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牀上,面對種類繁多的保肝藥,你有沒有常常覺得選擇困難呢?本文將對各類保肝藥物歸類比較,以資借鑑。

一 保肝藥定義及分類

保肝藥是能夠改善受損害的肝細胞代謝、促進肝細胞再生、增強肝臟解毒功能,達到改善肝臟病理、改善肝臟功能目的的藥物。即通常所說的保護受損肝細胞的藥物。引起肝細胞損傷的病因很多,因此在保肝治療中,首先應去除病因,然後進行保肝治療。

保肝藥分類:

二 各類保肝藥物的作用機理及臨牀應用

1、促進能量代謝類

臨牀應用於各種肝病所致的維生素缺乏、物質代謝低下、能量代謝低下、凝血功能低下、凝血障礙、肝性腦病等。

(1)維生素

機理:促進物質代謝和能量代謝,保持代謝所需各種酶的活性。

複合維生素B:是糖代謝、組織呼吸、脂質代謝、蛋白質代謝所需輔酶的重要組成部分,防止脂肪肝和保護肝細胞。

維生素C:具有可逆的還原性,參與氧化還原反應,減輕肝細胞的脂肪變性,促進肝細胞再生及肝糖原合成和解毒。

維生素E:抗氧化、保護肝細胞和促進肝細胞再生。

維生素K1:參與肝臟合成凝血酶原,促進肝臟合成凝血因子。

(注:脂溶性維生素劑量大時可能加重肝臟負擔,除Vit K外一般不用。)

(2)輔酶

門冬氨酸鉀鎂:① 作用機制:參與三羧酸和鳥氨酸循環,維持細胞正常功能。②用法注意:注射劑僅作靜脈使用,溶於5%葡萄糖溶液中緩慢滴注,不能靜推或肌注。③適應證:主要用於急性黃疸性肝炎(退黃)、肝細胞功能不全;用於電解質補充。④不良反應:大劑量可能致腹瀉。

二氯醋酸二異丙胺:①作用機制:消耗轉運肝脂肪,降低動脈血中的甘油及遊離脂肪酸的濃度;抑制膽固醇和脂肪酸的合成,改善肝細胞的能力代謝。②臨牀應用:脂肪肝、肝內膽汁淤積。

(3)促進蛋白質合成類

人血白蛋白:作用機制爲增加血容量和維持血漿膠體滲透壓,運輸和解毒,營養供給。

支鏈氨基酸(250ml 3AA ——纈氨酸、L-亮氨酸、L-異亮氨酸)臨牀應用:肝昏迷、慢性活動性肝炎、重症肝炎及肝硬化。用法注意:控制滴速<40滴/分。

2、解毒類

機理:提供巰基或葡萄糖醛酸,與藥物、代謝產物或重金屬結合,形成穩定的水溶性複合物由尿排出,增加解毒作用。

臨牀應用於:病毒、酒精、藥物、化學物質、重金屬引起的肝損傷,食物和藥物中毒。

葡醛內酯作用機制:在酶的催化下,轉化爲葡萄糖醛酸(體內重要解毒物質之一),與體內毒物結合,排除體外。阻止糖原分解,使肝糖原增加,脂肪儲量減少。

還原型谷胱甘肽作用機制:含有巰基,與人體過氧化物和自由基結合,對抗其對臟器的損傷。促進膽酸代謝,有利於消化道吸收脂溶性維生素。優點:停藥後不易反彈,故臨牀應用較多。

硫普羅寧作用機制:提供巰基、解毒、抗組胺和清除自由基。促進肝糖原合成,抑制膽固醇增高。血清白球比回升。

3、促細胞再生類

(1)生物製劑:

促肝細胞生長素:①作用機制:刺激新生肝細胞的DNA合成,促進肝細胞再生,防止來自腸道毒素對肝細胞進一步的損害。②臨牀應用:多用於重症肝炎及肝硬化。急性期患者的療效優於慢性患者,早期患者優於晚期患者。

(2)必需磷脂類:補充人體外源性磷脂成分,促進肝細胞膜再生、降低脂肪浸潤。

多烯磷脂酰膽鹼:①作用機制:補充外源性磷脂成分,穩定、保護、修復細胞膜;促進肝細胞再生,協調凝脂和細胞膜功能,降低脂肪浸潤;改變膽固醇和磷脂比值,增加膽汁成分水溶性,減低膽結石形成指數。②臨牀應用:以膜損害爲主的急慢性肝炎、藥物性肝炎、酒精肝、中毒性肝炎等。③用法注意:口服應餐後吞服,一日劑量不超過6粒;靜脈用藥應以不含電解質溶液(GS)稀釋。注射液中含苯甲醇,新生兒/早產兒禁用,妊娠1-3月慎用。

4、利膽類

機理:促進膽汁分泌,減輕膽汁瘀滯。

臨牀應用於治療自身免疫性肝炎以及膽汁性肝硬化、硬化性膽管炎等各種膽汁瘀積症。

腺苷蛋氨酸:①作用機制:人體生理活性物質,通過轉甲基和轉巰基作用參與體內重要的生化反應,調節肝臟細胞膜的流動性,促進肝解毒過程中硫化產物的合成,有助於防止肝內膽汁淤積。②臨牀應用:肝硬化前和肝硬化所致肝內膽汁淤積。適用於妊娠期肝內膽汁淤積。③不良反應:易發生肝性腦病,有血氨增高的患者,應用本藥時需注意監測血氨水平。④用藥注意:不可與鹼性液體、含鈣離子的溶液及高滲溶液配伍,本注射劑溶解後保存時間不應超過6小時,需在臨用前用所附溶劑溶解;靜脈注射必須非常緩慢,有引起外周血管硬化的副作用;其腸溶片必須整片吞服,不得嚼碎,兩餐之間服用。

茴三硫:①作用機制:分泌性利膽藥,不增加肝臟負擔,增強肝臟谷胱甘肽水平,使膽汁分泌增多,促進肝細胞活化,有助於肝功能的改善和恢復。②臨牀應用:用於膽囊炎、膽結石及消化不適,急慢性肝炎輔助治療。③不良反應:引起尿液變色;長期服用可致甲狀腺功能亢進;偶有發生蕁麻疹樣紅斑,停藥即消失。

考來烯胺:①作用機制:在腸道中與膽汁酸結合成不溶性複合物,經糞便排出體外,以降低血清膽汁酸,可緩解因膽汁酸過多沉積於皮膚導致的瘙癢。②不良反應:較常見便祕;長期服用引起脂肪吸收不利,應適當補充脂溶性維生素及鈣鹽(應非口服給藥)。③用藥注意:本藥味道難聞,可用飲料等伴服,宜於飯前服用。

熊去氧膽酸:①作用機制:降低膽汁中膽固醇濃度,膽固醇結石溶解。②臨牀應用:用於膽固醇結石(陽性結石),膽汁反流性食管炎,膽汁淤積類疾病。③用法注意:活性炭、含鋁抗酸藥、考來烯胺及考來替泊等能與膽汁酸結合會影響其的吸收,應錯開2小時以上使用。

5、免疫調節類

免疫調節治療有望成爲治療慢性乙型肝炎的重要手段,但還需大樣本研究驗證。

胸腺肽α1作用機制:增進免疫系統反應性,具有調節T淋巴細胞發育、分化和成熟的作用,同時修復受損的淋巴細胞。

6、中藥製劑

(1)抗炎類:主要爲甘草甜素製劑。具有激素樣作用,但無皮質激素的不良反應,可減輕肝臟的非特異性炎症。

①機理: 腎上腺皮質激素樣作用,抑制肥大細胞釋放組胺,抑制細胞膜磷酸酶A2和前列腺素E2的產生,促進膽色素代謝,減少ALT和AST的釋放,抑制自由基和過氧化脂質的產生和形成。

②臨牀應用:伴有ALT升高的各型肝炎的治療。(肝臟損傷原因不同,但最終的肝臟炎症反應是共同的,因此抗炎類保肝藥有一定臨牀地位。)

③用法注意:口服吸收差,採取先靜脈後口服的序貫療法;肝性腦病時慎用;肝功能好轉後應逐漸減量,一般療程不超過3個月,不應驟停,應減量維持;不宜同類藥品聯用。

(2)降酶類:

機理:爲合成五味子丙素的中間體,對細胞色素P450酶活性有明顯誘導作用,從而加強對四氯化碳及某些致癌物質的解毒能力。

聯苯雙酯:①優缺點:降酶效應迅速,應用方便,罕有不良反應。其降低ALT作用肯定,但對AST作用不明顯,有學者認爲其無保肝作用。②用法注意:不建議常規使用,多聯合用藥。應逐漸減量,不宜驟停。

雙環醇片降酶速度慢,療效穩定,少反彈。肝功能失代償者慎用。

水飛薊素作用機制:爲菊科植物水飛薊提取物。保護肝臟細胞免受毒性物質侵害;具有強力的抗氧化功能;促進蛋白質合成,加快製造新的肝臟細胞或令已損害的肝臟細胞自行修復。

(3)單味中藥:苦蔘具有抗纖維化作用;五味子具有抗脂質過氧化、促進肝細胞再生和利膽等作用。

三 保肝藥物合理應用原則

去因原則:保肝藥物起輔助治療作用,保肝治標,去因治本(例如病毒性肝炎,主要應抗病毒治療,參見後文第四點);

用藥宜簡原則:不超過3種,同類藥物不宜重複使用;

減負原則(即減輕肝臟負擔):避免濫用成分不明的藥物;

個體化原則:結合患者年齡、病因、病情、經濟等情況合理用藥,例如病情嚴重者先靜脈再口服;

維持時間宜長:肝功能正常後逐漸減量或停藥,最好維持肝功能正常3個月左右。

四 保肝藥物選擇

不同疾病的首選保肝藥:

1、病毒性肝炎

急性病毒性肝炎:一般給予維生素+1種保肝藥。

慢性病毒性肝炎:抗病毒治療爲主,保肝爲輔;選抗炎保肝藥物(複方甘草酸苷)+營養藥(維生素)+中藥。

重症肝炎:首選促肝細胞生長素。

2、酒精肝

戒酒爲主;肝功異常明顯者可加還原型谷胱甘肽/多烯磷脂酰膽鹼。

3、脂肪肝

低脂肪飲食爲主;肝功異常明顯者可加多烯磷脂酰膽鹼/二氯醋酸二異丙胺+中藥。

4、自身免疫性肝病

首選激素和免疫抑制劑;本病多有膽汁淤積。保肝藥選用抗炎類(甘草酸二銨/甘草酸胺)+利膽類(熊去氧膽酸)+中藥。

5、藥物性肝炎

藥物直接損傷肝細胞和過敏反應引起,往往伴有肝內膽汁淤積。重症需應用糖皮質激素;較輕者選抗炎類(複方甘草酸苷)+利膽類(熊去氧膽酸)+解毒類(還原型谷胱甘肽)。

6、先天性疾病

主要是肝豆狀核變性,過多沉積於肝組織,應用青黴胺+硫普羅寧。對於各種先天性黃疸病人,各種藥物均不理想。

7、其他疾病伴發肝損害

例如肝膿腫、全身重症感染等,治療原發病爲主;保肝治療以解毒類、維生素類爲主,輔以中藥。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