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0-07 07:10 | 浙江新闻客户端 | 记者 干婧

一本本古籍记载着一段段久远的历史,承载着厚重的记忆。然而,随着岁月流转,虫蛀、霉蚀、老化等问题,均威胁着古籍的“健康”。

小心翼翼地将古籍书页摊开,在纸张的缺损处盖上修复纸,用毛笔涂上小麦淀粉制成的浆糊,再用小镊子将多余的毛边撕去……这是每位古籍修复师每天都会经历的事情。古籍修复师,他们是连接历史与现代的“修书人”,更是为古籍“诊断治疗”的“医者”。那些出现虫蛀、发霉、破损的古籍,经过古籍修复师的手再次“重获新生”。

绍兴市图书馆历史文献馆有三位古籍修复师。杨军已经从事古籍修复20年了,这二十年来,她参与修复的古籍已经记不清到底有多少册了。

2014年,绍兴图书馆古籍修复室入选了浙江省“省级古籍修复中心”。在修复室,几位修复师正聚精会神的对一页页残破不全的古籍进行精心修复,所经手的每一页纸张都有上百年的历史,这让她们不敢有丝毫的马虎。

拆书、洗书、补书、折页、喷水、剪页、压平、捶书……每人一个工作台,上面架着一盏台灯。手边一盆打稀的浆糊,浆糊里泡一支毛刷。取备用纸,用手撕出一角,蘸上浆糊,衬托在破洞背面,再将多余部分移去,熟练细致地完成每一道修复程序。

古籍修复工具

“视情况而定,如果只是填补一下轻微破损的话一天可以修复5页左右。如果情况严重,也许花一天时间,只能修补一页。”古籍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修复古籍就担负着延续古籍寿命、保护古籍的重任。“许多古籍经过我们的手修复后,改变了破烂的外观,恢复了本来的面目,是宝贵的文化遗产得以继续流传下去,造福子孙后代。”杨军说。

目前,随着古籍修复经验的积累、技术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古籍修复这项专门的技艺,已经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也逐渐受到了更多人的关注。

古籍修复前后对比

绍兴全市的古籍修复师不超过10位。“古籍修复是一个需要匠心和情怀的行当。”再过半年,杨军就要退休了,她也即将告别古籍修复。在这之前,她想要把这项技艺让更多的人知道,同时也想要招募志愿者跟着她们学习。书香古流传,巧手今再续。希望古籍的修复,能延续它应有的文化命脉。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