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這是一箇中國版的《摔跤吧 爸爸》的故事。

在雅加達舉行的第三屆亞洲殘運會,比賽第一天傳來捷報,崔哲在女子舉重項目爲中國代表團贏下第一枚金牌。頒獎的時候,國歌奏響,臉上時時帶着笑意的崔哲眼中含着淚光。

在本次中國代表團的舉重隊,有 7 名女隊員,其中崔哲和崔建金都來自於山東省菏澤市定陶區。她們倆人是一個村的,倆人都是因爲小兒麻痹症落下了殘疾,又一起走上舉重道路,改變了一生命運。

孔瑞華,就是改變她們命運的人。

孔瑞華,當時是定陶縣 ( 目前已改爲定陶區 ) 殘聯的理事長。在本屆亞殘運會的中國代表團,她擔任舉重隊的領隊。

" 崔哲今天的表現很頑強。" 孔瑞華在賽後點評,話語裏充滿了對崔哲的讚賞和疼愛。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2002 年,身爲定陶殘聯理事長的孔瑞華爲了給殘疾人找出路,就想辦一座特殊教育體育學校。

" 我就是要給他們 ( 殘疾人 ) 找個出路。" 孔瑞華回憶說," 當時辦的時候,我去向一些部門諮詢。他們說,你們是窮地方,憑你們怎麼辦得起來。我問了三次,都說我們辦不了,最後我下了決心,一定要辦 !"

她找了一處不起眼的小院,裏面有 10 多間老式平房,破破爛爛的,有的還露着天,就在這裏辦起了定陶特殊教育體育學校。

" 我們都是下鄉去選拔,越是陰天下雨的時候越去人家家裏,天氣好的話父母都下地幹活了,在家他們也往往不願意讓孩子出來見面。父母看着孩子本來就有殘疾,再去學體育喫苦,他們不忍心。" 爲了讓殘疾青少年接受體育訓練,孔瑞華可費了不少心。

楊全喜就是到殘聯辦事,被孔瑞華相中是舉重的苗子。楊全喜的爸爸不同意他練體育,孔瑞華多次去楊全喜家做工作。楊全喜揹着父親偷偷來學校訓練並參加比賽。後來,楊全喜在希臘舉行的第八屆歐洲舉重錦標賽上獲得男子 60kg 級金牌。

十多年來,雞窩裏飛出了金鳳凰。崔哲、崔建金、楊全喜等一批世界級選手在這裏成長起來。

崔哲,世界級金牌 9 枚,倫敦殘奧會、里約殘奧會銀牌。

崔建金,2018 年亞洲殘疾人舉重錦標賽金牌。

據介紹,截至到 2016 年,定陶殘疾人蔘加參加國內外殘疾人體育比賽 300 餘人次,獲金銀銅牌 238 枚。在國際殘奧會、世界殘疾人舉重錦標賽、世界輪椅和肢殘人運動會、歐洲錦標賽等重大比賽中取得突出的成績。

如今,定陶特殊教育體育學校被省殘聯、省體育局命名爲山東省殘疾人體育訓練基地,被中國殘聯確定爲 " 國家級殘疾人培訓基地 "。定陶區殘聯兩次被山東省委、省政府授予 " 振興山東殘疾人體育突出貢獻獎 "。

定陶的殘疾人事業也大變樣了。定陶殘疾人綜合服務中心超過 7 萬平米,體育中心佔地面積 21400 平米。綜合服務中心包括康復、就業、教育、託養、體育等多種職能。

孔瑞華還在謀劃更大的事業。

" 光搞體育也不行,還得學文化, ( 他們 ) 將來纔能有出路。" 孔瑞華說," 我現在就是要把綜合服務中心搞上去,爲他們服好務。"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