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長征30名女性之一,去世時三位上將扶靈!

文|軒軒

有一位女子,在去世的時候由三位開國上將爲她扶靈,幾十位將軍爲她送行,南京城上數萬名人們來參加葬禮,省委書記還撫養了她的兒子,那麼究竟是怎樣一個女子能夠收受到如此的待遇?今天我們故事的主人公就是女紅軍:邱一涵。

讓我們追溯到抗日戰爭時期,邱一涵出生在湖南平江的一個革命家庭,家裏有四口人,父親和兄長都是中我黨員,父親曾在蘇維埃擔任重要職務,她的兄長也擔任過省經濟部長。在家人的影響下,邱一涵也對於加入我黨產生了濃烈的興趣。但是好景不長,在一次行動中,她的父兄都壯烈犧牲了。這就更加堅定了她參軍的信念。

所以,在十幾歲的時候,就毅然地參加了革命。 那時候正值紅軍長征時期,形式非常險惡,衣物和食物都供應不上,男同志都很難堅持下來,別說是女同志了。全軍只有30名女同志參加這次行動,邱一涵便在其中。她們隨衛生部行動,負責照顧傷病員。

在一次爬雪山時,路況險惡,多次跌倒,差一點滾下山崖。就在這時,袁國平和警衛員路過把她救了下來。但就是這樣辛苦,邱一涵從未抱怨過,她不僅克服了重重困難,而且更加加緊自己的工作。在日常的相處中,最終,邱一涵嫁給了袁國平。

邱一涵和袁國平一共生了3個孩子,但是因爲革命無法照顧好孩子,所以孩子被送回了老家由外婆來撫養。可是,時事動盪,大女兒在被追捕時,與外婆跑散,不幸成爲了別人的童養媳。那時候,醫療技術有限,二女兒小時候因病沒有得到及時的救治,去世了,只有兒子跟着自己的婆婆平安長大了。

更爲讓邱一涵受打擊的是,在一次戰爭中,丈夫袁國平受了傷,本來已經被戰士們從戰場上救回。但是,不幸的是,在路上再一次被敵人遇上,袁國平爲了讓戰士們順利脫身,他摸出手槍對準自己的太陽穴,壯烈犧牲了。

丈夫犧牲之後,邱一涵決定堅強起來,不能無窮無盡的沉浸在悲傷之中,必須要肩負起一家人共同夢想,爲了新中國的成立不懈努力着。邱一涵建國後在南京工作,從婦聯主任到上海婦委書記再到後來的江蘇省常委,就這樣,她一生爲新中國的事業努力奮鬥者付出着。由於長時間的連軸轉,加上以前受過傷,在1956年邱一涵不幸病逝,時年僅僅49歲。

邱一涵去世的消息被得知,很多人都痛哭流涕,三位將軍扶靈,幾十名將軍及近百名省市領導、上千名羣衆自發形成的龐大隊伍爲她送行,情景讓人十分感動。可以看出她對國家做出了多少貢獻,中央也考慮到她的丈夫也是爲了抗戰而壯烈犧牲。於是江蘇常委會決定把她的兒子袁振威交給省委書記江渭清代爲撫養,也算了卻了邱一涵的心願了。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