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皇帝的第二任皇后乌拉那拉氏没有自己的地宫 不设神牌 一切祭祀都没有 按照低于皇贵妃的规格入葬

右为乌拉那拉氏废后棺椁 和纯惠皇贵妃葬在一起

曾经乌拉那拉氏恨得乾隆帝的宠爱 是什么原因让她突然失宠 并且遭到乾隆帝的记恨呢?

乌拉那拉皇后遭到如此下场的原因虽然清廷以及一切官书都讳莫如深,只字不提,然而在民间和野史中却有着种种传说。

野史中所说的乾隆休妻指的就是这件事,也最具有代表性。故事情节大概是这样的:

乾隆皇帝是一位风流皇帝,宫中的妃嫔他都玩腻了,总想尝尝野味。于是他借南巡之机,到处沾花惹草。大臣和地方官员投其所好,从民间搜来大批美女和江南名妓进献给皇帝,皇帝乐不可支,整日陶醉在温柔乡中,不理朝政。

那拉氏皇后是名门淑女,受过严格的儒家思想教育,深明大义。她对乾隆的胡作非为早有耳闻,多次婉言规劝,皇帝置若罔闻,依旧我行我素。她见皇帝越来越不像样子,担心这样下去,江山难保,便决心冒死进谏。

一天晚上,她手持谏章,闯进了皇帝的寝宫,见皇上正与几个**尼姑在追欢取乐。皇后正颜厉色,喝退了尼姑。她双手高举谏章,口背祖训,跪在皇帝面前。

乾隆皇帝正玩得高兴,见皇后闯进来,冲了他的好事,不由恼羞成怒,一把夺过谏章,看也不看撕个粉碎,斥责皇后管的过宽,醋意太浓。那拉氏皇后见皇帝蛮不讲理,不由得气往上冒,反唇相讥“皇上既然喜欢没有头发的女人,我也把头发剪掉,以博皇帝一乐。”说罢就夺过身边侍卫手中的刀,一狠心,把万缕青丝齐齐割断。

皇帝一见勃然大怒,命侍卫把皇后强行拉走,遂下令将那拉氏废黜。那拉氏皇后在宫中生活了30多年,唯恐失礼犯忌,整日提心吊胆,这种日子她早就过够了。她被废黜后,一点也不感到后悔,反倒落得清闲自在。她毅然道杭州某座庵里脱发当了尼姑,每天晨钟暮鼓,青灯相伴,以度余生。

许多年后,那拉氏皇后圆寂,皇帝命人以皇贵妃的规格把她葬在了妃园寝中。

按照修史书中的记载,乌拉那拉皇后出身于官宦之家,隶属满洲镶黄旗,是佐领那尔布的女儿,生于康熙五十七年二月初十日,比乾隆小七岁。雍正时,世宗将她赐给弘历当侧福晋。弘历即位后封她为娴妃。乾隆十年正月二十三日她被封为娴贵妃。乾隆十三年三月孝贤皇后死后,中宫之位悬缺,皇太后见娴贵妃端庄惠下,有母仪之风,劝皇上立娴贵妃当皇后。乾隆皇帝与孝贤皇后婚配多年,感情深厚。觉得孝贤皇后刚死不久,尚在大丧期内就册立新皇后,于心不忍。为了不违背皇太后的旨意,他采取了一个折中的办法,先在乾隆十三年七月把娴贵妃晋封为皇贵妃,管理六宫,代行皇后职务,待到孝贤皇后丧期过后,于乾隆十五年八月初二正式册立乌拉那拉氏为新皇后。

册立大典刚举行过半月,那拉氏皇后就陪同乾隆帝展谒祖陵,西巡嵩洛,五台山进香,又巡视江南。那拉氏春风得意,荣耀非常。

乾隆十七年她为皇帝生了皇十二子永基,第二年又生了皇五女,乾隆二十年又生下皇十三子永璟。那拉氏皇后皇恩优渥,备受荣宠。

乾隆三十年正月,那拉氏皇后陪同乾隆皇帝第四次南巡。这次南巡成了那拉氏皇后命运的转折点。南巡初期一切都很正常。在途中,皇帝还为她倾注了48岁的千秋。闰二月十八日,他们来到杭州,在风景秀丽的蕉石鸣琴用早膳时,皇帝还赐给那拉氏许多膳品,但到当日晚上进膳时,皇后就没有露面了,陪同皇帝用膳的也只有令贵妃 庆妃和容嫔了。此后,那拉氏再也没有露面过。后来才知道,在闰二月十八日那天,皇帝派额驸福隆安把那拉氏皇后由水路送回京师了。乾隆皇帝南巡结束,回到京师不久,就下令收回了皇后手中的四份册宝,即皇后一份,皇贵妃一份,娴贵妃一份和娴妃一份,裁减了她手下的部分用人。到了七月份,那拉氏皇后手下只有两名宫女了。第二年七月十四日,那拉氏皇后默默离开了人世,终年49岁,当年九月二十八日葬入了裕陵妃园寝。

那拉氏皇后死时,乾隆皇帝正在热河避暑山庄,当他听到皇后死讯,没有丝毫的悲哀之情。皇后生病,皇帝就不应远游。皇后崩逝,皇帝应马上赶回京师,举行国丧。可是乾隆皇帝并没有这样做,他只打发皇后的亲儿子永基回京师料理丧事,同时下令按照皇贵妃的规格办理,只由内务府来承办。乾隆皇帝带着皇子,大臣们继续留在避暑山庄。

那拉氏皇后的丧礼规格实际比皇贵妃的级别还要低。皇贵妃的丧仪规定,每日应有王大臣 公主 命妇齐集举哀 行礼一项。那拉氏皇后的丧事,这项被取消了。更有甚者,按照惯例,凡葬在妃园寝中的,无论地位多低,都各自为券,而那拉氏皇后却被塞进了纯惠皇贵妃的地宫,位于一侧,堂堂皇后反成了皇贵妃的附属。清制:凡妃子 贵妃 皇贵妃死后都设有神牌,供奉在园寝享殿内,祭祀时在殿内进行。而嫔 贵人 常在 答应则不设神牌 祭祀时,把贡品桌抬到宝顶前的月台上。而那拉氏皇后,既不设神牌 死后也无人祭享,入葬之后,再也只字不提,还不如民间百姓。

那拉氏皇后究竟犯了什么过错,竟遭到如此下场?

在东华续录乾隆朝卷二十二中的一道谕旨中说“皇后自册立以来尚无失德,去年春,朕恭奉皇太后巡幸江浙,正×欢洽庆之时,皇后性忽改常,于皇太后前不能恪守孝道。比至杭州,则举动尤乖正理,迹类疯迷。因令先期回京,在宫调摄。经今一载有余,病势日剧,遂尔奄逝。此实皇后福分浅薄,不能仰承圣母慈眷,长受朕恩礼所致。若论其行事乖违,即予以废黜,亦理所当然。朕仍存其位号,已为格外优容。但饰终典礼不便复偱孝贤皇后大事办理。所有丧仪可照皇贵妃例行”但为什么性忽改常,怎样行事乖违,却一字未提。

乾隆四十三年九月,乾隆皇帝从盛京展谒祖陵回来途中,锦县生员金从善上书皇帝,条陈四件事。其中一条就是替那拉氏皇后鸣不平,劝皇上下罪己诏。这可激怒了乾隆帝,结果金从善被砍头。在乾隆皇帝怒斥金从善的谕旨中,进一步透露了那拉皇后失宠的原因。

乾隆谕旨说“那拉氏本朕青宫时皇考所赐侧福晋,孝贤皇后崩后,循序进皇贵妃。越三年,立为后。其后自获过衍,朕优容如故。国俗忌剪发,而竟悍然不顾,朕犹包含,不行废黜。后以病薨,止令减其仪文,并未削其位号。”

由此可知 那拉氏是犯了国俗大忌才失宠的。那拉氏在皇太后 皇上健在的时候剪发,无异于诅咒皇太后 皇帝死,乾隆帝岂能容忍?那拉氏皇后在宫中生活了30多年,一向温柔婉顺,淑慎贤明,岂能不知国俗大忌?究竟是什么重大刺激,竟会让这位温顺守礼的皇后不顾触犯国俗大忌,乃至发疯的地步?看来野史中的传说不能完全算作空穴来风,无中生有。

最近看了徐广源老师的正说清朝十二妃 有一则史料指出 那拉氏是因为一个妃子得罪乾隆帝 起因是乾隆帝要升这个妃子为皇贵妃 威胁到那拉氏的正宫地位 所以那拉氏不惜剪发相胁 闹脾气的后果就是被打入冷宫 据猜测这个妃子很可能是为乾隆帝生下嘉庆的令妃魏佳氏 但事实真相究竟如何 还有待进一步考证。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