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知道,在中国的所有省里,有四个省的名字是方位对应的。河南河北,两省以黄河为界。山东山西,这个山指的是太行山。湖南湖北,湖是洞庭湖。那么问题来了,广东广西的广是个什么东西?这确实是个问题。前面三个省的分界线,不是山就是水,它们都是天然的地理分界线。可是广东广西的广是什么呢?其实有一位皇帝,可以帮我们回答这个问题,因为这个“广”字就是他给起的。他就是汉武帝刘彻。

按照惯例,广东广西之间是否有一座“广山”,亦或是“广河”还是“广湖”。大家都没有听过这样的说法,因为这个说法是汉武帝提出来,没有根据地理位置来区分。两广地区最早的开发可以追溯到秦朝,赵佗被秦始皇任命为攻打百越的副指挥官,胜利后便留守当地,成为岭南地区皇权的代表人。为了更好地治理岭南,秦始皇下令在这里沿袭郡县制的做法,建立了番禺、龙川、博罗、四会4个县。

秦灭之后,大将赵佗派兵据守各路隘口,独霸岭南,自此建立南越国与中原朝廷分庭抗礼。西汉建立后,这种汉越对立的局面一直持续到武帝时期。而武帝何许人也?北击匈奴、拓土千里,怎么可能容忍一个南越朝廷雄踞帝国南陲?于是在元鼎五年派出大军往征南越,汉军一路势如破竹,南越很快被西汉并入版图。与前朝不同的是,这次汉武帝一下子设立了9个郡,辖地囊括今天的两广,而管理这九郡的治所就设立在今天的梧州市万秀区。

公元前111年(西汉元鼎六年),汉朝军队重新平定岭南(今广东、广西及湖南的小部分地区)后,汉武帝刘彻十分高兴。为了巩固已有的成果,安抚民心,汉武帝刘彻下诏曰:"初开粤地宜广布恩信",意思是要求当地官员要用朝廷的恩惠来治理岭南地区,让当地百姓安居落业。后来,岭南的官员为了讨好皇帝,从帝诏中取出"广"、"信"二字,把郡治的地方起名为广信县。

而广东,广西的叫法来自于宋代。宋太宗至道三年(公元997年),以广信县为分界线,广信以东,谓之广东;广信以西,谓之广西。广南路从此分为广南东路和广南西路,简称广东,广西。东路治所在广州,西路治所在桂州(今桂林)。而后,宋朝建立,统一中国,设置广南东路与广南西路。广南西路,包括今广西全境、雷州半岛和海南岛。"广西"之名即始于此。广西曾发生过侬智高反宋战争。侬智高扼昆仑,占邕州,建立南天国。

广东和广西,即由“广南东路”和“广南西路”的简称而得来。也就是说,广东广西两省同宗同源同根,是真正的孪生兄弟,一起依存发展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广西地理环境闭塞,但因其民风剽悍,广西兵向来是中国作战力最强悍的兵员之一,在明朝,广西狼兵最为著名。在中国历史上,由广西兵担主角、挑大梁上演的铁血战争大戏不计其数,其中又以明末和抗日战争的两次“桂林保卫战”最为惨烈。解放后的对越自卫反击战中,广西兵的英勇壮烈之举更是比比皆是。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