有幾份是有海外背景的,“這個行業還有那麼多可以想象的空間,總會吸引那些不是逼不得已,而是真正喜歡這個行業的年輕人。”

本文原標題《寵物界鏟金客》,載於《商業週刊/中文版》2018年第16期。

撰文:周理瑤 編輯:Winky Wan、周學彥

......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