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003Cp\u003E(作者 李沅慄)陽明心學的形成與佛教心性論之間究竟存在怎樣的聯繫?陽明心學的形成說來去又是如何解讀?2019年7月27日上午,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楊維中在題爲“陽明心學形成的思想背景”講座中回答了這一疑惑。同時,本期講座也是孔學堂陽明文化系列講座的第三十二場,現場共有80餘名市民及高校師生聆聽了講座。\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XPQxO9Ei38rdc\" img_width=\"600\" img_height=\"402\" alt=\"孔學堂講座第716期:探討陽明心學與佛教的淵源\" inline=\"0\"\u003E\u003Cp\u003E7月27日,貴陽孔學堂第716期傳統文化公益講座在六藝學宮禮教室舉行\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楊教授談到,儒學一向被稱爲心性之學,確實是中國心性論中的犖犖大者也。但準確言之,直至宋明理學產生以後,儒學方纔無愧於這一稱號。但在宋明儒學時期,因受到了佛教思想的影響,所以儒家思想推進到了形而上的層面。就像賴永海先生在《佛學與儒學》中指出:“佛教影響儒學最大者是其本體論的思維模式。”所以宋明的理學和心學的諸位大師各自在本體論之思上都大有功夫,這一重大進展正是在佛教心性本體論的啓迪之下發生的。\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XPQxOQ8pgaCMY\" img_width=\"600\" img_height=\"417\" alt=\"孔學堂講座第716期:探討陽明心學與佛教的淵源\" inline=\"0\"\u003E\u003Cp\u003E南京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楊維中教授帶來題爲“陽明心學形成的思想背景”的講座\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陸王心學與程朱理學以“理”爲本體不同,陸九淵以“心”釋“理”而成立“心”本體。王陽明則進一步以“良知”詮釋“心”而確立“良知”爲本體。王陽明有“心之本體”即“心體”的提法。陽明說:“良知是天理之昭昭靈覺處,故良知即是天理。”又曰:“良知者,心之本體,即前所謂恆照者也。”此中所用的“本體”,是指“心”的本然狀態,同時又與“良知”範疇可以互釋。他雖則將天理、良知、心體以“即”字置換互釋,但王陽明還是有所側重。天理之中所蘊涵的“覺性”就是良知,而此“常照”的“覺性”也就是“心之本體”。因爲“理”是不能離開“心”的,所以,心即理即良知。\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陸王心學本體論與禪宗心性論非常接近,這是當時人都認可的,王陽明毫不避諱這一點。在《答陸原靜書》中,王陽明非常明確地說:“佛氏曾有是言,未爲非也。”又說:“‘不思善,不思惡時,認本來面目’。此佛氏未識‘本來面目’者設此方便。‘本來面目’即吾聖門所謂‘良知’。”除在心性本體方面,心學與禪學非常接近之外在對心體的描述以及修養論方面,二者也很接近。心學對禪學的借鑑顯然矣。\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XPQxOc4JmK9Ts\" img_width=\"600\" img_height=\"400\" alt=\"孔學堂講座第716期:探討陽明心學與佛教的淵源\" inline=\"0\"\u003E\u003Cp\u003E80餘名聽衆正在聆聽講座\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楊教授認爲,在陽明心學中,“性”與“心體”是同一層面的範疇。他是以“天命之性”來說“良知”。在王門四句教“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爲善去惡是格物。”王陽明認爲天理就是心體,良知即是天理。天理是仁義禮智信內化爲我們內心的事物,它是道德的一種規範,是一種社會規則,而良知是每個人內心都可以感受到感知,它具有光明性和智慧性。“無善無惡是心之體”其實是指“心本來具有的純粹的無滯性”。這一超越道德層面而直接就“無滯性”界定心體的理路,在儒學之中並不多見,更多地來自於禪宗。《壇經》的“三無”之旨所揭示的“性體”常清淨而“於一切法上無執著”的“一行三昧”,是陽明這一“心體”論的最有可能的來源。\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3.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XPQxOvFwe1TiU\" img_width=\"1267\" img_height=\"845\" alt=\"孔學堂講座第716期:探討陽明心學與佛教的淵源\" inline=\"0\"\u003E\u003Cp\u003E現場聽衆積極向楊教授提問\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主講人:楊維中,1966年8月生,祖籍陝西千陽。1984—1988年、1991—1994年、1995年—1998年分別在西北大學中文系和南京大學哲學系學習,分別獲得文藝學碩士學位和中國哲學博士學位。1998年博士畢業,留校任教,2005年11月起升任教授。現爲南京大學哲學系(宗教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南京大學—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中美文化研究中心兼職教授,中國佛學院棲霞山分院三論宗研究所常務副所長、安徽寶勝禪寺水西佛教文化研究所所長、江蘇佛學院慈恩學院副院長。主要著作有《道生大師傳》《新譯〈佛國記〉》《新譯〈華嚴經入法界品〉》《經典詮釋與中國佛學》《唯識無境:佛教唯識觀》《中國佛教心性論研究》《中國唯識宗通史》《中國佛學》《如來藏經典與中國佛教》等,是賴永海先生主編《中國佛教通史》的主要作者。\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文\u002F李沅慄\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圖\u002F蘇婧文\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審覈:肖立斌\u003C\u002Fp\u003E"'.slice(6, -6), groupId: '6718250462841143812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