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不少人應該有過這樣一種體驗,遇到讓自己太過緊張的事情時,會感到胸悶、氣短,通常情況下,過一會兒就會好。其實,如果經常出現這種症狀就應該提高警惕了,這很有可能是患上了肺大皰。那麼,什麼是肺大皰?如何治療肺大皰呢?

2017年6月4日,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六師醫院組織開展“民族團結一家親”免費義診活動。(魏新江/人民圖片)

據《健康時報》報道,肺大皰是一團長在肺表面相互融合的含氣囊腔,只讓氣體朝一個方向進入。若是小的肺大皰,且沒有破裂,一般沒有不舒服的感覺,有些肺大皰甚至可以伴隨患者多年而沒有變化;巨大的肺大皰因壓迫周圍的肺組織,即使沒有破裂,也常會使患者感到胸悶、氣短。

在臨牀上,肺大皰分爲先天性和後天性兩種。《錢江晚報》介紹,先天性肺大皰多見於瘦高體型的男青年,由於先天性彈力纖維發育不良而導致;後天性肺大皰一般是繼發於小支氣管的炎性病變,多見於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因小支氣管炎性病變後造成管腔部分阻塞,肺泡內的空氣只進不出,導致肺泡內壓力增加而破裂,形成巨大的肺大皰。

另外,長沙市中心醫院胸心外科副主任醫師彭建明在接受紅網採訪時介紹,人的胸膜腔是密閉的不含空氣的潛在性腔隙,在一些先天因素的影響下,有部分小肺泡會逐漸融合成一個巨大的沒有氣體交換功能的肺大皰,導致肺組織彈性下降;當進行劇烈咳嗽、踢足球、提重物、大笑、K歌過猛等用力過猛活動時,肺內壓力突然增加,很可能導致肺大皰破裂發生氣胸,氣體進入胸膜腔導致肺葉被壓縮,從而引起呼吸困難,嚴重時可危及生命。

肺大皰可利用內科胸腔鏡治療,南方醫科大學中西醫結合醫院呼吸科主任馮起校在接受《廣州日報》採訪時介紹,臨牀上對於肺大皰的治療,既往外科手術是唯一手段。在外科領域,傳統開胸方法創面大,恢復期長,圍手術期併發症多,已逐漸被電視輔助胸腔鏡手術(VATS,即外科胸腔鏡手術)取代,但VATS需要全身麻醉、雙腔氣管插管來保證患側操作,手術費用高,並且對於巨大肺大皰,機械通氣也存在導致肺大皰破裂的風險。與VATS相比,內科胸腔鏡採用局部麻醉下胸壁單一微小切口來完成操作,在內鏡室即可完成,不需要全麻單肺機械通氣,對患者生命體徵的干擾較小,而且花費不到VATS的十分之一。

來源:人民網-科普中國

版權歸原作 侵權聯繫刪除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爆料,微信關注:小莉幫忙】

編輯:葉子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