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崑玉河和京東大運河開啓夜遊模式後,南瀕北京商務中心區(CBD)的亮馬河夜遊航線也將開啓。亮馬河位於朝陽區中部,長約10公里,因在壩河以南,明代稱“南壩河”。由於河畔水源充足、牧草豐盛,明代皇家在此設御馬苑,並將“南壩河”易名爲“晾馬河”,後諧音爲“亮馬河”……

作者:戶力平


亮馬河古代爲牧馬曬馬之地,沿線的棗營、駝房營、十二陵各有掌故

清代郎世寧所繪《百駿圖》中御馬在河中洗澡的場景

亮馬河古代爲皇家養馬之地

初稱“南壩河”後稱“晾馬河”

據《朝陽區水利志》載:“亮馬河原來西起東直門外小街,向東北方向流經酒仙橋,在西壩河村東匯入壩河,是壩河上游一條重要支流,系城區排水通道。”另據《朝陽文史》載:亮馬河最初是東直門外一條大車道,因地勢低窪,每至汛期雨水便匯聚於此,形成季節性河道。大致在元末,因附近地下水源豐沛,多泉水匯流,逐漸將這條大車道變成一條小河。明洪武初年(1368年)大將徐達攻陷元大都後,將大都北城牆南移5裏,重修北城牆和開挖護城河,由此這條小河逐漸與北護城河相通,向東注入壩河,因在壩河的南側,俗稱“南壩河”。

明永樂年間,南壩河一帶牧草豐盛,皇家在此設御馬苑,派太監在此養馬,因地處京城東部,俗稱“東御馬廠”。據《明一統志》載:“御馬苑在京城外鄭村壩,牧養御馬大小二十所,相距各四三里,皆繞以周垣,垣中有廄,垣外地基甚平曠,羣馬畜牧其間,生有蕃息。”據傳,每當皇家使用御馬時,由宮裏的太監提前到此稟告,隨後御馬苑的太監將所選用的馬匹進行沖洗,梳理鬃毛,配好馬鞍、腳蹬、籠套等。因御馬在河中清洗後要先晾曬乾淨,所以將御馬苑附近的南壩河稱爲“晾馬河”,後諧音爲“亮馬河”。

另傳,南壩河地處東直門外,早年間來自京城東部和東北部的客商馬車隊在進入京城之前,大都在東直門外的南壩河裏洗涮馬匹,沖掉一路征塵。洗完馬後,便將馬拴在河邊的大樹上,等把馬身上的水漬晾乾了,再進城,以圖吉利,於是就將這條河稱爲“晾馬河”,日久天長被諧音爲“亮馬河”。

清朝入關後的第一位皇帝順治死後,葬於京城之東120公里的遵化,稱東陵,後來的康熙、乾隆皇帝也葬於此。當時清室到東陵祭祀時多出朝陽門,經通州至東陵。據傳有時也出東直門,經過亮馬河繼續向東,至東陵。爲此在亮馬河上修建了一座漢白玉石橋,因橫跨亮馬河而稱“亮馬河橋”,後簡稱“亮馬橋”。因該橋消失年代久遠,其興建的具體年代與建築規模已無從考證。據傳橋長約5丈,寬約1丈,爲石砌三券拱橋。兩側裝有護橋欄杆,遠望呈彎月形。當年乾隆、嘉慶、道光、咸豐等帝王到東陵祭祖時均路過此橋,有時還在橋上停輦(車)觀賞郊外的風景,所以該橋被俗稱爲“御觀橋”、“過龍橋”、“龍駕橋”。《北京市朝陽區地名志》稱:“清廷皇室謁東陵經此打尖歇息,摘鞍晾馬,故曾名晾馬橋,後諧音爲亮馬橋。”在橋的北面有兩個村落,分置東西,東側村落較大,稱“大亮馬橋村”,西側村落略小,稱“小亮馬橋村”。

當年的亮馬橋已難尋其蹤,甚至連大致的方位也難以確定。有學者考證,該橋大致位於今天橫跨亮馬河的燕莎橋附近。燕莎橋建於1993年,地處東三環北路與亮馬河交匯處,原本稱“亮馬新橋”,後因表彰爲建橋出資捐助的企業而稱“燕莎橋”。

亮馬河沿線曾有多處村落和古蹟

棗營、駝房營、半截塔、十二陵各有掌故

歷史上亮馬河沿線曾有多處古村落和古蹟,並以棗營、駝房營、半截塔最爲知名。

棗營位於亮馬河南側,《北京市朝陽區地名志》記載:“據傳棗子營村原有大片棗林,其棗勝過久負盛名的郎家園棗,故有棗子營村名,沿用至今。”有關這一地名的來歷,還有一個故事。

據傳,清道光年間,有一位醫術高超的老僧雲遊於此,暫居於今天棗營附近的一座關帝廟裏。他爲四方百姓治病不收取錢物,只要病癒者在寺旁栽杏幾株即可。有一年瘟疫蔓延,老僧連忙趕製了許多“九靈丹”,廣施於衆鄉親,使疫情未能蔓延。他一連忙了十幾天,累得躺在一棵大棗樹下睡着了,誰知這一睡竟沒有醒來,在此圓寂了。村上人爲高僧的善舉所感動,依老僧之意,在附近廣植棗樹,以感謝他的恩德。10多年後,上千株棗樹鬱然成林,於是村落也被稱爲“棗子營”,簡稱“棗營”。多年後棗林消失,但“棗營”之名被沿用至今。

1982年在棗營村始建住宅區,因其居於原棗營村南,初稱“棗營小區”。1987年在其北部另建住宅區,且與南鄰的棗營小區相對,1990年5月,將南北兩個小區分別定名爲“棗營南里”和“棗營北里”。

駝房營南鄰亮馬河,據《駝房營村志》記載:“遼金時期,壩河爲漕運河道,糧食經船運到京郊,在壩河碼頭換用駱駝馱載進城,因此在碼頭建有駱駝房。明代,駝房營一帶建有駱駝房,專有官兵負責用駱駝馱運漕糧進城。據《明景帝實錄》載:‘景泰三年(1452年)二月造駝房三十間於鄭村壩。’據考,鄭村壩有駝房三十間,即指今東壩以西的駝房營村一帶。”至少在清末民初,駱駝房村還有從事拉駱駝跑運輸的“駝戶”,當時已無漕糧可運,“駝戶”多是將煤炭、白灰及農副產品用駱駝運至京城。

半截塔地處亮馬河北側,《北京市朝陽區地名志》稱:“因村中原有一座15米高的半截塔,故名。塔頂廢圯,塔名和始建年代均無考。”這座半截塔的來歷,民間也有傳聞。據傳,半截塔建在一座寺廟中,是明正德初年(1506年)爲太監錢能修建的。錢能於正統四年(1439年)與三位兄弟一起淨身入宮,因他排行老三,人稱爲“三錢”。由於他狡詰猾巧、見機行事,深得聖上喜歡,歷經正統、景泰、成化、弘治四朝,步步高昇,成化年間被提升爲御用監(明代十二監之一)太監。曾鎮守雲南十二年,後任南京守備太監,以貪婪出名。弘治末年(1505年),錢能死於京師,正德初年賜葬於京東亮馬河畔,並建寺廟,廟中建塔。當時主持建廟的太監看不慣錢能的驕奢淫逸,與其結怨,所以在施工時,讓工匠們偷工減料,草草而建,因此寺內的磚塔矗立了不到五年就塌了半截,被稱爲“半截塔”。民國時期廟與塔尚存,後來便消失了,只留下一個地名。

“十二陵”位於亮馬河北側的小亮馬橋村西北,系清代康熙皇帝第十二子允祹(原名胤裪,雍正即位後因避諱改爲允祹)的園寢。據《清代王爺墳》載:允祹生於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24歲封貝子。雍正元年(1723年)十二月,晉履郡王,次年因“治事不能敬謹”降貝子,又因“聖祖配享儀注及封妃金冊遺漏舛錯”降鎮國公。雍正八年(1730年)復封郡王。乾隆帝即位後,在其50歲時進封履親王,管禮部事;乾隆十八年(1753年),授議政大臣。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允祹薨,諡曰“懿”,葬於小亮馬橋村西北側,其陵寢俗稱“十二陵”。

“十二陵”坐北朝南,西邊是履親王允祹的大園寢,東邊是世子品級弘昆的小園寢。大園寢南端爲月牙河,河上架有神橋,過橋即是牌樓,內立馱龍碑一方。宮門三間與紅牆相連接,院內正中享殿五間,頂覆綠色琉璃瓦。享殿後面是月臺,上邊是大寶頂,高四、五米。當時周邊沒有較高的建築,“十二陵”便成爲亮馬河畔一處景觀。民國時期,鎮國公溥植等後人將“十二陵”地上建築全部拆除,變賣了磚瓦和木料,隨後以“起靈”的名義,將挖出的三口棺材移葬至小望京村,由此“十二陵”便在亮馬河旁消失了。

亮馬河治理始於上世紀八十年代

昔日臭水溝變成一道亮麗風景

清末至民國時期,亮馬河數十年沒有疏浚過,造成河牀淤積深厚,雜草叢生,乃至河道變窄,成爲一條臭水溝,連河中知名的鯽魚、白鰱等多種魚類都消失了。每至汛期因水量過大,造成排水不暢,河水溢流,給河道沿線村落帶來災害。

1981年初開始對亮馬河實施分期分段疏浚治理,其目標是“上游爲觀賞河道,下游爲排水河道”。第一期治理於1981年2月15日開工,疏浚中下游河段,以原河道線爲基礎,適當裁彎取直並疏浚河道。第二期治理於同年11月10日開工,治理上游下段,長950米,主要是河牀清淤、邊坡護砌及整飾兩岸。第三期治理於1984年1月10日至1985年6月5日,治理上游上端,長1223米,主要是清除污染源、河道襯砌、河岸步行道鋪設和兩岸綠化等。

經過多年治理,亮馬河已基本恢復了昔日清波盪漾、兩岸綠柳成蔭的景象。由於河流水質的淨化與整體環境的提升,河中消失多年的鯽魚、白鰱、白條魚又出現了。

今年年底,亮馬河四環以裏段景觀廊道建設工程將完工。屆時,在亮馬河兩岸將會形成別樣的都市水岸景觀,摩登的建築將與盪漾的水波、兩岸的綠蔭交相呼應。

亮馬河古代爲牧馬曬馬之地,沿線的棗營、駝房營、十二陵各有掌故

如今的亮馬河景觀

更值得期待的是,人們將可以夜遊亮馬河,親眼見證浪漫美好的畫卷徐徐展開。

(原標題:亮馬河:幾度舊貌變新顏)

來源:北京晚報

流程編輯:孫昱傑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