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中学学弟停停走走,每天早饭,例行一碗面,没有例外。

其实我也爱吃面,在北京经常吃面。曾有网友问,朱老师,你一南方人,为何这么爱吃面?其实这是不了解江南。江南虽是鱼米之乡,但自宋室南渡之后,小麦在江南得到大面积推广种植,面食也就成为江南的流行主食,仅此于米饭,不过江南吃面食要比吃米饭隆重得多。比如此番我回江南故乡,面食就吃了两种,馄饨和茄饼,这是江南特别讲究的面食,尤其茄饼,那是祭祖时才做,以面粉茄饼为主,过去也配有米粉做的。

江南故乡物产丰富,一年四季,菜式细腻鲜美,天下独步,此番回家,酒桌流连,有点怕了。毕竟,像我这样的粗人,走南闯北,为了适应生活,味觉和胃已经被改造得几乎能适应一切饮食了。所以,细腻鲜美的美味吃多了,倒也会很想念长枪大戟式的粗犷之食,比如川渝的火锅,湖湘的辣菜,西北的面食……人就是这么贱。

停停走走正好刚从西安回来,告诉我,湖塘(故乡一个乡镇,规模和经济繁荣远胜于北方一个地级市区)滆湖路上有一个陕西风味的面馆,相当不错,他在湖塘的时候,经常去吃。

我很好奇,停停走走一南方人,自小生活在南方,后来清华毕业后又去美国,前些年才回故乡,怎么会喜欢陕西风味的面条,要说,故乡的面条也不错啊?

确实,故乡的面条也不错,比如湖塘镇上折脚婆的硝肉面馆,各种银丝面馆,都各有特色,我很好奇,师弟怎么会在湖塘挖掘出一家陕西风味的面馆的?

同样走南闯北的师弟停停走走说,江南的面固然不错,但重在汤和浇头,这个北方确实没法比,但江南人不注重面本身,面条不够筋道,这点,却比北方的面食差远了。

这倒是。比如我,只要有猪油和青蒜酱油,多糟的面条也能煮出自己喜欢的绝味来,因为重汤味。而南方的面粉,确实不如北方的面粉筋道,中国最好的高筋粉在河套,惜产量不高。这也是北方面食本身胜于南方的根本。

滆湖路这家西安面食,面条特别筋道,辣子一浇一拌,吃起来确实是别有滋味,与我们本地面馆风味完全不同。我换口味时就去这家面馆。

虽说很快要回北京,但师弟这一说,倒是很打动我。一来我也想换一下口味,二来,也想看看,在美食之乡的江南(在我这样的老饕口中,整个沪宁线上,常州人最讲究吃喝,菜式也是最好的),一家西北面馆何以立足?

师弟特意给我发了定位,并给店家打了电话,告诉我,现在暑假,早上8点半才开门呢。师弟并提醒我,附近有两家西安面食店,其中一家一般,一定要去他推荐的那家。

第二天早上,我锻炼时顺道前往师弟指示的饭馆。走到附近一看,全是各种小馆子,湖南的,四川的,云南的,甘肃的,安徽的……

我忽然明白了这些小馆子何以在江南故乡立足的了。故乡经济发展后,外来人口激增,前来打工谋生者众,比如我家附近的一家企业,当年用工就好几万人,全是年轻人,与这些人一起前来落脚的,还有他们的故乡风味。而滆湖路上,还有一层,近靠常州大学城,同样是汇聚年轻人的地方。

师弟说的两家西安面食相距不远。第一家门开了,但开业要到10点半。我走向师弟指示的那一家,时间正好8点半,已经开业,有两三拨客人在吃。

老板娘招呼我坐的时候,我点了份油泼扯面。老板年问要加牛肉还是猪肉,我说你们觉得什么好就加什么吧。老板娘说猪肉香一些。那就猪肉吧。

我提了一句,昨晚我师弟打过电话,今天我找来尝尝你们面条的。老板娘笑着说,知道,那个老板经常来吃面条。刚才你在外面看的时候,我就觉得像是那位老板说的人。现在暑假,我们8点半才开门,开学后开门早。昨天那位老板打电话后,我们早上7点就起来和面揉面准备了,要时间准备嘛,今天8点就开门了。

哦哦。我有些惭愧。问老板娘,原来是宝鸡人。

宝鸡油泼扯面跟西安的做法有什么差别么?

没什么差别,都是一般地做法,和面醒面擀面扯面下面,加菜料,加油辣子和调料……你稍等,一会儿就好。老板娘转身就去后面了。

一会儿工夫,老板年端着一大碗油泼扯面和一小碗汤过来了,扯面上堆放着传统的菜料,及红红的辣子。

老板,你拌一下哈。我看了一下,说,辣子有些少啊。

老板娘一愣,啊啊,你们南方人还这么能吃辣么?不少了,桌上也有辣子。

其时我正忙着微信回复朋友一件事,没顾上立即拌面。老板娘一看,说,我帮你拌吧,不拌,时间一长,就不好拌了,也不好吃了。老板娘说着,就帮我拌好了。

手上忙完,开吃。用筷子挑起,大口大口往嘴里送。油泼辣子辣嘴不烧心,长宽的面片带着韧劲与筋道,蔬菜清香,猪肉的肉香(我在北京的吃的油泼扯面,似乎没有肉末),蒜香,混杂一起,确实诱人。我一口接一口,呼噜噜很快将面碗里吃得干干净净,用面汤一过,舒服。

14元。便宜。这是湖塘镇上面馆的通常价格。只是,这一碗下去,我一早上走的5公里,似乎是白忙乎了。那又有事么关系呢?老饕,对得起舌头和胃,才是最重要的。冬日回江南,又多了一个点。

像我这样在外游荡的人,在外面时间长了,总想念故乡的味道;在故乡时间长了,又会想念在外面习惯了的味道,而在江南,这一碗油泼扯面,其实就是游荡灵魂的一种提醒,更是一种慰藉。

我把扯面的照片发微博后,有网友问:朱老师,是二院(常州第二人民医院)对面那家吧?

显然,这也是位熟客。看样子,还不只是我师弟喜欢去。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