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 | 因果 | 人生智慧 | 命運 | 功德

  

  漸卦的第四爻說:

  “鴻漸於木,或得其桷(jué),無咎

  “或得其桷,順以巽也”。

  意思是鴻雁飛到樹上,可以找到較平的枝杈來休息,沒有危險;可以找到較平的枝杈,靠的是柔順與隨和

  鴻雁是水鳥,腳蹼不同於鳥爪,樹上並不是長久的棲息之地,環境所迫,它必須尋找到較平的枝杈來休息。當人處在一種不確定的狀態,更需要對環境迅速適應,所以要“順以巽”,就是以隨和的態度來表現出柔順。

  一、隨和的人,是吉人

  隨和的人,待人虛心柔順,到哪都喫得開。

  《易經》八卦中的離卦,符號是,上下兩個陽爻,中間一個陰爻,陽爲實,陰爲虛,所以是外實內虛,也就是常說的“離中虛”。

  離卦的符號,豎起來看,活脫脫就是一個爐膛的造型:外面兩個陽爻象火爐的外壁,中間的陰爻就是空虛的爐膛,用來放燃料。

  同樣道理,人心也要虛,虛心才能容納,像爐膛一樣盛載燃料。

  燃料放進爐膛不能太多,要留有空隙,讓空氣進來;若把爐膛填得結結實實,肯定會只是冒煙而不起火。

  同樣道理,人心也要有空隙,不能太自我,只考慮自己,要爲別人着想,柔順待人,才能人際關係和諧,人生的爐膛才能越燒越旺。

  離卦中間是陰爻,陽爲剛,陰爲柔,所以柔於內。善良柔順的品德是發自內心的,而不是外表,就像我們常說的“心靈美”。

  隨和的人,會經常看到別人的優點,孔子說“三人行,必有我師焉”,也告訴我們,任何人身上都有我們值得學習的東西;對人應該多些寬厚仁慈,溫和謙讓,應該多一些糊塗,水至清則無魚,過多地看到別人的缺點就難以與人交往,也自然不會得到好福氣。

  二、隨和的人,是聰明的人

  《紅樓夢》中劉姥姥就是聰明隨和的人,第四十回鴛鴦與王熙鳳爲了討好賈母,故意捉弄劉姥姥。事後,當王熙鳳和鴛鴦向劉姥姥道歉時,劉姥姥卻說:“姑娘說那裏的話?咱們哄着老太太開個心兒,有什麼惱的!你先囑咐我,我就明白了,不過大家取笑兒。我要惱,也就不說了。”

  劉姥姥是個聰明人,她只是賈家的遠房窮親戚,因此在榮國府中,她或是言語謙卑,奉承賈家;或是步步留神,連坐都不好意思。

  二進榮國府的時候,本來她要講個冬天偷柴火的笑話,可是賈府內突然失火,她馬上換了話題,免得讓人覺得“哪壺不開提哪壺”。

  劉姥姥觀察到賈母對寶玉的寵愛,馬上就想了一個觀音送孫子的故事,“連王夫人也都聽住了”。

  隨和的人,必是聰明人,會以睿智的目光洞察世界。

  三、隨和的人,是謙虛的人

  謙虛,是一個隨和之人內在品德和修養的高度表現,不因學問博雅而驕傲自大,也不因地位顯赫而處優獨尊,相反,謙虛者學問愈深愈能虛心謹慎,地位愈高愈能以禮待人。它是人際關係潤滑劑,當別人讚美自己之時,沒有虛榮,而是繼續把事做得更好;當別人做錯事時,也不因此貶損他人。

  三國劉備在火燒新野、大戰長坂坡之時,一路都有百姓的生死相隨。爲何這些百姓明知跟隨劉備是九死一生,卻又無所畏懼?因爲世人都感於劉備的“謙虛”品德,他從不標榜自己的身份,甘於居下,深得民心,諸葛亮也因他三顧茅廬的知遇之恩,而鞠躬盡瘁,從而也爲其後續奠定三國鼎立的形勢,打下厚實的基礎。

  謙虛,是一個隨和之人內在品德和修養的高度表現。

  四、隨和的人,是寬宏大量的人

  謙和,它所關乎的是除虛心外的和氣、和睦、和善,謙和之人是至德之人,正所謂“道生於靜逸,德生於謙和”。處在這一境界中的人總是友善的,他們會真誠地對待別人、幫助別人,甚至甘願爲了成全別人而犧牲自我利益。

  戰國時期的廉頗藺相如能夠最終和解,不就在於藺相如的謙和之心嗎?無論廉頗如何百般爲難藺相如,他都能以天下爲公,始終保持一顆謙和容忍的心,最終廉頗慚愧不已,負荊請罪,將相之和成爲千秋佳話。

  保持謙和的心態,對我們在爲人處世中大有裨益,退能明哲保身,進能感化他人。修得謙和在,則能不煩不躁,一生都是幸福自在的。

  五、隨和的人,是懂得控制貪慾的人

  慾望是人們生存的動力,卻也是一種劇毒,對慾望的控制,是日常一言一行,“但念無常,慎勿放逸”,不爲欲所迷,才能隨心所欲。

  何謂貪慾?日本“經營之聖”稻盛和夫,在《活法》一書裏,提到釋迦講的一個故事:

  有位路人被猛虎追趕,被逼到懸崖邊,而懸崖下是波濤洶湧的海浪,海浪中赤、青、黑三條龍。

  進退兩難之際,他爬上懸崖邊的一根藤條,誰知又有兩隻老鼠在啃藤條的根部,他搖擺藤條驅趕老鼠,卻將藤條上一隻蜂巢中的蜂蜜搖了下來。他忘情的舔着蜂蜜,忘記了自己已置身窮途末路,他一次一次搖晃這根藤條,陶醉於蜂蜜的甘甜之中。

  所謂貪慾,就是如此,死到臨頭沉醉於蜜汁之中,就是人類無可救藥的宿命。

  隨和的人懂得,慾望是與生俱來的,是使人痛苦不堪的“元兇”,重要的是“控制慾望”而非“擺脫慾望”,在控制、擺脫中循環,到最終的控制得當。

  隨和需要有淡泊名利的心境,“寵辱不驚,閒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漫隨天外雲捲雲舒。”

  隨和是“既來之則安之”的心態,是久經沙場的超然,是曾經滄海的安然,是面對狂風暴雨時的坦然。

  隨和不是所謂的老好人,見誰都是:“是!”“中!”。

  隨和是一種優秀的品質和良好的修養;

  是不以個人爲中心,而是欣賞他人,善待他人;

  不固執己見,而是謙虛懂慎,知錯必改;

  不斤斤計較,而昰爲人大度,寬厚待人;

  不鬧意氣,而是講求友善,注重團結;

  不存成見,而是寬宏大度,豁達瀟灑。

  

  本平臺的非原創內容均來自網絡,若涉及版權問題,請原作者及時聯繫我們刪除,謝謝。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