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长征30名女性之一,去世时三位上将扶灵!

文|轩轩

有一位女子,在去世的时候由三位开国上将为她扶灵,几十位将军为她送行,南京城上数万名人们来参加葬礼,省委书记还抚养了她的儿子,那么究竟是怎样一个女子能够收受到如此的待遇?今天我们故事的主人公就是女红军:邱一涵。

让我们追溯到抗日战争时期,邱一涵出生在湖南平江的一个革命家庭,家里有四口人,父亲和兄长都是中我党员,父亲曾在苏维埃担任重要职务,她的兄长也担任过省经济部长。在家人的影响下,邱一涵也对于加入我党产生了浓烈的兴趣。但是好景不长,在一次行动中,她的父兄都壮烈牺牲了。这就更加坚定了她参军的信念。

所以,在十几岁的时候,就毅然地参加了革命。 那时候正值红军长征时期,形式非常险恶,衣物和食物都供应不上,男同志都很难坚持下来,别说是女同志了。全军只有30名女同志参加这次行动,邱一涵便在其中。她们随卫生部行动,负责照顾伤病员。

在一次爬雪山时,路况险恶,多次跌倒,差一点滚下山崖。就在这时,袁国平和警卫员路过把她救了下来。但就是这样辛苦,邱一涵从未抱怨过,她不仅克服了重重困难,而且更加加紧自己的工作。在日常的相处中,最终,邱一涵嫁给了袁国平。

邱一涵和袁国平一共生了3个孩子,但是因为革命无法照顾好孩子,所以孩子被送回了老家由外婆来抚养。可是,时事动荡,大女儿在被追捕时,与外婆跑散,不幸成为了别人的童养媳。那时候,医疗技术有限,二女儿小时候因病没有得到及时的救治,去世了,只有儿子跟着自己的婆婆平安长大了。

更为让邱一涵受打击的是,在一次战争中,丈夫袁国平受了伤,本来已经被战士们从战场上救回。但是,不幸的是,在路上再一次被敌人遇上,袁国平为了让战士们顺利脱身,他摸出手枪对准自己的太阳穴,壮烈牺牲了。

丈夫牺牲之后,邱一涵决定坚强起来,不能无穷无尽的沉浸在悲伤之中,必须要肩负起一家人共同梦想,为了新中国的成立不懈努力着。邱一涵建国后在南京工作,从妇联主任到上海妇委书记再到后来的江苏省常委,就这样,她一生为新中国的事业努力奋斗者付出着。由于长时间的连轴转,加上以前受过伤,在1956年邱一涵不幸病逝,时年仅仅49岁。

邱一涵去世的消息被得知,很多人都痛哭流涕,三位将军扶灵,几十名将军及近百名省市领导、上千名群众自发形成的庞大队伍为她送行,情景让人十分感动。可以看出她对国家做出了多少贡献,中央也考虑到她的丈夫也是为了抗战而壮烈牺牲。于是江苏常委会决定把她的儿子袁振威交给省委书记江渭清代为抚养,也算了却了邱一涵的心愿了。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