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一段故事說起......

扁鵲治病的故事

戰國時期,魏文王有一次問名醫扁鵲:“你們家兄弟三人,都精於醫術,到底哪一位醫術最好呢?”

扁鵲答道:“長兄最好,二兄次之,我最差。”

魏文王再問:“那麼爲什麼你最出名呢?”

扁鵲答道:“我長兄治病,是治病於病情發作之前。由於一般人不知道他事先能剷除病因,所以他的名氣無法傳出去,只有我們家的人才知道。

我二兄治病,是治病於病情初起之時;一般人以爲他只能治輕微的小病,所以他的名氣只及於本鄉里。

而我治病,是治病於病情嚴重之時;一般人都看到我在經脈上穿針管來放血、在皮膚上敷藥等治療措施,所以以爲我的醫術高明,名氣因此響遍全國。”

魏文王說:“你說得好極了。”

設備如人

設備如人,設備如果維護得好,也不會出現故障。我們要反思故障的產生原因,採取措施以進行預防爲主。而在設備使用過程中,實現設備的零故障,是維修技術人員追求的目標。

設備維修與治病救人一樣,需要以預防爲主,善於治“未病”,應做好設備的維護工作,避免出現故障,實現設備的零故障,零故障是維修從業人員追求的最高境界。

設備的零故障不是說設備不出現故障,而是指設備在生產時間內不出現故障,而維修技術人員通過技術手段在非生產時間將設備的故障消除在萌芽狀態。

如飛機在飛行過程中就不能出現故障;又如關鍵生產線,因故障長時間停產,將會造成巨大的損失。因此,對於這類設備,就需在非生產時間對其進行檢修,排除故障隱患,確保零故障。

如何做到設備零故障

要達到設備零故障,可從以下5個方面努力:

① 找出潛在的故障,加以解決

找出設備的潛在故障,需要有精通設備的技術人員,知道設備什麼時候、什麼部位會出現問題。如某廠有20組設備,都達到10年使用壽命,其中3組設備某個部位的軸承出現了損壞,那麼就可以判斷出其他17組設備該部位的軸承已達到使用年限,需提前更換,將該潛在故障消除。

② 通過培訓,提高操作人員、維修人員的素質,提高人的可靠性,減少人的失誤造成的故障

③ 改善設計,從源頭控制故障的產生

有些故障可以通過改進設計來達到根除的效果,對這類故障進行分析總結,提出解決的辦法,採取合理的措施,從源頭上進行控制,可達到免維護的效果。

④ 加強預防和預測性維護

加強對設備進行點檢,通過點檢提前發現設備的潛在故障,如定期對設備箱體內傳動系統進行點檢,當發現有螺釘、螺母鬆動的現象,就可提前採取措施,將設備隱患消除在萌芽狀態。

如今工業物聯網技術(IIOT)發展迅速,預測性維護得以實現,它比預防性維護更高級,因爲糾正措施與機器的實際狀況密切相關。

我們的目標不是過早地更換一個零部件——在它仍然處於良好狀態時,而是在真正需要的時候才進行維修。這就好比根據液位高低或皮帶厚度,而不是根據里程來爲汽車提供維修保養服務。

採用先進的技術手段對設備的狀態進行監測,針對設備的劣化程度,在故障發生前,適時地進行預防維修,排除故障隱患,恢復設備的精度。

⑤ 通過改善管理,提高設備維護水平

設備管理的核心是以實現生產經營目標爲目的,提高設備綜合效率,追求壽命週期費用經濟性。根據企業設備的特點,制訂符合企業實際的設備管理制度,來提高企業的設備維護水平。如針對不同的設備,採用事後維修模式還是預防維修模式,或者制訂符合企業實際的點檢模式等。

-End-

作者:喻樹洪,節選自《維修的方法》

來源:設備管理中華聯盟(ID:ZBBZGL)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